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金融发力 赋能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2023-6-16 10:19:25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

“我市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小额信贷在脱贫攻坚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6月13日,记者在丹东市乡村振兴局采访获悉,2021年以来,丹东市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银政联动助力产业培育

近年来,丹东市始终强化银政联动,中国银保监会丹东监管分局、市财政局、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谋划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各项工作方案、政策措施,研究解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因地制宜确定小额信贷政策。会商联动机制成员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扎实做好丹东地区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脱贫攻坚5年过渡期提供行动指南,合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出发点是支持脱贫人口发展产业,立足点是实现脱贫群众增收。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丹东市不断强化农业产业项目库建设,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乡(镇)、村“两委”班子、驻村(包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积极参与,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指导脱贫户找准产业项目,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在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和推动脱贫户从一家一户简单的“五小”产业、庭院经济转向合伙、合作、合营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员、产业指导员、科技特派员作用,做好生产环节服务跟进工作,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小额信贷有效满足了脱贫群众发展产业的资金需求,把贷款变成投入,把投入变成收成,把收成变成了收入,不仅实现了脱贫增收,也促进了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创新模式确保应贷尽贷

为推动新形势下金融帮扶工作,我市全力推广“一自三合”金融帮扶新模式,充分发挥“金融+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作用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导向作用,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支持脱贫人口生产和创业。为全面掌握脱贫人口和新型经营主体信贷需求,丹东市每年由相关银行机构牵头,开展金融信贷需求“全覆盖”摸底排查工作。

排查过程中,不仅要彻底摸清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产业对小额信贷的需求,转产发展对小额信贷的需求,还要摸清具备一定基础后想要扩大生产规模对小额信贷的需求,特别是对全市种植养殖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事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信贷需求情况,进行“全覆盖”排查,建立台账,确保应贷尽贷。与此同时,加强风险防控,化解潜在风险,对出现风险或经营管理不善的贷款经营户,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前化解潜在风险。

日前,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大青村,银行机制信贷人员开展了信贷需求调查,并在万宝西沟村开展了整村授信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丹东市在推广“一自三合”金融帮扶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投入风险保证金,并积极配合银保监部门和银行机构开展脱贫户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信用等级建设,开展信用评定工作,建立信用等级档案,探索“信用村”“信用乡镇”整体授信模式,扩大整村授信覆盖面。在实现应贷尽贷目标的基础上,将脱贫户和监测户纳入农户信用评级和“整村授信”范畴。截至目前,丹东市共有536个行政村被评为信用村。

记者:邢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