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3-4-20 10:54:11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人物简介:宋文基,1952年生于丹东,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著有人物传记《任国桢》(约8万字),编写的40余万字《火种播种者》即将出版。
阅读提示
“父亲想叫他当我们家的‘顶梁柱子’,好‘支撑门户’。可是,我四哥却走上了另一条路,他在1919年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大学毕业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段文字摘自《说说四哥任国桢》。1983年,宋文基在石家庄市见到任国柱,将几次谈话记录整理成文字。
在上世纪80年代,宋文基就已许下心愿:收集、整理任国桢的事迹,写一本书。30多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一字一行地践行着这个愿望。从青丝到华发,为家乡英烈立传已成为他一生的事业。
抢救性考证
宋文基上学时就对人物传记感兴趣,曾经研读过《马克思传》《列宁传》等著作。
1981年,他担任丹东市振安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时,还兼任区党史办主任。当年,区里接到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任务,征集、核准任国桢烈士的历史资料,做好考察、撰写工作。区委随即成立调查考证任国桢烈士生平小组,宋文基成为最年轻的组员。
“任国桢信仰马克思主义,走革命道路坚定不移,我被他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深深打动。”通过收集整理,宋文基发现任国桢的事迹如此厚重,他想以家乡为起点挖掘烈士的成长印记。因为随着时间流逝,很多问题不尽快考证可能很难再弄清楚了。
任国桢生于丹东,在丹东、北京读过书,在沈阳、哈尔滨、北京、天津、唐山、山西等地做过党的地下工作,还与鲁迅有很深的交往。在革命文艺理论译著方面有重要贡献,因年深日久,许多文献资料遗失。
“当时多地党史研究机构都已经开展对任国桢生平的研究,我们起步晚,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些线索、资料能不能查到。”宋文基说,当时查阅资料的难度之大难以形容,但他心里有一种意志在支撑,一心想把任国桢的生平搞清楚。
真实是撰写人物传记的基本要求,英烈传记尤其如此,需要进行大量调查、考证。研究史料只有深入下去,认真踏实进行征集、核准,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考证组整理了一百余条线索,分布全国各地。
1982年,宋文基和同事从丹东出发,走访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河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太原双塔烈士陵园等各地档案部门,核实任国桢的史料。
有时赶时间买站票,舟车劳顿都是小事,一次去哈尔滨查资料,走到半路同事被小偷“掏包”了,没法继续往前走,宋文基只能一个人前往哈尔滨。为了节省经费,他每顿都是汤泡饭,住廉价旅店。
档案馆抄材料也很困难,那时查找资料要开介绍信,而且无法将资料复印带走,只能将大量材料抄写下来。为了节省时间,有时一天不吃饭也得把档案抄完。要是材料多抄不完,就第二天接着抄。
详实的记录
“他,瘦瘦的脸膛,穿着一件灰大袍,戴着一副高度的近视镜。许多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这篇《永远的怀念》,是宋文基和同事1983年3月拜访任国桢侄子任福申,根据谈话记录编写的。
《父亲的印象》《任国桢介绍我入党》《在同任国桢相处的日子里》……他前往沈阳、北京、河北、哈尔滨等地采访楚图南、平杰三、苏子元等20余位任国桢的同学、战友和亲属,将记录整理成文字。
任国桢从北京大学俄文系毕业,他和鲁迅先生关系颇为密切。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保存有任国桢所译的《苏俄的文艺论战》,鲁迅为该书题写前记。《鲁迅日记》中记载鲁迅和任国桢的来往。宋文基多次前往上海、北京,收集任国桢和鲁迅的书信等史料。
白天征集资料,晚上还要拟定书稿题目,整理编写提纲,把每天调查、考证撰写出来。最初是用钢笔在稿纸上书写,每天都是四五千字的工作量。
“当时不写怕忘了,只能将资料赶快记录下来。”创作的过程至今想起来,宋文基仍觉不易。
就这样,经过多年考证,宋文基把百余条线索都跑遍了。不仅将任国桢的出生时间、家庭情况、四次被捕经过、牺牲时间等论证核实清楚,从他走过的革命道路,到他的思想都有新的史料发现。
掌握了详实史料,他开始编写人物传记。“当时住在仅18平米的筒子房,家里没有书桌,就在洗手池里搭上洗衣板,趴在上面写作,夜深写累了,一低头打盹把水龙头碰开了,自来水把稿纸都润湿了……”
历时7年,于1988年出版的《任国桢》,成为国内全面记录任国桢的权威资料之一。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辽宁英烈》一书第一辑曾选用书中记载的《北国擎红旗 并州留忠魂》,《山西革命英烈》刊物也连载《任国桢》一书的内容。
漫长的心愿
“避暑向方塘,荷花淡淡香,莺声喜,蝶翅忙,柳丝袅袅燕双双,共庆赏,野间望,贪看异景忘归去,牧童鞭影乱斜阳。”帽盔山旁有个池塘,池里荷花飘香,任国桢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词,自己谱上曲,取名《避暑歌》,他把这首歌教给侄子和私塾馆的学生们。
2012年退休后,宋文基仍在继续进行任国桢的资料撰写,不断充实新的史料。他编撰的《火种播种者》在2021年成稿,从整编到核准都由个人完成。
该书从任国桢的少年时代追溯,直至1931年英勇牺牲,以丰富详实的史料、优美深情的笔触、严谨可信的史料引用,不仅是还原历史的人物传记,更是文字优美、通俗易读的人文读本。
书中还收录了《勤能补拙说》《丁巳国庆纪念感言》《苏俄的文艺论战》等30余篇任国桢的著作和译著,《鲁迅与任国桢(节录)》《满洲省委给哈市委指示信》等30余篇文献、档案资料,《我的同窗好友任国桢》《任国桢同志在山东》等20余篇亲友的口述与回忆资料,《任国桢四次被捕经过》《任国桢故居和“国桢路”》等40余篇考证、研究资料。
“这本书里饱含深厚的情感,是我人生中最深刻的记忆。”宋文基说,自己一生最值得夸耀的事儿,就是把任国桢烈士的事迹撰写完成,也算了却了他追寻家乡英烈印记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