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5-2-19 10:04:36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2月18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4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3场)获悉, 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和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增速全省排名第二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
我市农业生产稳中有进,粮食安全保障有力。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70万亩,产量119.6万吨。保护利用黑土地61万亩,新改建高标准农田40.1万亩。东港市入选粮食单产提升重点示范县。重要农产品稳定增长。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4.8万吨,同比增长2.58%;水果产量57.4万吨,同比增长7%;肉蛋奶总产量77.8万吨,同比增长6.45%。特色农业优势凸显,小浆果产业持续壮大。“三莓”种植面积达到18.8万亩。“东港草莓”品牌价值突破391亿元,“宽甸蓝莓”成功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农工、农旅迈向深度融合。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突破100户。3个县域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6亿元,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速。打造农旅融合品牌,推出“四时好风光”线路。凤城市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市),东港举办大鹿岛海岛文化旅游节等乡村旅游特色活动。
2025年
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以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方向,深耕特色农业,打好打赢乡村全面振兴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保面积,保地力,保产能,保供给。推进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工程,集成推广东港水稻、宽甸玉米国家级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28万亩。践行大食物观,新建设施农业0.9万亩,稳步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肉蛋奶产量达到87万吨。
加速推进农工、农旅融合。以推动3个百亿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家,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持续推进11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做强特色农业。加快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培育应用,选育审定草莓等特色新品种2个以上,推进草莓周年上市销售。做精品牌农业。全面推进“丹东草莓”“丹东蓝莓”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工作,新增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持续推动农业科技提质增效。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壮大丹玉、良玉、宏硕等种业优势企业,通过农作物新品种审定8个以上,培育“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2个。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提升农机装备及作业水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以上。
另据了解,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实施一年来,全市上下高度重视,高标准谋划、高速度推进,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强化食品加工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专题调研、问需问计。市县相关部门定期协调沟通,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引导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调节、撬动作用,打好资金保障“组合拳”,力争把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打造成让群众可感可及的惠民工程。
记者/邢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