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4-2-28 10:31:23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我在自助体检机上进行体检,经联网公安医院快速出具体检报告,不到6分钟就换了驾驶证,享受了一个窗口‘体检、照相、证件一起办’的便利!”近日,刚刚拿到新驾驶证的马先生说。
近年来,市公安局针对群众在公安机关办理业务“找警种”“多头跑”问题,全力推行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实现公安行政审批服务程序最简、时限最短、距离最近、体验最优。
目前,全市市县两级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达293项,因公安内部警种分支多,办理地点较为分散,“找警种”“多头跑”等情况影响群众办事效率。市公安局聚焦提升整体警务效能,将治安、户政、交警等警种所需处理的高频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公安专区的服务范畴,将单一业务窗口整合为综合服务窗口,以“一窗”模式打破警种壁垒,逐步实现企业和群众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提升服务效率。目前,全市124个公安综合窗口全部实现“一窗通办”,为企业及群众办理各类事项共达4.9万余件,窗口平均排队时间提速3分钟。
“以前我来办业务,受理、交费、采集、制证等要在不同窗口办理,现在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完,真是太方便了。”丹东某公司业务员赵先生在振兴公安分局头道派出所办完业务后说。
想实现“一窗通办”,先要建好“一窗”。市公安局严格按照省厅“六化”标准,加强综合窗口建设,认真执行《全市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同时,突出“三统一”,即:统一办事流程,制定《丹东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受理材料流转规范》,让“一窗通办”有章可循;统一公示形式,研发“丹东市公安局警务公开便民查询系统”,窗口公示内容实时更新、实时公示;统一评比标准,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星级窗口评定办法》和《全市公安机关窗口评分细则》,梳理综合窗口建设管理各要素,量化评分标准,通过“星级窗口”验收评选,促进综合窗口整体建设水平提升。
针对警种业务系统多、切换繁琐等问题,科学整合综合窗口系统设备。制作“一窗通办”系统登录界面,窗口人员通过一个界面登录,开展各警种审批业务。同时,针对警种外接设备老化、系统互不兼容问题,成立全市公安“一窗通办”技术专班,结合现有系统和设备实际,以方便窗口人员操作,最大限度减少系统设备故障为目标,力争实现“一套设备、一次采集、多警种共享”,重点对交警、户籍业务系统设备进行调试整合,整合后节省购置设备资金40余万元。
此外,针对目前公安综合窗口配备设备和人员配备情况,市公安局成立设备保障、业务指导两个专班,其中各级设备保障人员17人、业务指导骨干24人,明确职责,名单公示,解决基层“有情况找谁”问题,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和解决业务难题,全力保障“一窗通办”业务顺利开展。
为让民警适应以“一窗通办”的改革带动“一警多能”的变革,市公安局组织岗前集中培训、跟班学习,力争让民警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涉及治安、交管、出入境等综合服务窗口的高频业务基础流程,目前各县(市)区局窗口人员到各级车管所实际操作、试点综合窗口业务骨干以老带新和小范围集中培训等形式共培训420余人次。
“我们还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安窗口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持续推动公安政务服务‘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即时办结、延时服务’等制度,让群众办事从‘跑多窗’到‘进一窗’,从找‘警种’到找‘警察’,实现了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升级,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政务改革带来的获得感,真正用‘服务指数’换来群众‘满意指数’。”市公安局行政审批科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唐羽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