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暖心书记”为民办事“有一套”
  • 发布日期:2025-3-19 10:00:35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她就像旭日东升,看着阳光,办事暖心。”在丹东市振兴区永昌街道振八社区,提起刘旭的名字,居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她“暖心”。这位“80后”的社区党委书记,用16年的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动人故事。

2008年,刚刚走出校园的刘旭,一脚跨进了社区的大门。那时的她,或许还未完全理解“社区工作”的意义,但她很快找到了方向——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在社区一线。“只有用心、用情,才能赢得居民的信任和支持。”这是刘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深知,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刘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构建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积极吸纳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党建,形成了共抓党建、共享资源、共解难题的共建共享新格局。秉承“知民心、聚民心、暖民心、贴民心、乐民心 ”的服务理念,推行党建引领“五社联动”的工作机制,建设多功能服务站,内设便民服务大厅、日间照料中心、多功能活动室、“共享”图书室、文体娱乐室、居民评理说事点等多个功能室。

针对社区难点问题,刘旭带领社区党委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成功解决了和馨园小区24栋楼的暖气管道更换、兴一路29号楼自来水管道改造等民生难题。她还组织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从普法宣传到红色教育,从志愿服务到节日慰问,62场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居民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刘旭创新推行“党建+网格化服务”模式。社区被划分为7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和兼职网格员,确保服务覆盖到每家每户。她带头走访网格,了解居民需求,建立特殊群体关怀台账,定期上门问询。在网格走访中,刘旭发现许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燃气表,经常因余额不足而停供。她立即制作使用说明视频和纸质版教程,上门为老人讲解,她细致入微的服务,让老人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爱。

刘旭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立足点,推出“爱在身边微服务”帮扶活动,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生活困难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次走访中,刘旭了解到居民刘先生的老伴因行动不便,出院后无法上楼。她立即组织志愿者赶到现场,将老人安全抬到6楼家中。“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啊!”看着累得汗流浃背的志愿者,刘先生哽咽地说。目前,振八社区拥有5支志愿服务队,共计523人,他们为社区居民编织了一张温暖的“服务网”,累计服务群众1350余次。同时,社区的“你来我往”居民评理说事点也深受群众好评,为居民解决矛盾纠纷近400件。

“书记啊,我心脏犯病了,你快来看看啊!”一次,刘旭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刚坐到饭桌前,社区冯女士的求助电话就来了。听着电话那头虚弱的声音,她果断联系急救车,立即赶去冯女士家处理。夜里回到家,看见桌上还摆着饭菜,才想起晚饭还没有吃。

刘旭常说:“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琐碎的社区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她带领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先后做了协调解决居民用水难等20余件民生实事,她还配合开展了老旧小区改造,协调工程队完成了下水管道、路面修复、路灯安装、外墙保温等工程,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

近年来,振八社区先后获评辽宁省五四红旗团支部、丹东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振兴区先进党组织、振兴区文明社区。刘旭个人获得丹东市优秀共产党员、人口普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刘旭用行动证明:社区工作虽平凡,却可以温暖人心;虽琐碎,却可以带去大大的幸福。她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社区工作者的缩影,也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

记者: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