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市图书馆举办“薪火”小人书展
    一个小板凳、一本小人书,曾是很多人童年美好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小人书已离我们渐行渐远。日前,丹东市图书馆云创分馆举办“薪火”小人书展,挑选出众多英雄人物题材的小人书,在向孩子们介绍这一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作出的不朽功绩。
    09/29
  • 辽宁丹东:2021年儿童青少年体育舞蹈冠军赛开赛
    9月25日,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丹东市教育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红心向党以体育人”2021年儿童青少年体育舞蹈冠军赛在启舞体校舞蹈教室激情开赛。近300名儿童青少年体育舞蹈爱好者参加。比赛设单人赛、双人赛和团体赛,分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三个组别,进行伦巴、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五个舞种的比拼。(摄影:汤超)近年来体育舞蹈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体育和美育在日常教学中的占比提高,更多的家长把目光从传统的民族舞、芭蕾转向了时尚的体育舞蹈,该项目已成为丰富广大儿童青少年业余生活和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丹东市连续多年举办国家级的体育舞蹈公开赛,丹东市体校在今年设立了体育舞蹈专业,今年丹东市首次将体育舞蹈项目纳入儿童青少年系列比赛当中。主办方旨在通过赛事,推广普及体育舞蹈项目,提升丹东市项目整体水平,通过比赛磨练意志,提升技能,锻造精神。
    09/28
  • 辽宁丹东:巾帼电商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9月23日上午,在丹东凤城大梨树的农民丰收节现场,特色农产品展区人头攒动,丹东的板栗、软枣猕猴桃、凤城老窖酒等100多种农产品以及全省各地女村书记、村主任带来的当地特色农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村民驻足品尝、购买。这是由辽宁省妇联举办、丹东市妇联承办的第二届巾帼电商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此次活动依托丹东市巾帼电商示范服务基地——凤城华亿实业有限公司的线上销售平台和凤城大梨树村独有的省级巾帼科技培训示范基地线下展销平台,以“现场教学+线上直播+线下展示”的方式开展。助力农业与互联网电商融合发展,促进农产品销售及经营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让更多丹东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网络走出丹东,走出辽宁,走进千家万户。当日上午,丹东各级妇联与全省14个市的女村书记、村主任共组织165种特色农产品进行线下展示。其中,丹东本地有123种特色产品分别在室内和户外两个直播间进行线上直播销售,吸引了3.7万人观看。仅三个小时,线上销售农产品3532件,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达到11.5万余元。
    09/28
  • 辽宁丹东太平湾:板栗迎来采收季 党建引领促增收
    近日,丹东市太平湾街道7千亩板栗,五龙背镇近4万亩板栗,迎来了采收季,“毛球”般的板栗果子挂满枝头,栗农们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在太平湾街道望江村,成熟的板栗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压弯了树枝,有的热热闹闹挤作一团,有的高兴地咧开嘴笑,还有的迫不及待地滚落地面,向栗农展示着自己饱满的果实。太平湾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帮助栗农扩展销路,增加收入,受到了广大栗农一致好评。在五龙背镇老古沟村,栗农们正俯身捡拾掉落到地上的板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五龙背镇全镇板栗年产量有3500吨,产值2000万元,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位于五龙背镇新建村主干道旁边的鑫海板栗合作社,每天都有大批栗农过来销售板栗。合作社负责人陈兆海介绍:“每年合作社在五龙背镇和周边乡镇收购板栗大约4000吨,统一供货给全国各地客商,还有一部分出口到国外,同时还会利用电商平台形式销售,销路不成问题。”近年来,五龙背镇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场资源和优质的气候条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开展板栗稼接等科技指导培训,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板栗产业,促产增收。
    09/28
  • 辽宁凤城市:产业多点开花 助力乡村振兴
    9月22日,走进凤城市边门镇那家村,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村路干净整洁。远处青翠的山林、潺潺的小溪……绘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如今俺们村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咱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三组村民那洪柱说,他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年通过发展南果梨种植产业,一家老小的日子越来越好,现在更是干劲儿十足。近年来,那家村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集中使用,投入肉牛养殖产业;将扶贫旅游开发专项资金用于旅游项目开发;将全口径贫困人口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家庭农场,发展温室大棚种植项目……所得红利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保障他们稳定脱贫致富。那家村的美丽蜕变是丹东市农村的一个缩影。2016-2020年,丹东市创新推广凤城市“1+N”、东港市“飞地经济”和宽甸“村集体+贫困户”发展模式,并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实施产业项目944个,带动村民致富增收。采访了解到,凤城市借力“飞地经济”,创新建设“扶贫产业飞地项目”。针对部分乡镇受区位、资源等方面制约,发展产业项目较难的困境,通过借鉴“飞地经济”发展经验,结合小浆果等优势产业,选择抗风险性强、资金收益有保障、市场效益好、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进行投入和建设,取得的收益由全市统筹,实现多次多层保障,让低收入村民走上致富路。丹东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凤城市四门子镇地处凤城北部山区,企业少。对此,凤凰山旅游集团主动吸纳镇里的扶贫产业资金入股分红,带动全镇产业增收。同时,依托一批旅游项目,吸纳周边乡镇贫困人口产业扶贫资金,形成“扶贫产业资金+飞地景区”模式,实现共赢。此外,还搭建庭院经济产业平台,对有劳动能力但没有技术、没有资源的低收入者,通过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种植、养殖等小型庭院经济,投资少、经营灵活、收益也不低。依托凤凰山、大梨树、东汤温泉等重点景区,搭建乡村旅游产业平台,鼓励引导镇、村发展农产品采摘、特色餐饮、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搭建经济合作平台,由村集体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低收入者采取出资、出地、出物、出工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当股东、分红利。全市涌现出了食用菌种植、绒山羊养殖等一批产业发展合作社。目前,凤城市已发展蓝旗镇蓝莓扶贫产业基地、通远堡镇辽丰食品产业扶贫基地和宝山镇岔路村扶贫产业基地3个飞地产业扶贫基地,促进村民稳定增收。“我市产业的发展给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丹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农场达到80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22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1577个,带动农户4.6万户,年经营收入超过38亿元。接下来,丹东市将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提升主导优势产业竞争力。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庭院经济、林下经济、畜禽养殖等特色种植业,加快特色农产品研发中心建设,重点推动草莓、蓝莓、奇异莓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档升级柞蚕、食用菌、中药材、中华蜂等地方特色产品,有效扩大农村供给和消费。
    09/28
  • 辽宁丹东:体育下乡庆丰收
    9月23日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健身展示表演在东港市北井子镇徐坨村举办,近6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村民共庆丰收。上午,丹东市体育下乡老年志愿服务队乘车来到徐坨村,受到村民热烈欢迎。8年来,志愿者们走遍丹东76个乡镇669个行政村,培训健身骨干12800多名,帮助建立和完善村级健身队伍1200多支,赠送健身器材价值10多万元,带动了数万人参与健身活动,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农民体育健身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丹东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多次被国家和省体育局授予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展演活动在悠扬的乐曲中拉开序幕,丹东市、东港市、北井子镇、徐坨村健身队伍分别表演了健身舞《永远跟党走》《欢歌俏舞丰收年》《黄海岸边稻花香》等。随后,表演队伍走进村广场旁边的稻田画景区,在栈道上表演了《希望的田野》和《大秧歌》。体育下乡志愿服务队向村民教授手拍鼓、舞扇、健身球、舞手帕等健身技能。市文旅广电局、市文体旅发展服务中心、市老体协向徐坨村赠送了音响、手拍鼓、彩扇、健身球等体育健身用品。本次活动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东港市体育局、东港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协办。
    09/27
  • 辽宁凤城市:第四届大梨树农民丰收节盛装开幕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第四届大梨树农民丰收节盛装启幕,展示了北方秋季丰收的景象、农民共享小康生活的喜悦和中国美丽乡村大梨树村的新面貌。(来源:凤城市融媒体中心)9月23日上午9时30分,丰收大典在装扮一新的庄稼院门前广场隆重举行,大梨树村的村民们载歌载舞,表达着丰收的喜悦心情。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正新与省内4个新农村示范村的代表一起向“丰收斗”中倒入五谷杂粮,寓意五谷丰登。同时,来自省妇联“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工程女村书记、村主任示范培训班的学员们还围在直径6米的巨大圆桌前,共同品尝丰收盛宴。今年的大梨树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与往年相比异彩纷呈,重点突出百年历程、为农惠农、城乡共庆、文化底蕴、市场导向五个方面。整个丰收节期间,大梨树村将组织开展一系列现代农业展示、农事活动体验、乡村美食品鉴、民俗文化表演、农民体育竞赛等群众性特色活动,充分展示新时代农业的新发展、农村的新面貌和农民的新风采,满足所有来到大梨树村的游客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营造城乡共庆丰收、共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良好氛围。在影视城内,一场乡村趣味运动会正在激情上演,来自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的学员们分成6个组展开激烈角逐,在“秋收粮食装满筐、紧锣密鼓运粮忙、车轮滚滚奔小康、共庆丰收粮满仓”4个比赛环节中,展示了农民秋收的场面,学员们掰苞米、挑担子、推小车,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同时,晾晒谷物、打场子、巨型玉米塔等农耕文化景观,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合影。此次丰收节,大梨树景区在“干”字广场将晒秋景象做了进一步的呈现和升华,利用玉米和辣椒、高粱等农作物摆出国旗图样和“庆丰收”“感党恩”字样,晒出收获、晒出美好、晒出幸福。据了解,大梨树农民丰收节将从9月19日持续到10月19日。
    09/27
  • 辽宁丹东:多个品类产品亮相“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产业产品展
    作为本届辽洽会的重点展会,为期3天的“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产业产品展于9月24日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开展。近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产业产品展上,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丹东新陆电子有限公司、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丹东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全国知名企业携多个品类的“高、精、尖”产品亮相,充分展示出丹东市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和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优势、特点,吸引了众多省内外客商。(摄影:刘海东吴琼)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少数的测试、研发,生产为一体的X射线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本次展会上,他们携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CT、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X射线衍射仪、探伤机等产品参展,产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等领域,通过三维内部结构探伤,对改变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产品种类达到100多个,拥有百余项专利,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专项,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X射线实时成像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丹东新陆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以赶超世界领先水平为目标,目前已跻身于电子零部件细分领域的世界顶级企业行列。公司抓住发展脉络,紧盯电子元器件产品小型化、模块化的发展趋势,采用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抗震及抗干扰能力强、阻值精度高、温度系数小、高频特性好、可焊性好,得到客户的认可和市场的好评。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致力于粒度仪器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工作,是我国最大的粒度仪器制造商。2010年,企业引进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多项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生产的环境空气检测系列仪器广泛用于环境、气象、科研、第三方检测等领域的PM2.5采样与处理。企业将利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产业产品展平台,把产品进一步推广出去,赢得更多合作机会,为丹东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贡献力量。
    09/27
  • 辽宁丹东:两人入选省电子商务专家库
    9月25日上午,辽洽会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举行电子商务经济论坛。国家和辽宁省相关专家就双循环下电子商务经济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主题分享。(摄影:吴琼)会上,丹东市千集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姜洁、辽宁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的蒋雨涵入选辽宁省电子商务专家库。辽宁省电子商务专家将参与全省商务重大发展战略咨询和论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参与全省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协助丹东乃至全省培养优秀电商人才,推动全省电子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09/27
  • 辽宁丹东:升级“户外小家”创建文明城
    确保经费投入、强调升级转型、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在丹东市总工会日前召开的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作推进会上,上述四项措施成为下一步全面提升劳动者服务站点服务质量和功能的具体工作要求和部署。劳动者服务站点建立之初,主要以保障户外劳动者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手机能充电,闲暇之余能看书的基础服务为宗旨。经过两年多的实际运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工会的服务意识提升,劳动者关注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搜索“服务站定位发布”,即可通过手机地图找到附近站点,让更多的户外劳动者可以便捷、及时找到“家”。市总工会还将扫码入会、政策宣传、维权服务等工会权益维护功能和送温暖、送健康、送清凉等品牌服务融入站点之中,让更多的劳动者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工会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通过自办、联办等方式,现已建成劳动者服务站112家,覆盖全市各县(市)区。针对服务的主要群体不同,每一处劳动者服务站均体现出自身特色,功能完善,环境温馨,发挥着共同使命和责任,已有万余名户外劳动者从中受益。为了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服务站点的服务质量和功能,市总工会将确保经费投入,将建站、维护等必要的费用列入预算常项开支,保障已建服务站点日常运行使用;强调升级转型,通过规范牌匾标识、悬挂位置、服务设施功能配备,方便户外劳动者找得到、进得来,力求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创新工作方法,与工会的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服务站点的空间载体,延伸服务手臂;加大宣传力度,选树优秀典型,推送先进事迹,做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评荐工作。当下,丹东市各级工会组织合办、联办的劳动者服务站,不仅是广大劳动者温馨的户外小“家”,也是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代表工会组织的闪亮名片。下一步,丹东市总工会将与市委组织部共同打造“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和“爱心驿站”相结合的模式,深入街道和社区进行建站服务和推广宣传,并通过选树国家级和省级“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活动,争取在更大范围创建更多的劳动者服务站,为丹东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