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小小乡镇捧起致富“金饭碗”
  • 发布日期:2020-8-7 10:49:55
  • 消息来源:工人日报

“过去,我们是全镇最穷的村,发展旅游产业后,家家条件都变好了,我家一年收入四五十万元。”盛夏时节,阳光正好,辽宁丹东獐岛村的渔家乐老板由桂琴在自家楼顶晒着小鱼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辽宁省南濒黄海、渤海,地形概貌“六山一水三分田”。在乡村振兴中,不少乡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谋求转型发展,捧起旅游“金饭碗”。生态环境越来越美,老乡们也纷纷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好日子。

位于丹东东港市北井子镇的獐岛是我国万里海岸线东端起点第一岛,陆地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700人。1998年以前,村集体收入负债2800万元,是全镇最穷的村。

2000年,因为一次大范围赤潮,村民赖以生存的海产捕捞业和养殖业几乎颗粒无收,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獐岛村党支部书记张忠有告诉记者,当时,村里想发展旅游业,但村民心里都犯嘀咕。

村里决定改建房屋,发展民宿。随着生意日益红火,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进来。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旅游已成为獐岛村最主要的产业。“岛上已建成近百家渔家乐式旅店,有4600张床位。光村集体资产就超过2.2亿元,年收入超过1400万元。”张忠有说。 村子发展了,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善。从陆地引水入岛、修建道路、改造厕所、实行垃圾分类……2016年,獐岛村被评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如今,岛上村民人均毛收入已超过8万元,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年前,我把民房改造成小楼,一次能接待70多人。”61岁的由桂琴说,投资的200万元,已于去年底基本回本,往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辽宁海域广阔,陆地海岸线全长2292.4公里,在丹东市,海岸线养育了不少人口。北井子镇的海鹰村拥有7.2万亩滩涂、2.7万亩浅海和4000多亩港外养殖场地,2018年,村集体靠此获得了3300万元的收入。

与獐岛村、海鹰村一样,北井子镇所辖13个行政村“靠海吃海”,搞起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后,全部达到小康村标准。

丹东凤凰山脚下,大梨树村翠绿的山岭上,一座9.9米高的红色“干”字碑矗立其间,观之震撼。这也精确诠释了奔小康的诀窍。

曾经的大梨树村极为落后,有山不成林,有水存不住。村原党支部书记毛丰美带领村民发扬苦干、实干、巧干精神,历时10年修山治水,建成万亩果园。在此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建设景点,丰富旅游文化,拓展相关产业,彻底摆脱了贫困。

2019年末,该村社会总产值已实现16亿元,集体固定资产达6亿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了200多倍,就业率达100%,还吸纳了3000多名外来人员就业。

“之前一直羡慕城里人,现在只要肯干,就能过上比城里人还好的日子!”村民车世利之前和很多老乡一样外出打工,一年收入3万元。眼看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便回乡开起了旅馆,顺带卖山货,每年收入近30万元。

每年十一以后,丹东东港草莓采摘项目都会吸引大批游客来此体验品尝。作为“中国草莓第一县”,东港草莓产业发展迅猛,去年产值已达46亿元,不少勤劳肯干的东港农民靠种草莓发家致富。

目前,东港共有9万户农民、2000多名经纪人、上百家企业从事草莓生产、加工和商贸,东港草莓连续多年被评估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最具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