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牢记嘱托显担当 决胜之年夺全胜】市工信局:以“六个聚焦”全力落实决胜之年目标任务
  • 发布日期:2025-2-18 10:03:32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2月17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4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场)获悉:2024年,全市工业战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运行平稳有序。


2024年

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700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全省4.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规下国家样本增长11.2%,排名第2位,对GDP的拉动进一步提升。全市工业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增速24.3%,居全省第4位。技改投资首次突破50亿元,增速达51.9%,居第2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4.8%,居第1位。县域工业加快发展,东港市获评省工业单项冠军县。


过去一年,市工信局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产业结构。与赛迪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形成《丹东市先进制造业产业图谱》,构建“5454”产业体系,向企业提出数字化转型诊断建议442个。建立了市领导牵头抓特色产业集群的工作体系,组织372户规上企业建设纺织服装、食品工业等十个市重点产业集群。


二是抓项目建设。实施百企百亿技改项目105个,31个项目竣工。申报国家工业领域“两重”项目6个,获得专项资金3262万元;列入“两新”再贷款项目清单43个,总需求95亿元。


三是抓企业培育。新增“小升规”企业56户、创新型中小企业25户、专精特新企业27户、制造业单项冠军4户。


四是抓两化融合。新增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175个、省级数字化车间10个,规上企业“上云上平台”率达到82.5%。


五是抓园区发展。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盘活和新建厂房20万平方米,建成园区智慧管理平台,新建工业项目入园率85%以上。


六是抓企业服务。做好产需对接,组织企业“走出去”,赴省外京、沪、苏、浙、粤、川和省内的沈、大、抚、铁等地对接订单、交流合作;会同相关县区、部门“请进来”,成功举办钟表业亚洲研讨会、凤城增压器全球客户大会、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链对接大会及海上风电装备等产需对接会;做好产融对接,帮助制造业企业融资近11亿元;做好政策宣贯,为曙光争取集中清算资金1.42亿元。

2025年

是全面振兴新突破决胜之年,市工信战线全体人员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六个聚焦”全力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各项目标任务,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聚焦工业稳增长。将产需对接作为工作重点,成立丹东市工业领域产需对接工作专班,组织多行业、多层次的产需对接活动。强化基点管理,坚持运行调度,深化服务保障,推动规上企业稳产满产,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


聚焦项目建设。对内抓技改,继续实施百企百亿技改项目101个,谋划“两重”“两新”项目50个,力争向上争取资金5000万元。对外抓招商,争取吉利醇氢、亨通电缆等重大项目落地。


聚焦产业集群壮大。充分发挥市级产业集群工作专班作用,打造具有丹东特色的仪器仪表等5个50亿级和食品工业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积极谋划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


聚焦两化融合。以争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契机,推动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个,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100个,省级以上标杆、示范5个。


聚焦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园区高质量发展“五项工程”,建设推广全市开发区智慧管理系统和招商平台,建立奖惩机制,对园区和属地政府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行双重目标考核评价。


聚焦企业培育。大力实施“小升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5户,总数达到600户,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群体不断扩大。

记者/姜慕馨 文  于上茹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