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丹心护边15载 初心耕获桃花源 ——记“辽宁好人·最美退役军人”李庆峰
  • 发布日期:2020-8-14 11:23:13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日前,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授予辽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教导员李庆峰“辽宁好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是歌曲里唱到的“桃花盛开的地方”,1981年出生的李庆峰就在这里工作。15年来,他扎根于此,成长于此,一片丹心,履职尽责,密切联系群众,守护一方平安;他初心不改,担当使命,手绘28张边防辖区图,强化治安综合治理,并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出矛盾调节新机制;他兼任河口村党支部副书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河口村成为“全国道德与法制建设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警民同心保平安

2005722日,从内蒙古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毕业后,李庆峰来到河口村担任辖区民警。走进警务室院子,目之所及全是半人高的野草,这位踌躇满志、准备大展身手的24岁小伙子内心顿时一凉:难道这里就是自己事业开始的地方?当晚,李庆峰一宿没睡,脑子里不时浮现出那些随风飘摇的野草,还有临行前组织上的交待:“那里需要你的守护和建设。”

次日,李庆峰和老民警一起出警了。“从早到晚就是办案。”李庆峰说,当时辖区1年要发生百余起治安案件。想到治安管理需要建立在了解民情的基础上,他开始摸底走访。3年时间,李庆峰走遍了156平方公里的每户人家,手绘出28张边防辖区图,并在图上标注了住家、耕地、地貌等信息。走访中,李庆峰化解了邻里间的“新仇旧恨”,实现了本地矛盾“库存清零”,树立起边防民警的权威,获得了村民的信任。后来,哪里有纠纷,只要他到现场,问题就解决了一半。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冉庆臣说:“庆峰满肚子法律知识,办事公正,还有股子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韧劲儿。”

“依靠党建引领,创建治安队伍。”2019年,李庆峰在一次党员联席会议上建议,联合辖区所有党支部,组建以村党员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协管队、治安情报信息队、法规政策宣传队、商铺联防巡察队。这几支队伍成立后,在维护治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年夏天,一名外地游客因购买土产与当地摊主发生纠纷,不到5分钟,附近几位党员摊主兼商铺联防巡察队队员就拿出了调解意见,帮助化解了纠纷。“真公平,没向着本地人说话。”那位游客说。当年旅游旺季,当地的发案率下降了47%

“不出门便知辖区事。”因为李庆峰细致入微的工作,辖区群众的自觉性和警惕性大大提升,也让李庆峰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打开他建立的警民微信群——几点?在哪儿?发生了啥?有文有图,都是村民主动提供的。村里发生纠纷,李庆峰很快就能知道。

2019年五一期间,河口村游客大增,为了不受交通拥堵的影响,尽快解决纠纷,李庆峰想出了一套“线上调解机制”:以原有的镇政府、村委会、派出所三级调解机制为基础,联合司法所、国土资源所、综治所、律师所等多个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通过网络,在线上共同开展调解。“线上调解机制”不仅在旅游旺季促进了各种纠纷的解决,而且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一年来,“线上调解机制”成功调解了涉及劳资雇佣、土地山林、婚姻家庭、邻里关系、人身损害等大小矛盾纠纷百余起,由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0%

如今,河口村年治安案件发案不到10起,“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全县最低。

初心不改建繁华

如今的河口村,街道两旁的农家乐鳞次栉比,路口盛开马蔺花,小巷连着农家院,院门前种杏又种枣,屋前架上有葡萄,院中大片燕红桃……

民富则安。河口村是全国著名的燕红桃产地,于是,李庆峰便围绕燕红桃产业做起了脱贫致富的文章。

当地村民陈富宝8岁丧母,15岁因触电失去右臂。两年后,他的父亲又去世了,从此他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为了鼓励陈富宝重新振作,李庆峰住进了陈富宝的3间破旧房子,白天办案走访,晚上给他做饭。

“陈富宝,我觉得你行!”李庆峰建议陈富宝到长春等地推销河口燕红桃。2005年秋天,陈富宝用20多天赚到了以往1年也赚不到的钱。“一箱我提1块钱,一天能发1000多箱,我乐疯了!”尝到了甜头的陈富宝开始贩桃、卖肥料,渐渐走上致富路。201868日,陈富宝成立了自己的农家肥产销有限公司,当年纳税280多万元,不仅提前脱贫摘帽,现在还成了镇里家喻户晓的企业家、慈善人士。

“我们桃农也感谢李庆峰。”种桃大户吉洪洲说。2012年,桃树遭遇冻灾,死了一半儿,很多桃农砍掉桃树改栽板栗。李庆峰劝他们补栽桃树,保住了当地燕红桃的品牌与规模。2013年,一些桃农为了桃子颜色好而套袋培育,李庆峰劝他们不要那样做,不然会因为甜度降低而失去市场。20189月,李庆峰在走访中看到村民刘明明正在用自家铁锅烘桃干“解馋”。李庆峰尝了尝,说:“这么好吃的东西,你可以引进设备生产啊,肯定挣钱!”但刘明明觉得要投资几十万元,成本太高,销路也不明晰。李庆峰说:“一年100多万的游客,这不就是自己到门口的买家么!”在李庆峰的鼓励帮助下,刘明明筹集了70余万元资金,从南方购进一套水果烘干设备,去年9月正式投产,日产可达200余公斤。不到半年,刘明明就还清了欠款,还盈利20余万元。如今,河口村的燕红桃桃干已经成为线上的“爆款”产品,供不应求。

李庆峰一直引导和帮助村民发展生态精品农业,并在线上开展销售业务,燕红桃、河口鸭蛋、三文鱼等“明星产品”广受顾客青睐。“今年我们村的旅游有点受疫情影响,但是电商干得红红火火的。”今年519日,村民刘明明一边填订单信息一边说。

农家乐经营者夏国庆说,河口的鱼有鲢鲶鲫鲤,因为谐音“连年吉利”,所以很受游客喜爱。当初,李庆峰天天盯着卫生条件不好的农家乐,叮嘱业主别砸了自己的招牌。“那时候大家觉得这个人很烦,后来回头客越来越多了,大家才理解他的好。如今,看他带头清理15个村民组8公里排水沟,我们更理解了什么叫可持续发展,什么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面对转到丹东市内派出所工作的机会,李庆峰只说了三个字,却让很多河口村村民留下了眼泪。那三个字是:“我留下。”

15年了,他就是我的儿啊!是我的腿啊!”几乎走不出院子的89岁村民刘吉凤听说李庆峰的选择后,泣不成声。每次李庆峰去看望她后离开时,她都要坐在门口,直到看不见李庆峰的身影才会回屋。

“如果庆峰同意,我们就联名向村里给他申请一块地……”几位村民说。李庆峰理解他们的意思:“他们想让我百年后长眠在这里……”记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