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用活知识产权 培育新质生产力
  • 发布日期:2024-4-29 10:36:42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知识产权保护关系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近年来,我市围绕专利助推创新型经济发展、商标助推品牌经济发展、地理标志助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不断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3年,我市专利授权184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5件,有效发明专利总量1198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5.66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总量473件,平均每个企业有效发明专利1.18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总量623件,平均每个企业有效发明专利2.04件;全市商标注册申请4033件,新增有效注册商标2513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22534件;驰名商标10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件、地理标志产品3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4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1家。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我市各类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对保护知识产权的强烈需求,从侧面展示出企业创新创造的蓬勃活力。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高价值专利布局与产出,加强优势示范企业培育。我市现有高价值专利430件。2023年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实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零的突破。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总量达到14家。争取中央财政专利转化资金230万元,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以政府财政补助形式兑现发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奖励资金13万元。2019年,我市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零的突破;2021年专利质押3笔,7500万元;2022年专利质押11笔,7981万元;2023年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融资取得历史性突破,专利质押融资28笔,共3.385亿元。

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丹东商标受理窗口可受理商标申请、变更、续展及质权登记等24项业务,2023年商标申请业务量505件,商标注册量380件。窗口以“店小二”服务模式主动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生产源头识别问题;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沟通协调,畅通商标申请通道;通过保障政策落实、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等举措,确保全市商标受理工作平稳运转;运用互联网信息手段,提高商标申请效率,全面实现网络提交商标申请,进一步提升商标申请便利化水平,促进地区品牌经济发展。

2023年,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万里行”“知识产权金融入园惠企”等活动,通过走访银行和企业、举办培训会等方式,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供给,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展融资渠道。先后同中国银行、盛京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依托中国银行知识产权融资专门产品“惠如愿·知惠贷”、盛京银行“辽知贷”,打造覆盖大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举办“政银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会、知识产权专利转化质押融资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知识产权赋能丹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沿海六市合作交流活动,邀请省知识产权局专家介绍相关政策,为高校、银行、企业精准对接搭建平台,推动知识产权转让及质押融资业务。

今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以高价值知识产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促进产业发展为根本,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