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守护青山绿常在 生态美景入画来——本溪市持续推进林长制工作纪实
  • 发布日期:2023-8-10 9:50:34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日前,本溪市召开林长制暨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推动林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作为辽宁省首批林长制试点城市,本溪市以“生态立市”为首要发展战略,立足本溪林业发展实际,不断推进林长制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如今,本溪市的森林蓄积量已提升至59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76%以上,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由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由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巡林制度 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8月7日,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林场,巡林员苏仁春一边挥舞着镰刀砍断树枝上的藤蔓,一边仔细寻找可能引发火灾的易燃点。

“受高温天气影响,夏季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苏仁春说,“巡林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防火。”苏仁春今年50岁,从事护林员工作已经28年,他从学徒干起,现在独立负责2400亩林地的巡林工作。

“以前的本溪是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现在的本溪是让人看不够的城市。”苏仁春说,“这里不仅是煤铁之城,更是天然氧吧。”

正是在本溪市广大巡林员的呵护下,本溪市的森林蓄积量提升至59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76%以上,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巡林制度,是本溪市解决林草资源保护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的基础。本溪市规定了四级林长巡林频次,明确巡林前有林长工作提示单、林长责任区域森林资源清单、巡林问题清单,巡林后有督办函、整改报告,实现巡林工作闭环管理。

2023年3月24日,本溪市市级林长签发林长1号令《关于开展市、县区两级林长巡林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林长按照要求巡林。同时印发具有本溪市特色的《本溪市林长巡林手册》并下发至各县区,督促各级林长巡林时将工作主体、解决具体问题、照片等信息如实填写,使巡林工作不再流于形式,2023年本溪市的巡林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巡林制度到底能解决多少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数据显示,在2021年,本溪市、县两级林长巡林达150余次,解决问题50余个;到了2022年,本溪市、县两级林长巡林百余次,解决问题40余个,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全年共巡林2万余次,解决问题200余个。

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林长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角,巡林中上级林长对下级林长实行随机抽考,可以提升各级林长履职能力。同时,由本溪市市级林长、副林长协调解决区林业机构不顺问题,各个区还相继成立林业中心,由市自然资源局分局委托区属林业管理部门进行林业管理工作,各区属林业管理部门按照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或区长办公会议明确的程序履行签字手续,签字手续完备后由城区自然分局在林草行政执法法律文书上加盖公章,对签字程序未落实到位的不予盖章。

巡林制度已经成为本溪市森林资源林长制管理的重要模式。

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救助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红角鸮。(图片由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救助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红角鸮。(图片由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智慧管理让森林资源“可视可管可控”

近年来,为了加强林业管理,本溪市在辽宁省率先创建了智慧管理平台,将原有的森林防火远程预警监测、珍贵濒危物种栖息地视频监控等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统属数据信息统筹利用,并且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实现了“一屏统览、一图统管”的信息化管控。

“国家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智慧管理平台的负责人林强说。在林强团队的努力下,本溪市连续14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自2013年以来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智慧管理平台监测的内容不仅仅是火灾,它是由“林长制综合展示平台”“林长通APP”“林长制后台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构建的是以林长制为核心,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护等多项业务工作协同开展的“1+N”功能体系。

这个体系以森林资源、森林灾害、森林资源管护、古树名木、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等数据为基础,运用、研发和集成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型实时传输监测终端等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型设备形成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业发展新模式。

据介绍,本溪市目前已初步筛选出113个点位建设市域野外监控基础设施,实现森林资源的实时监测管护。

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本溪市森林资源“可视可管可控”,实现了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自动预警、生物多样性实时监测、执法队伍和护林队伍智慧管理,以及各项林草业务工作的网络化便捷化,“建立的是‘人防+技防’管护体系,能够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奠定本溪市生态立市的坚实基础。”

林场工作人员进行巡林检查。(图片由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林场工作人员进行巡林检查。(图片由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构建科学严谨的林长制体系

巡林制度和智慧化平台,创新了本溪市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手段,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些手段的基础,仍旧是本溪市构建的科学而严谨的林长制体系。

2020年7月,本溪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试行)》,对林长制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明确市级林长职责、市级林长制责任单位职责、市林长办职责等,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科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落实全市林长制改革主要任务,同时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考核问责等方面保障了林长制推进落实。

按照意见的要求,本溪市以“分级负责”原则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每一级都有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林长和副林长,在此基础上,设立了“4+1+3”一体化管理模式,“4”即设立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林长,“1”即在自然保护区、各类自然公园、国有林场、国有农场等重要生态区域设立林长,“3”即技术员、监管员和护林员。

目前,本溪市已建成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林长及护林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共有林长制网格1356个,设立各级林长605名。其中市级林长8名,县级林长47名,乡级林长197名,村级林长353名,并建立市级每季度督查、县(区)级每月督查、护林员每天巡查的监管机制。

与此同时,本溪市还在已试行的《本溪市林长制市级会议制度》《本溪市林长制信息公开制度》《本溪市市级林长制协作单位工作制度》《本溪市市级林长制工作督查制度》《本溪市林长巡林工作制度》《本溪市林长制考核办法》《本溪市林长制办公室工作制度》七项制度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并印发了《本溪市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调整〈本溪市林长制市级会议制度〉等七项制度的通知》,在源头管理体系中编制各级林长、护林员、监管员和技术员网格化责任清单,设立721块公示牌向全社会公开责任区域范围、责任区林长和“一长三员”名单、监督电话等信息。

本溪市森林消防队在明山区开展森林防灭火综合演练。(图片由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本溪市森林消防队在明山区开展森林防灭火综合演练。(图片由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林业资源量与质同步提升

随着林长制体系的搭建,本溪市在森林资源保护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林长办和各级林长的作用,从工作部署到进展情况调度均以林长办文件形式下达至县区政府,由县区林长部署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明确具体部门负责完成林草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溪市先后印发了《本溪市林草系统落实行政执法专项考核工作方案》《关于印发林草系统集中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使用林长制这个“指挥棒”,落实林业执法相关工作,督促各区政府落实执法责任主体及任务,弥补机构改革后职责不清人力缺失大问题。

目前,本溪市森林质量不断提高,依托林长制开展的退化林分修复、森林抚育、迹地更新、荒山造林等措施,保持了全市森林资源的稳定增长,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31%,稳居全省首位,被省林草局确定为全省唯一林业碳汇试点市级城市。

近年来,本溪市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率先在全省实施全面清查打击涉矿企业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全市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整治专项行动62次,出动检疫执法人员315人次,清查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及交易市场133家。

本溪市森林督查案件自2013年以来整体呈下降趋势。全市连续14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森林火灾起数、过火面积、受害率均降至有数据统计以来历史最低点,本溪市林草局被国家林草局评选为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单位。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严格控制在3‰以下,特别是松材线虫病除治实现疫木除治率100%、疫木安全处理率100%,2023年2月本溪县成功撤销松材线虫病疫区。

本溪市的林长制工作正引起全省、全国的关注: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对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的成效予以督查激励;同年6月,本溪市代表辽宁省在国家林草局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推进片区视频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在2022年度辽宁省林长制落实成效明显地区评选中,本溪市被评为优秀市,排名第一,并获省级督查激励。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个年度辽宁省林长制落实成效明显地区评选中,本溪市均被评为优秀市,排名第一,成功实现两连冠,并获省级督查激励。

枫都新语: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助力美丽本溪建设。

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过程中,本溪市的林长制工作为加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供了强力支撑,为本溪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

在开展林长制工作过程中,本溪市先后得到国务院办公厅和辽宁省的督查激励,证明了本溪市林草部门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工作的行之有效,梳理其中的成功经验,对于本溪市以林长制促“林长治”,推动林业保护持续发展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本溪市的林长制工作始终把资源保护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巡林制度的推广,还是智慧管理平台的建立,本溪市的林长制都是围绕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地保护、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处和涉林问题整改等方面开展的,这为涉林涉草生态保护划定了一条红线,为全力确保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安全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5月22日,本溪市印发了《本溪市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着手梳理清零行动和2022年林草违法问题,这正是本溪市森林资源保护的有力举措。

其次,本溪市构建的林长制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监督考核为手段的严谨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下,本溪市形成了“有问题找林长”的协同治理机制。

“4+1+3”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本溪市林长制的表象,多个部门协同管理才是本溪市林长制得以推行的内在肌理。本溪市林草局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林长+法院院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的方案》,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林长制工作大格局进一步放大了制度优势,强化了资源管护。

再次,对林长制工作的创新是本溪市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样的创新不仅仅表现在巡林制度和智慧平台等宏观层面,细节的创新同样值得重视。比如本溪市将“一长三员”、管护区基本情况、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设计制作成林长制二维码,并且印制数千张张贴在林长制公示牌、重点区域、村民公告栏等地,这使得市民的参与度更高,同时还节省了资金、方便了管理。

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林长制是生态文明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的重大制度保障和长效工作机制。

但不能忽视的是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必须要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制度保障,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锲而不舍地长期实施,这也为本溪市今后的林长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继续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惠民,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把林草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事业发展同步推进,进一步细化、实化“最后一公里”的管护责任,带动社会参与森林草原保护,提升公众生态文明自觉,才能形成保护林草资源的合力。

林长制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手段,“林长治”才是构建生态安全底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