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让百姓健康更有“医”靠
  • 发布日期:2024-1-12 10:32:14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您本次门诊医药费总计242元,报销了108.9元,个人只需支付133.1元。”“门诊现在也能报销了?”“是啊!”“哎哟,真好!”近日,李女士去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在缴费时发现,职工医保卡在门诊也可以报销了。“医保报销真的越来越方便了。”李女士开心地说。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一直以来,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保民生保障工作,将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现异地就医“免申即享”工作纳入2023年全市十件重点民生实事。

2022年12月,丹东市开始实施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制度,同步改革个人账户。除了职工医保参保人在医院看普通门诊,达到普通门诊统筹起付标准后就能报销,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还可以用于支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还可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等,实现家庭共济。启动改革工作以来,医保部门不断出台实施细则,释放改革红利,着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保服务,不断提升参保群众的满意度,确保医保领域便民利民惠企政策落实。截至2024年1月2日,全市已有188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了门诊统筹系统联网,1018家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

为进一步提升参保百姓办事就医效率,打通异地就医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市医保局从简化手续、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入手,推进了“免申即享”“两城一家”“直接转诊”和“直接结算”四项便民措施,完善了异地就医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异地就医便捷性和高效性,让异地就医便民服务再升级,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从2023年1月1日起,丹东市进一步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拓宽备案线上服务渠道,推进落实“免申即享”医疗保障待遇,通过网络接口改造全面实现非急诊且未转诊的参保人员、参加丹东市居民医保的大学生、省内生育女职工在异地联网的定点医疗机构临时外出就医住院时,无需异地备案即可享受直接结算服务。截至2024年1月2日,丹东市已有16929人次享受“免申即享”待遇,医保统筹基金支付1.03亿元。除了“免申即享”,2023年市医保局还全面落实了“两城一家”,允许补办异地就医备案,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住院结算前补办备案的,按其备案类型直接结算费用;住院结算前未办理任何备案的,按非急非转临时就医享受直接结算服务;如出院自费结算后按规定补办备案的,可办理手工报销。

特殊疾病“直接转诊”,让符合丹东市158种病种转诊目录范围内的疾病,可由有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依据确诊病历等相关材料为参保人员直接办理转诊备案,免去医疗机构检查、审批等环节。丹东市享受40种门诊慢特病的参保人在省内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时,门诊慢特病可“直接结算”,不需要个人垫付,极大地解决了异地门诊慢特病结算难、现金垫付压力大等难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服务。系列举措让身在异乡的丹东人找到“医”靠,也让身处丹东的异乡人感受到“医保温度”。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023年12月29日,异地备案3.75万人次,异地就医住院结算5.43万人次,医保基金支出5.33亿元。接下来,市医保局将继续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管理服务,落实各项便民举措,优化办事流程,让参保群众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栾柏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