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3-4-17 10:16:46
- 消息来源:学习强国
人勤春早功不负!当前,全省上下正以首战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拼搏姿态,火力全开、全速奔跑。辽宁日报推出系列视频《向上的力量》,我们走一线、下基层,聚焦企业、关注项目、展现成果,生动呈现辽沈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之势。

作为东北首条“海下地铁”的大连地铁5号线,自3月17日开通以来,人气拉满。截至4月12日,大连地铁5号线累计客流量182余万人次,日均乘客6.7万人次。

大连地铁5号线的开通运营,不仅串联起青泥洼桥商圈、梭鱼湾商务区两大城市功能核心区域,更打破了海湾对青泥洼桥商圈、梭鱼湾商务区乃至老甘井子的阻隔。
近日,记者来到大连地铁5号线实地采访,请工程建设者揭秘“海下地铁”是如何建成的。

大连地铁5号线海底隧道段全长2882米,其中海域段全长2310米。在项目规划阶段,业内专家将这项“超级穿海”工程定义为史无前例的“世界性难题”。因为整个海底隧道具有“长、大、高、险”四大特点。
“长”,在高强度硬岩地层中掘进距离长,连续穿越2882米;
“大”,环境复杂,安全风险大,大盾构下穿航道、码头等重要构筑物,沿线有风化槽、断裂带、软硬不均地层,遍布灰岩、辉绿岩及钙质板岩,岩石抗压强度最大达到118兆帕;
“高”,隧道埋深大、水压高,最大水头压力0.5兆帕,相当于一个鸡蛋大小的面积承受3个人站立的压力;
“险”,隧道穿越1538米岩溶强烈发育区,共有3个大溶洞群、大小溶洞1000余个,最大洞高29.8米,溶洞探测、处理难上加险,盾构掘进要像“排雷”一样小心翼翼。

2019年1月18日,这项“超级穿海”工程正式启动。为破解这项“世界性难题”,施工单位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直径12.26米的“海宏号”盾构机进行穿海施工。
2021年1月10日,“超级穿海”工程顺利贯通。这条海底隧道以“国际首例岩溶地层大盾构海底隧道、最长距离硬岩地层大盾构海底隧道、国内最大直径地铁海底隧道、海域周边环境极度敏感复杂、世界功能最全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五个第一,成功摘取2021年度隧道行业最高奖项“ITA隧道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