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5-3-21 9:47:23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人工智能AI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正在重塑各个领域的发展格局。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发展,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年初以来,丹东市强化顶层设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从机关干部集体充电赋能、政府部门主动创新实践到企业积极探索行业应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的热潮,为加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
主动“充电” 激活创新思维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自年初火爆“出圈”以来,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重塑政务服务形态。
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政务服务的推动作用,多次强调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政务AI部署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导向和战略支持。

为切实提升广大干部数字素养,丹东市多举措开展机关干部人工智能学习培训活动,激发创新思维,为城市治理和政务服务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3月6日,丹东市公安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举行大数据业务交流座谈会,双方就推动大模型技术与公安业务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现代警务建设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公安工作智能化转型升级。
3月13日,一场1200余人参加的学习会在东港市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知名业内专家受邀从AI认知突破、AI政务场景、AI助力企业降本增效+10倍创意和AI赋能企业业绩倍增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深入阐释,帮助与会人员清晰认识AI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后续利用该技术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奠定坚实基础。黄土坎镇聚焦基层工作实际需求,以收集整理报表填报、政策咨询等12类高频难题为切入点,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开展DeepSeek人工智能应用培训,既让年轻干部快速补足经验短板,又帮助老同志跨越技术鸿沟,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组织开展“DeepSeek加速构建数智未来新形态”专题培训,旨在提升党员干部与辖区企业的科技洞察力与数字化治理能力,加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DeepSeek平台的核心优势以及在行政办公、产业分析、招商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的理解。
振兴区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应用培训,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新要求,为后续利用该技术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效能奠定基础。
打破“边界” 优化创新生态
随着“AI+”政务模式的广泛应用,传统政务服务的物理边界也正被不断打破。
丹东市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贯彻落实“数字辽宁”建设部署,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政府建设,积极探索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借助前沿科技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数据局积极探索推进DeepSeek等大模型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已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应用场景开发,智能客服“丹丹”初步实现智能化检索、模糊查询、流程引导等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政务服务体验。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工作专班密切关注部署进程,组织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研究、统筹谋划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并多次到数据中心和企业开展调研,组织专题会议,深入研讨技术引入的可行性、实施路径和预期效果,指导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数据部门组织召开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工作研讨会,邀请专家授课培训,研究论证DeepSeek在政务服务、12345热线平台、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等领域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多途径解决算力资源等问题,为DeepSeek本地化部署、高效稳定运行提供基础条件。
未来,丹东市还将从多个方面持续发力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

在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推动DeepSeek在综合窗口改革、12345热线平台智能问答、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场景等方面的应用,构建知识库、加强数据训练,实现“DeepSeek+N个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资源利用水平。与此同时,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为DeepSeek在企业生产经营、研发创新等多场景的深度应用提供更多支持,助力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
勇于“尝鲜” 拓展应用场景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力军。在人工智能浪潮下,丹东不少企业积极引入DeepSeek技术,不断创新应用场景,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力争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AI不仅帮助我们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真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在对重点科技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中,市数据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帮助东方测控DeepSeek开发团队解决了算力资源不足的问题,算力资源当天协调到位,基于DeepSeek的智能矿山大模型项目推进至少提速两个月;支持百特仪器在供应链优化、图谱识别等领域应用Deepseek智能技术开展创新实践,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近日召开的“工业互联网+ DeepSeek智算引领”企业交流大会上,中国电信人工智能专家以“AI算力与DeepSeek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向参会企业系统介绍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及DeepSeek的发展历程、使用方式、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的典型应用场景。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要把握大势、抢抓机遇,积极拥抱新技术、主动融入新赛道,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跨境电商领域人工智能同样大有可为。3月5日召开的2025丹东市跨境电商峰会吸引了20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市商务局宣讲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释放了申报中国(丹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利好信号。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透露,大数据模型AI工具普及后,智能客服系统可降低企业67%的人力成本,语言壁垒也将不复存在。丹东凯普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分享了借助平台数字化运营实现出口翻倍增长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当前,政策扶持与第三方平台数智化服务同频共振,是丹东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绝佳时机。”国门湾互市贸易区负责人感慨地说。

辽水丹东公司通过与中国移动丹东公司、中国电信丹东公司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围绕水库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展开深度探讨,共同研究如何利用DeepSeek技术实现多水库连通连调、汛期防汛安全、物联网、视频监控数据无线传输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水利设施的管理和运营水平。
“通过AI建模,用1台电脑就可控制30栋大棚育苗生产工作,不仅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能大幅度提升水稻种苗整齐度和健康度。”在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制种基地高标准育苗大棚内,技术人员正加紧安装调试温控传感器、智能化运输链、全自动喷灌设备以及无线收发装置。不仅如此,农场销售科和技术科分别利用相关软件分析市场数据和科研数据,为精准营销和水稻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接下来,农场将通过“农场+农户(家庭农场)”模式,将合作农户纳入AI水稻产业链条、共建共享体系之中,为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支持服务,帮助农户树立新发展理念、掌握新生产技能、逐步融入主流市场,共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站在“AI+”的时代潮头,我们正迎来一场“破茧成蝶”的深刻变革。我市将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继续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以更加智慧、更加高效的方式,推动城市治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用好AI这支智慧“画笔”,绘就更加美好的高质量发展“实景图”。
记者:张丽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