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0-10-30 10:29:26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深秋10月,走进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见东北红豆杉、红松、水曲柳、钻天柳等树木苍翠挺拔,飞翔的鸟儿、漫步的野鸡不时映入记者的眼帘……近几年,随着我市生态建设宣传和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在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片的林海中,富有生气而又和谐的自然之美景随处可见,这里原生态的环境正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基因王国和乐园,也留下了自然守护者奋力跋涉的足迹。10月15日,记者实地探访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大家揭开保护区神秘的面纱。
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北部,在大川头、八河川、双山子、灌水四个乡镇之间,地处长白、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7467公顷,是东北亚地区天然次生森林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区域。
保护区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国营实验林场,1981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建立39年来,保护区的守护者们精心呵护着这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使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据专家介绍,白石砬子已成为357种野生脊椎动物、266科867属2146种植物共生、共存、共融的绿色家园,它涵盖了127种鸟类,40种国家I、II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
当天上午,记者走进保护区一片高大的原始森林。秋风袭来,树林窸窣作响,悬挂在树上的红外线相机隐约可见。为保证资源本底调查和科研监测项目取得实效,近两年,保护区在野生动物易出没的重点区域布设、安装了数十台红外线监测相机,拍到很多黑熊、野猪、狍子、花尾榛鸡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重要影像数据。
为了做好科研监测,保护区的守护者们用脚步丈量着这7467公顷的山林。寒风刺骨,齐膝深的雪地上留下了他们为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储存卡的串串足迹;夏日炎炎,密林深处闪过他们调试设备、采集数据与蜱虫“亲密接触”的身影……
科研结出累累硕果
黑熊、野猪、野猫等动物标本栩栩如生;各种类型的昆虫和植物标本静静躺在标本盒里……保护区动植物标本存放室里,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标本让人眼花缭乱。“这些都是这些年保护区科研人员一点点采集回来并制作的。”保护区科研宣教部部长郭元涛介绍说。近两年,保护区科研工作者在原有动植物标本的基础上,又累计采集植物和种子2000余份、昆虫2500余只,制作成植物蜡叶标本、浸制标本和科研标本60科450种680余份,种子标本78种90份;昆虫标本1033份,种类涉及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和蜻蜓目。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及时掌握了保护区内森林资源状况,了解其消长变化动态规律,这些信息为分析研究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
郭元涛说,保护区建区以来,先后开展40余项科研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奖。《沙松生长规律与沙松混交林培育技术的研究》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东部白松、班克松引种驯化和良种选育的研究》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保护区科研团队独立编撰完成的《丹东地区野生动植物原色图鉴》系列丛书,成为植物分类学和鸟类分类学的教学科研用书。与此同时,保护区还加强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与省林科院合作,对美国白松、班克松、美国红松等进行引种试验,现已引种成功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共同完成保护区内野生花卉调查研究工作……“我们通过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标本采集制作等科研工作,采取‘老带新’、‘师带徒’的方式,使年轻同志迅速了解保护区、融入保护区,更好地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传承和发展了自然资源保护事业。”郭元涛说。
宣传教育有声有色
自然资源人人保护,自然之美全民共享。为了这个目标,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倾力做好公众教育,不断向重点领域延伸。保护区充分利用“爱鸟周”、“野保宣传日”和“扶贫日”等活动,在城市公园、沿江步道设置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标语,在农村大集发放宣传单,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到对口帮扶的新丰小学,开展“给小鸟安一个家”活动,与小学生一道在保护区内安装人工鸟箱,吸引野鸟前来筑巢,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与此同时,保护区科研人员定期深入到周边村屯,指导群众改造低产林,发展特色种苗产业,促进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一系列有声有色的公众宣传教育活动,使保护区从神秘走向公众,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了保护区,愿意与保护区守护者一道参与保护区管理,形成了支持保护区发展的良性态势。
“守得住绿水青山,才换得来金山银山。”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洋说,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自然赋予丹东人民的自然遗产和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把它保护好,也非常值得为之不懈努力。
黄业伟 记者 王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