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5-3-7 9:50:49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着的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标杆,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甘于奉献、奋发有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特别推出策划,集中报道丹东的学雷锋、献爱心典型个人和集体事迹,和读者共同感悟雷锋精神,传承榜样力量。
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
3月5日,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由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情暖丹东 志愿有我 决胜之年建新功”暨丹东市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月活动在万达广场启动。
启动仪式上,郑树山志愿服务队、嘉爱志愿服务队、领航公益服务队、孝心协会服务队等优秀队伍代表交流分享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在文明实践、乡村振兴、“一老一小”、扶危济困、文化传承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有丹东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下一步,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搭平台、建机制、优保障,常态化开展“‘暖新’关爱”、养老助老、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社会基层治理、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助推文体旅融合发展等系列服务,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着力营造全民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汇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
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3月4日,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市抗美援朝研究中心)社会教育部部长宋丽萍收到获得“辽宁省岗位学雷锋先进个人”的表彰通知。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凝结了她和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团队的努力和汗水。
宋丽萍说,多年来,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团队立足岗位,广泛开展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学雷锋活动,倡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营造学雷锋、做雷锋的良好氛围,团队先后获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年文明号、辽宁省雷锋号先进集体等荣誉。
“讲解抗美援朝红色故事,要用心、用情,脑中会有画面感,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讲解员裴亚男说,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团队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敬一行”的敬业精神为指导,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日常工作中,以“三型五能”的标准,对讲解员的形体、服务礼仪和发音等方面进行规范。组织讲解员整理资料20余万字,研究了解展陈文物上千件,编写抗美援朝故事42万字。讲解员马娉婷参与录制的短视频《爆破大王杨根思》,在环球网“追寻先烈足迹”征集展示活动中获评“机构推选优秀作品”。讲解员孙丽娇宣讲的《1115号英雄机车》,获得全国文化遗产云传播优秀项目荣誉。宣教科编创《生命的雕塑》情景故事,荣获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特色宣教形式展演活动优秀奖……
讲解员们还利用专业特长,先后为党政机关、部队、学校志愿宣讲100余场(次)。与驻丹部队联合开设“红色课堂”,深入开展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励志巡展进校园、小小少年爱国防等系列教育活动,向全市中小学义务输送《烽烟滚滚唱英雄》等专题展览,组织学生观展35000人(次),发放宣传册、笔记本、抗美援朝书籍等30000余册。
2020年9月19日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开放以来,讲解员们经常放弃节假日,热心细致地服务游客。特别是近年来,多位志愿军后代一直关心关注着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各项建设工作,讲解员们经常与其沟通,第一时间向其分享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动态,得到了志愿军后代们的广泛认可。
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正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辽东大地“生根发芽”。
情寄夕阳红
3月4日一大早,在振安区五龙背镇敬老院内,“义务院长”张启东早早到岗。“看看厨房准备的饭菜,再看看老人情况,还有一些其他事情要做。”张启东说。
张启东在院长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2023年,他到了退休年龄。而此时,振安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正处在关键时期,上级领导希望张启东能够留在敬老院。凭借着对养老事业发展的热情,他退休不退岗,当上了“义务院长”。
1990年担任院长以来,所有节假日张启东都是在敬老院里陪老人们一起度过。在张启东的带领和感染下,全院职工都把老人当亲人,从细致入微的生活照料到春风化雨的精神慰藉,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努力。
为了让老人喝上鲜牛奶、吃上放心肉,张启东建起了养殖场;为了让老人在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又建起了温室大棚。2000年,在张启东的倡导下,敬老院筹集资金20余万元,引入温泉水,让老人不出门就能泡上温泉。
现在的五龙背镇敬老院,地板是防滑的,上楼有电梯,楼道两侧安装了不锈钢扶手,无障碍卫生间里设有浴缸可以随时泡温泉,还有宽敞的餐厅、康复训练日间照料厅、医疗室、图书室、文体娱乐馆……在张启东的不懈努力下,五龙背镇敬老院成了振安区的养老佳地。而总投资9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新增床位800张的高标准养老服务中心,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几十年如一日为老人们服务,张启东先后获得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敬老爱老为老模范、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辽宁好人”等荣誉。今后,这位“义务院长”将继续为老人们托举满满的晚年幸福。
从消防尖兵到公益达人
东港市北井子消防救援站站长于新东,在工作之余,热心公益,先后组建“你我他”爱心团队、学雷锋宣传队,扶危济困、传播正能量,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先后获得“丹东好人”“辽宁好人”等荣誉。
二十多年来,于新东在基层灭火救援一线先后参与2000多起火情处置与抢险救援,荣获三等功三次。工作中的他,是公认的“全能选手”:为提升水上救援能力,自费学习搜救艇驾驶技术,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搜救艇驾驶证;为保证战友和被救者不受二次伤害,自制低成本打捞救援钩,在水上救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安抚救援对象,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先后组织开展了20余次心理健康服务。
作为消防员,于新东面对火情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甘愿做千家万户的“守夜人”;作为志愿者,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乐于帮助他人。2019年,于新东在北井子消防救援站组建学雷锋宣传队,利用休息日走遍东港市15个乡镇,开展消防宣传服务157次。每年参加义务献血,一本本献血证是他身上无声的勋章;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赠志愿者,更是他以生命之约书写的大爱传递……
光明护航 助苗成长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党委开展“电力雷锋进校园·光明护航助成长”专项行动,与市教育局对接,组织6支“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180名队员走进中小学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消除用电隐患,送安全知识和服务进校园。
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连续15年到春英学校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对学校用电设备进行细致入微地检查,确保每一盏灯、每一个插座都能正常安全使用。“每当看到穿着红马甲、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叔叔阿姨们,孩子们脸上都会露出天真灿烂的笑容,是志愿者们用真情和爱心点亮了特殊儿童的希望之光。”市春英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顾润萍说。
据悉,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全面开展“电力雷锋进校园·光明护航助成长”专项行动,涵盖我市中小学校151所,服务各中小学校师生66830人。目前,已累计排查并协助处理安全用电隐患87处,发放用电知识宣传单8000余份,讲授用电安全“开学第一课”65堂,为在校师生营造了安全、明亮、舒心的用电环境。
敬老助老 温暖相伴
3月4日,工商银行元宝支行“敬老暖心”小队联合团元宝区委开展“敬老助老,温暖相伴”活动,志愿者们走进元宝区九道沟敬老院,为老人们详细讲解如何辨别假钞等金融知识,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
陈薪成 于晨晨 记者/赵硕 刚越 姜慕馨 张瑞 邢漫 宋永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