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非遗舞龙 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发布日期:2024-3-5 10:42:23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我省的很多非遗项目中有龙元素,如沈阳“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沈阳满族刺绣、剪纸,金州龙舞等。从这些非遗项目中,可以看到百姓通过龙来表达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美好生活的祝福,并在辽宁大地上留下清晰印记。我省的非遗传承人追寻这些印记,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继承、发展,不断丰富辽宁非遗中的龙文化以及衍生出来的产品和其背后的生动故事。

金州龙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成家在制作龙头。
金州龙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成家在制作龙头。

十七代人三百年传承 “张氏皇苑龙”舞出龙马精神

正月里的沈阳故宫异常热闹,鼓声咚咚、唢呐声声……伴随着欢快的乐曲,由男女两队组成的两条“巨龙”时而腾跃冲飞,时而入海破浪,赢来游客不断的喝彩声。

80岁的张仲发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传承人,在本次表演中,他舞龙球。

“张氏皇苑龙”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初,祖籍山东的张氏家族来到辽阳,带来了舞龙技艺。张家人依照东北人的特点和风格,对舞龙进行本土化改造,形成张氏懒火龙。“皇太极落脚沈阳城时,曾把张氏懒火龙召入宫中表演,并赐名‘皇苑龙’。从此,每年二月二,我家都要进皇宫表演。”张仲发说,乾隆、嘉庆年间,张氏家族从辽阳迁至沈阳北郊的辉山,舞龙名气越来越大。

一捏一折、竹篾扎骨,随后糊皮塑形、彩笔勾勒,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龙就跃然眼前:龙体长约25米以上,重达100公斤左右。与南方龙相比,“张氏皇苑龙”的龙体更长、龙身更粗、龙样更憨、颜色也更加斑斓,舞动起来气势磅礴,百姓戏称“懒龙”。

“张氏皇苑龙”舞的是龙马精神,与其他门派的舞龙相比,首先在制作上完全不一样。张氏皇苑龙有骨头,舞起放下都跟“活龙”一样,身形圆鼓鼓的,不会塌落,同时龙身五颜六色,不单一。而社会上常见的表演龙里面只有塑料圈,外面套着布,放下来后龙身就塌落了。

其次,舞动的套路也不同。“张氏皇苑龙”有诸多套路,如“五龙盘柱”“龙门阵”“九龙口”等,每个套路都有来历,难度大。另外,“张氏皇苑龙”配有专门的乐手,乐手会根据所舞的套路配不同的乐曲。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尹忠华认为,“张氏皇苑龙”体现了中国北方人的风格。从制作工艺的改进和材料的变化,体现了创新精神。此外,“张氏皇苑龙”在“火”字上大做文章。舞龙时,在龙头双眼、龙体的每一个龙脚上端都装有烛台(现改成灯泡),使龙的全身发光,体现出腾云驾雾、龙马精神的独有创意。

张仲发的老叔张祥根据东北人的身材特征,曾编创了适合东北人表演的72种套路,并手绘一本《72套路舞龙书》。可惜的是,这本书失传了。不过,张祥在去世前教会了张仲发30多种套路。这些套路成了“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的基础。

张仲发告诉记者,他是“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第十五代传人,如今儿子、孙子成为第十六代、第十七代传人。十七代人300年的坚守,“张氏皇苑龙”舞龙家族的两条“龙”,在辽宁大地上矫健腾飞。

桮小丽的刺绣作品《龙圆圆》。
桮小丽的刺绣作品《龙圆圆》。
初春枝满族剪纸作品《龙》。
初春枝满族剪纸作品《龙》。

满族刺绣 绣的是智慧勇气和如意吉祥

与张仲发一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沈阳满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桮小丽,在这个正月也忙得不亦乐乎。她将龙的形态和神韵巧妙地融入创作中,用夸张手法表现龙的力量、智慧、勇气和如意吉祥。

满族民间刺绣记录着满族人民从渔猎游牧生活步入农耕定居生活的历史变迁,保留了满族先祖的生活痕迹。其造型质朴、粗犷,体现了本民族的原始思维意识、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和古朴厚重的民俗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满族刺绣里蕴藏着满族人民独特的生活习俗与文化记忆:围裙、枕顶、被面、香荷包……这些生活中常用的小物件是满绣创作的“大舞台”,活灵活现的神话故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及龙的形态等尽在其中。

满族少女从十三四岁起开始描花样,绣枕头顶、鞋帮、幔帐等出嫁用品。闺房中的小心思就留在这些绣品上。

桮小丽说,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将龙视为神物,而使用龙纹器物、穿着龙纹衣裳,则是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在桮小丽的记忆里,她的奶奶和妈妈的作品里都绣过龙。

当然,满族的绣龙技艺很早以前就有。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于明霞说,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一件清太宗皇太极御用“黄色团龙纹常服袍”,是国家一级文物。其上绣有多种龙纹图案。该袍为典型的满族大襟袍样式:圆领、箭袖、大襟裙下部四开叉。龙袍的主体由黄色织锦缎制成,缎面有团龙、云纹等图案。此外,面料有暗团龙纹,尤其在袍服领口、箭袖处,均有明显的织金云龙纹,为我们了解清初织绣品上的龙纹提供了最好实证。

围着针线笸箩长大的桮小丽,今年60岁了。她跟奶奶和妈妈学来的绣龙手艺派上了用场。目前,她创作、修复的物件超过几千件,其中包括清宫龙纹图案服饰。

春节期间,桮小丽去了趟辽宁省博物馆,观看“飞龙在天——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展”。观展中,桮小丽最关注的是清宫服饰。这些服饰上的龙纹承载着丰富的满族刺绣技法,深深地吸引了她。

辽宁省博物馆展览策划部研究馆员周颖告诉桮小丽,龙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纹样,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在丝绸服饰上。此次展览,辽博精选20余件刺绣文物进行展示。绣龙的形态丰富多样,有坐龙、团龙、盘龙、升龙、降龙等。龙的姿态也变幻莫测,上可腾云驾雾,下可遁地入海,具有无限强大的生命力,而龙表出的坚不可摧、不可战胜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写照。桮小丽认为,这些文物上的刺绣技法相当高超,通过这些难得一见的刺绣品,自己的领悟很多。

龙的形象不仅在满族刺绣中形态丰富,在满族剪纸中也造型丰富,如省级非遗项目初春枝满族剪纸中的龙,既写形又写意,画面丰满,线条自然,反映出浓郁的东北风格。

金州龙舞承载着对风调雨顺的向往

非遗传承人将龙的形态和神韵巧妙地融入创作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这些传统技艺世代相传,不仅是对辽宁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与“张氏皇苑龙”懒中带壮相比,金州龙舞中,龙的形象剽悍俊美,乡土气息浓郁。

金州龙舞又称“西门外龙舞”,流行于大连市金州地区,至今已传承九代,有120余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中,一支舞龙队由两条龙和一个龙珠组成,共19人。舞姿变化多端,花样近40种。

据金州龙舞代表性传承人李成家介绍,清代光绪七年(1881年),毅军提督刘盛休率马步十二营驻防金州。每逢元宵节,他们要在军营内表演龙舞,但不许外传。光绪十一年(1885年)至十三年(1887年)铭字军前来接防,每年灯节依然耍龙,此时百姓可以进到营中与官兵们一起观看。金州西门外扎棚匠陈德员和纸匠李田英利用这一机会偷仿了一条龙并逐渐加以改造,由此形成神奇而富有魅力的金州龙舞。

金州龙舞多在农闲、节庆时作助兴之用,龙形变化多,带有浓郁的辽南地域特色,动作和耍法十分多样。比如龙把的招式:一只手拿好顶部,另一只手把住上半部,两手随着龙的动作而上下滑动、左右倒换。而龙尾的耍法也需要不停地倒换手,与龙头的脚步跑法相同。龙尾一般顺着龙头的方向跑。龙珠一般是由反应迅速、动作灵活之人担当。其伴奏音乐主要运用东北秧歌的曲牌,对乐器、演奏的曲牌没有太多严格的要求。

国家级非遗项目评审专家宋晓冬认为,金州龙舞表达了百姓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美好生活的祝福,它不仅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重要意义。

记者:杨竞 张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