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4-4-17 13:47:37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丹东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电工技术能手……20年来,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电工班班长周凯坚守一线,用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诠释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实现了从小电工到大工匠的完美蜕变。
2004年,周凯获得“广州数控杯”全国技工学校技能竞赛学生组优秀奖。凭着这一荣誉,他从原丹东市第一技工学校电工电子专业毕业后成为丹东港的一名实习维修电工。学徒期间,周凯寸步不离地跟在师傅身边学习,不放过任何一处维修细节,并将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港口机械设备维修实践相结合,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加练,积累了丰富的维修经验。2009年,熟练掌握港口各类电气设备维修要领的周凯被选调到新组建的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担任主力维修电工,第二年被选拔为检修队电工班班长。
2010年,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刚刚投产,由于配电设施和控制线路还不完善,需要在配电室人工操作完成设备的开、关工作,再加上设备间没有连锁控制,经常出现因停机不及时造成粮食过多洒落在皮带上的情况,影响了作业效率。周凯第一时间组织班组电工实施控制线路改造。时至寒冬腊月,码头最低气温跌至零下20摄氏度,周凯顶着刺骨的寒风频繁穿梭于设备和配电室之间,向现场铺设电缆和接线的员工详细交代注意事项,及时了解改造进程。为确保设备接线不出差错,周凯事必躬亲,一会儿爬上五六十米高的筒仓,一会儿又出现在昏暗的地坑里,查看、确认每台设备接线情况。经过几昼夜的连续奋战,周凯和班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改造任务。
电气设备维修在很多人看来是个枯燥的行当,但周凯却乐在其中。在日复一日的苦练中,他逐渐成长为电气设备维修领域的行家里手。在一次码头夜间作业时,4号装船机出现俯仰机构操作中断故障,当班维修人员多次尝试处理,但故障依旧存在。周凯得知后迅速从家赶到码头,他不顾39度的高烧,爬上爬下查找故障点,经过5个多小时的排查,终于将故障点锁定并排除。
受现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公司空压机系统中的电控部分热继电器经常出现故障导致停机,严重影响作业效率,且其为进口设备,维修难度大,采购费用高昂,采购周期长。周凯决心攻克热继电器维修难题,他放弃周末的休息时间,潜心钻研探索,最终成功将故障排除。如今,周凯已累计修复8台热继电器,节省采购费用8万余元。
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周凯又开始尝试通过技改创新,实现降本增效。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现有筒仓、星仓和浅圆仓共计341个,仓储容量高达126.9万吨,确保粮食仓储安全至关重要,而粮温检测是其中重要一环。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测温系统进行检测及故障判断,周凯通过自学单片机技术和手机APP编程软件,自主研发了一套“傻瓜”式粮温维修检测仪,通过手机便可直接查看现场RTU测温板各项数据状态,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检测测温板数据、上位机信号及现场测温芯状态等是否正常,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省人工和材料成本5万余元。该检测仪还获得了辽港集团合理化建议与技术改进成果一等奖并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练就一身真本领,在技改创新中体现自身价值。”周凯表示,他将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让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包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