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5-2-7 9:44:31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春节期间,我市在冰雪与灯火交织中迎来祥和年景。作为东北边陲重镇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丹东各行各业工作者坚守岗位,保障城市运转、守护群众安宁、服务民生需求,让“年味”与“温度”在鸭绿江畔流淌。
交通运输:畅通春运 护航返乡路
春节期间,全市运输14.32万人次。春节前,各干线公路养护单位做好除雪机械设备检修调试,融雪剂、防滑料等物资储备,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对干线公路老旧桥涵、隧道、交安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对除雪防滑重点部位,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干线桥梁进行加密巡查。
春节期间,全市投入普通干线公路除雪保畅作业队伍15支4457人次,机械设备557台次,撒布融雪剂2574吨,未出现因雪阻断路线和因雪车辆滞留情况。丹东客运总站发送旅客1万余人次,检查行包上万余件,查获违禁品20余件,全站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旅客滞留零发生、服务质量零投诉。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加大对出租车的检查频次,出动执法人员181人次,检查出租车1296台次。12328服务中心实行“7×24小时”全时段人工值守,增设临时话务席位,接收关于出租车有效投诉举报工单7件,同比下降97.95%,投诉举报工单办结率100%。铁路和民航部门在重点车站和机场增设志愿者服务岗,帮助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顺利出行。公路部门在服务区设置更多便民设施,如充电桩等,优化旅客出行体验。我市多名出租车驾驶员捡到乘客包裹、现金和手机,送还失主,获得好评。
医疗卫生:24小时守护“健康防线”
春节期间,市卫生健康系统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秉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0000余人次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保障广大市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的春节。
市卫生健康委提前谋划部署,围绕安全生产、医疗服务、急诊急救、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治、血液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细化方案、明确措施,全面组织推动,全力以赴为市民健康过节提供坚强的医疗卫生保障。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市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科学合理开放无假日门诊,确保急诊24小时接诊,“绿色通道”畅通。加强呼吸内科、创伤外科、儿科、循环内科、神经内科等重点科室的医护力量配备,提高服务能力,优化服务流程,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重点科室、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据统计,春节期间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无假日门诊就诊患者32990人次,急诊就诊患者11042人次;委属医疗机构收治入院患者1473人次,完成手术187台次。市疾控中心认真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加强冬春季传染病预警监测和风险研判,开展节假日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市中心血站采集全血31400毫升,保障临床治疗用血。市120急救中心强化值班值守和车辆调度,保证急救呼叫及时应答,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春节期间接听电话1422次,出动急救车510次。
民生保障:烟火气里年味浓
春节期间,市商务局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保障市场供应充足,推动消费热度攀升。组织各县(市)区与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紧密联动,围绕“年货、年礼、年味”主题,开展51项春节促消费活动,面向全市发放15万元“丹东新春年货大集促消费活动惠民消费券”。指导和动员大型商超等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加大物资储备力度,引导和支持大型商场、超市、餐饮等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在春节期间保持正常经营,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1月28日至2月3日,我市26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零售额约3466.7万元,较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0.99%;餐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2%。
今年春节期间,我市迎来强降雪天气,全市燃气、供热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保供,让市民安心过年。丹东中燃50名巡检员每天对503公里燃气管线、48座阀门井、13座调压箱、6座调压柜、49调压站进行安全检查。公司与供气商密切沟通,启动应急预案,克服道路积雪等困难,将CNG气源准时安全运达储配站。储配站一线保供人员及时清除撬车及场站重要设施附近积雪,对供气设备运行状况多次进行排查。丹东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成立应急小组,配备20辆LNG槽车,保证燃气库存始终处于充足状态。春节期间,丹东华润两座LNG储备站储量充足,保障近8万户居民天然气供气需求。气源调度中心依托智能系统,对燃气管网和储备站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市住建局会同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对供热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供热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金山热电、宏达热电两家大型供热企业的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应急设备准备情况进行督察。春节前,全市各供热企业对供热管网、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公布客服及下属所站维修服务电话,组织160余人的应急抢修队伍,储备循环泵、补水泵、阀门等应急物资,保证随时应对爆管和设备设施故障等突发事件。春节期间,各供热企业满负荷运行,供热管网及设备零故障。
公共安全:守牢“平安线”
1月28日至2月4日,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多个部门成立8个联合督导组,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全力保障春节期间生产安全。联合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坚持“日调度”,对春节期间正常开工生产的192家矿山、危化、制造业企业进行督导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好值班值守制度,加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工艺安全风险管控,督促企业负责人在岗在位。同时,抽查烟花爆竹零售点658家,整治各类问题隐患669处。春节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有影响的森林火情。
春节期间,全市6000余名公安民辅警坚守岗位,守护群众安全。全市发案总数、刑事立案数、治安受案数、火情数同比分别下降66%、84%、56%、33.8%。市公安局党委超前部署,制定方案、组建专班,24小时指挥调度。125个巡逻组、日均2000余人次巡防警力织密防控网,375台次警车在重点区域叠加巡逻,边境助勤力量累计巡逻5000余公里。春节期间全市各类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17%。排查整改烟花爆竹零售点安全隐患26处,查处案件21起,收缴烟花爆竹8400余件,制止违规燃放行为610余起。开展“反诈贺新春”宣传活动,处置预警12450条,上门劝阻807人次,成功阻断电诈案件25起,止损107.5万元。
交警部门启动“荧光绿”护航模式,全警上路疏导车流,帮助受困车辆,提醒过往驾驶员减速慢行。对易积雪结冰、易发生交通事故等重点路段进行隐患排查。加强与住建、环卫、气象等部门的沟通联动,结合降雪情况,指挥调度撒盐车辆对危险重点路段进行除雪作业。围绕人车路企扎实开展隐患排查,确保问题隐患动态清零。聚焦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农村、城市主要道路,开展酒驾醉驾集中整治行动,严查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准确把握事故多发、拥堵易发、恶劣天气常发的重点地区及旅游景点周边道路通行和措施落实情况,合理调配警力,及时高效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在高速公路采取专人值守、巡逻喊话和视频巡查等方式强化拥堵治理,果断采取各类管制措施强化应急管控。
全市公安窗口开启“春节模式”,推出“云端窗口”,通过“网上办”“掌上办”为130人次办理业务,加急制发50余份证件;通过“延时办”“加急办”“上门办”等多项暖心举措办理业务363件。
文旅市场:冰雪美景引客来
春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424.34万人次,同比增长13.45%;旅游收入37.80亿元,同比增长10.56%。
地标性红色景区鸭绿江断桥和抗美援朝纪念馆成为外地游客来丹首选,鸭绿江断桥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抗美援朝纪念馆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天桥沟迎来1.3万余名滑雪爱好者。凤凰山、五龙山等山岳型景区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安东老街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大梨树、大孤山小天池、玄武湖冰雪大世界、淮扬山庄、五龙高尔夫滑雪场、金山湖冰雪嘉年华等冰雪旅游景区人气十足,单日接待高峰均超千人,其中金山湖冰雪嘉年华接待游客上万人次。东汤温泉小镇持续火爆,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北黄海温泉度假村、五龙背温泉小镇、宗裕金汤水世界等温泉景区迎来大量康养游客。
全市开展非遗贺新春、春节广场舞展演、“春满梨园”少儿京剧展演、“庆新春”文化惠民演出、“莓好稻香 鲜灵东港 欢天喜地过大年”系列活动、第二届边城宽甸新春文旅大集、元宝区迎新春年俗非遗图片展、“全家总动员·欢乐篮球挑战赛”、丹东市冰雪大课堂等文体旅活动84项。首届虎山长城新春灯会点亮节日夜空,五龙山景区夜游灯光秀成为新晋特色打卡地,鸭绿江畔十二生肖非遗花灯,丹东九纬路、七经街、六纬路节日花灯,新安街“月亮姐姐”新春花灯,凤城二道河凤凰花灯,宽甸东滨河花灯扮靓节日夜晚,吸引市民和游客打卡拍照。
春节期间,市文旅部门发布短视频95条,并首度应用AI技术制作创意视频,提升丹东知名度。元旦、春节期间,共发布短视频255条,浏览量超200万次,获赞9.44万次。在抖音平台发起“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丹东人都说丹东好”“来丹过大年 回丹喜团圆”话题,播放量高达2673万次。联动“丹东文旅推广大使”马丽、“丹东文旅形象大使”黄景瑜和著名歌手、演员刘宇宁等丹东籍艺人,发布明星拜年视频,带动春节期间丹东冰雪、温泉、美食话题热度。在微博运营话题“红色记忆 英雄丹东”,阅读量达1415.2万。央视网文旅视频号发布丹东喜迎春节歌舞视频,好评如潮。
丹东的春节,既有边境城市的独特风貌,亦有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温情。从保障交通安全的民警,到深夜维修管网的工人;从滑雪场里忙碌的教练,到社区中穿梭的志愿者……他们的身影让这座边城的年味更浓、底色更暖。春节的忙碌,不仅为市民与游客留下了美好记忆,也为丹东新一年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信心。
记者:姜慕馨 田治华 刘响 戚文 于国洪 刁庆峰 王俊 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