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4-11-21 10:13:17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沈阳中山广场群像雕塑以丰富的内涵、生动的姿态、磅礴的气势和开阔的视野,浓缩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热血沸腾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座群雕由鲁迅美术学院十三名师生担任主创,历时三年创作成功。作为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毛泽东雕塑广场,它开创了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多个“第一”。近日,记者专访主创人员之一、雕塑家丁伟年,讲述当年的创作过程。
出版《征途》:一本画册解读群雕的前世今生
接满一杯热水,戴上眼镜,83岁的雕塑家丁伟年拿起一摞厚厚的打印书稿,仔细校对起来。首页上,“征途”二字分外醒目。
对沈阳中山广场群像雕塑(以下简称“中山广场群雕”)创作故事的采访,就从丁伟年和他的206页打印版书稿开始。
“中山广场群雕的13位主创人员中,近期又有两位去世了,其中就包括本书的编著者之一陈绳正教授。再不尽快出版这本画册,遗憾更大。”急迫的心情写在丁伟年的脸上,满头白发随着他讲话的声音微微颤动着。
记者了解到,中山广场群雕落成后,除了在1971年出版过一本薄薄的活页小册子,就再无系统性著作。因此,出版这本由主创团队中的丁伟年、陈绳正、贺中令编著的,以“征途”为题,以大量图片为基础,对“沈阳中山广场大型群像”创作进行阐述、梳理和思考的画册,意义重大。
“你看,那个小红军是我做的!”“我们当时给这位威猛勇敢的冲锋连长起了个名,叫‘二虎连长’,大家都觉得贴切。”丁伟年边翻阅书稿边讲解,半个世纪的珍贵记忆仿佛一一浮现在眼前。
1967年,刚从鲁美雕塑系毕业的丁伟年,作为中山广场群雕的主创人员全程参与创作。“当时雕塑人才有限,加上此作品规模巨大,需要大量人手,所以鲁美13名师生共同参与,对我来说相当于搞毕业创作了,受益匪浅。”丁伟年说。
那年夏天,沈阳军区决定在沈阳市中心的红旗广场(今中山广场)建毛泽东塑像,吸纳了鲁美师生田金铎、杨美应、高秀兰、张玉礼、陈绳正、庞乃轩、张秉田、易振瀛、贺中令、赵判吉、孙家彬、丁伟年、高宝田13名师生和东北建筑设计院的几名建筑师,以及军区的美术工作者,组成强大的创作设计阵容,由田金铎担任创作组组长。
陈绳正为《征途》撰写的文章中提及,当时军区提出构思——要通过群像展现建党以来的革命历程。“这个构思对雕塑家来说正中心坎,意味着可以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陈绳正写道,这个构思引发了鲁美师生们强烈的创作激情。
经过充分讨论,大家一致同意,用58个人物的圆雕群像来概括和凝练1921年以来的、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群雕像按党领导的革命征程分段,把不同时空、不同情节组合在一起,按大致相近的年代来设计代表性人物,按总体节律来安排构图的起伏动向,以精心塑造人物形象来避免标签化和图解化。
群雕的创作过程长达3年之久。“我们之所以给这本书起名为《征途》,是觉得这个群雕反映的是一个辉煌的征程。另外,群雕创作也是一个漫长的、充满挑战的征程。”丁伟年说,“群雕上有58个人物,观众在走走看看中并不十分了解具体主题和情节,这部书可以对群雕做具体说明。”
多次推倒重塑:集沈阳之力创作精品工程
“与我们的传统观念不同,这组雕像为什么不是南北朝向呢?”记者问。
“我们是根据人流方向来确定群雕的朝向。群雕面对的是沈阳站方向,就是为了让从五湖四海来的人一出站台就能看到这座塑像。”采访中,丁伟年回答说。
当年,围绕毛泽东塑像与周围群像如何摆放问题,创作组提出了两套设计方案。在确定了集中型的方案后,创作组依次解决定位、体量、尺度、朝向、基础、骨架结构和配套的地面、照明和绿化等问题。根据广场周边原有的建筑群,确定了作品总高20米,基座高近10米、宽11米、长22.5米;58个人物组成的群像高3.5米;毛泽东像高10米(完成后为10.5米)。为获得实际观感,创作组在现场搭起了模拟实物体量的棚架,从不同人流方向的视角来检验。经过反复调整后,效果十分理想:在正面进入广场的第一视点就能获得良好的整体画面,而且有良好的日照光影视觉观感。
中山广场群雕的成功展现出创作组集体合作精神。“尽管在创作中也常有争论和摩擦,但眼看艺术质量越来越高,换人与改动也习以为常了,因为所有人心中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陈绳正论及集体创作时这样表述。
他在文中提到,毛泽东像从钢架设计到塑造完成始终是群策群力的,其中杨美应、贺中令和孙家彬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体现毛泽东的伟人风度,他们采用了着军大衣、不戴军帽的挥手仪态。
群像共有58个人物:基座正面7人、基座背面3人、群像左右两侧共有48人。第一期工程于1969年10月结束,完成了前后两组群像10人和10.5米高毛泽东的塑像,为了防雷击,在毛泽东塑像头部及高举的手臂处安装了避雷针。另外,为了抗震,在毛泽东塑像的内部空间加固安装了4根粗大的玻璃钢柱。第二期工程为两侧群像,每侧有24个人物,分三组,本应于1969年国庆节前竣工,但在对左侧泥塑大稿审议时,大家决定对这组人物进行大改,致使工程推迟一年完工。
雕塑家们又重新审视未完成的两侧群像,对48个人物挨个研究,发现有好几组需要改动,于是他们重新立起钢架,重新雕塑。比如,“送子参军”情节表现的母与子就重塑了多次。最典型的要数“埋葬蒋家王朝”情节中的冲锋连长,先后更换了多位作者来塑像。“这个人物位于全组中心,位置最重要、体量最大、动态也最突出。这个人物立不起来,整侧的24个人物就带不起来,就没有感染力。”陈绳正在文章中强调了这个人物的突出性,“二虎连长”的称号就是他们在这个阶段对该人物的命名。最后,杨美应上手,创造了一个勇猛剽悍、气势如虹的基层指挥员的形象,他身先士卒,呼唤着战士奋勇前进,这一形象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
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大拆大改所取得的效果鼓舞了大家的劲头,集体创作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1970年夏,正值现场安装阶段,大家看到一年前已经安装了的3个人物显得弱小,临时决定拆掉重做。在现场搭起工棚,重起钢架,堆上泥,顶着高温重新塑造出3个刚健有力的形象,使得群雕的艺术质量又提升了一大步。“不惜推倒重做、始终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使最后完成的人物形象得到极大的升华。”丁伟年说。
“这项工程具备全民性。”丁伟年说,有一个排的战士担任大型泥稿塑造的辅助性劳动。沈阳化工研究院、沈阳市园林研究所、112厂等工程技术人员合作研究雕塑新材质的运用,还有众多的省直机关干部参与了翻制劳动。丁伟年透露了安装中的一处细节:“一个个塑像通过模具翻制出来后,不可能整体运输,都是单个运到广场,在广场上把它们连接起来。”
多个“第一”:确立鲁美雕塑的艺术地位
中山广场群像落成,震撼全国,不仅因其体量和规模为当时之最,也由于其恢宏的气势、精巧的构思、与空间环境的完美结合,更归功于其高质量的人物塑造,映照出了时代的真实,凝固住鲜活、动人的历史。
“最后的临门一脚,还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成败在此一举。”陈绳正认为,该作品之所以成为一部叙事性的史诗,就在于它摒弃了空洞的标语、口号式的图解,创造了众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屹立至今,回响不断。
中山广场群雕是国内以雕塑语汇形象诠释近半个世纪中国现代革命与建设史的首次尝试,也是国内首次成功使用合成材料的大型雕塑,被业界与专家誉为“城市雕塑之冠”“红色艺术传承的经典”,多个“第一”确立了这座群雕的艺术地位。2007年被列入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中山广场建筑群和雕塑群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的多个毛泽东塑像中,中山广场群雕堪称第一,从体量的广度和形象的艺术高度来讲,没有其他作品能够超越它,其形象细节的丰富和表现力是最好的,这一点不用质疑,业界公认。”丁伟年冷静的叙述中带着几分骄傲。他认为,作为群像雕塑,从创新度、题材展开广度、雕塑材料等方面,也是首屈一指的。
让记者吃惊的是,中山广场群像竟然是用玻璃钢塑造的。丁伟年讲道,当时,大家面临的建造难点是:石头太重,铸铜太贵,都不可行。于是,有人提出用环氧树脂,即玻璃钢,其特点是重量轻、塑形准确度高、抗腐蚀性能强。可是,在当时的中国,很少有工厂生产环氧树脂,采购困难。沈阳军区决定:自己建厂生产,并请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工程师负责研究此事。考虑到环氧树脂怕暴晒、表面会粉化等问题,他们又研制了一种防晒漆,特意拿到海南岛进行风吹、雨打、日晒试验。经过一番努力,研制工作终于成功……
11月16日午后,记者再次来到中山广场,仔细辨认着雕像上的人物细节。前夜的雨水将群雕冲刷得干干净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主题沉淀在写实风格的塑像中,带给人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与共鸣。
群雕正面,一束向日葵安静地竖立在基座前的花坛边,一个孩子踩着轮滑车飞速驶过。经过岁月洗礼的群雕,犹如冲破历史巨浪的轮船。这一刻,群雕也有了呼啸的声响,在新时代的图景里全速前进。
记者: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