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化危为机 医用防护品生产“飞”起来
  • 发布日期:2020-11-11 13:20:16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今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市面临防护用品缺乏的困难。市工信局一边积极动员企业转产,帮助企业解决各种生产问题,一边积极协调省工信厅、省药监局、省检测中心和市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开辟各种检验检测渠道,畅通企业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关企业抓住机遇,适时转产,抓紧生产,实现了我市应急物资生产从无到有、从低级别隔离衣到高级别防护服的飞跃。

春节前,市工信局根据疫情发展,预先对具备应急生产隔离衣能力的6家企业、生产口罩的3家企业进行了应急动员,确保一旦需要可以立即启动生产。为确保我市防护应急物资能及时顺利生产,市工信局指派专人冒着风险前往上海接收由吴江市达派纺织有限公司捐赠的50卷(2.1吨)防护用衣面料,空运至丹东,交给首批转产防护用衣的华洋、海合谷、兰光、大安4户企业联盟进行生产。经过不懈努力,疫情期间辽宁省自产的第一件、丹东市工业历史上第一件隔离衣比原计划提前7天诞生。

在此期间,市工信局积极动员帮助有能力、有条件生产隔离衣和医用防护服的企业申请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并积极协调省药监局、省检测中心和市相关部门为21户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目前,在防疫物资生产领域,我市体量和产量均为辽宁省第一。我市唐人服饰瞄准民用市场,开发出辽宁省第一件民用防护服“战甲”系列。目前“战甲”系列一代和二代产品已经投入市场,受到好评。

面对国际市场前景复杂多变的情况,市工信局根据我市纺织服装行业已形成的产业布局情况和加工能力较强、出口订单较多的特点,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实施“布点结网战略”,即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在国内设立多个对接中心,主要从事产品展示、招商引资、产能对接、研发合作、人才培养、行业信息宣传和收集等工作,汇总各对接中心工作情况进行行业分析形成报告,提供给市工信局和企业,为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市政府出台配套和扶持政策给予支持,丰富企业订单来源,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加大马力抢占和开拓国内市场。9月份,我市在常熟设立的首个“丹东市纺织服装协会对接中心”揭牌,开始进行试点论证。该中心是我市第一个自主的“走出去,请进来”驻外平台,是我市第一个驻外承担战略性任务的平台。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市防护用衣生产不仅保障了本地的疫情防控需求,而且为辽宁和全国的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部分防护服出口美国、欧盟、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市114家生产防疫防护物资的企业,有10户企业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有25家企业被列入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获得Ⅰ类医药器械生产许可证115个,获得Ⅱ类医药器械生产许可证15个,可生产民用口罩企业15家,熔喷布生产企业2家,无纺布生产企业1家,防护服面料生产企业1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防护服产量占全省总量的80%左右,出口占全国防护服出口量的15%以上。华洋、海合谷、兰光、大安、大爱5户企业及联盟,为辽宁省抗疫工作作出了贡献。18月,全市纺织服装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69.7%,为拉动我市工业经济作出了贡献。 记者 姜慕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