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丹东:发布国庆假期消费提醒
国庆节将至,外出游玩、朋友聚餐、购物娱乐、家人团圆等将成为众多消费者假期的主要安排。为更好享受假期生活,防范有关消费陷阱,丹东市市场监管局、丹东市消协发布消费提醒。假期就餐时要注意就餐卫生和安全。建议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时以安全卫生为根本,尽量选择热加工的菜品。不暴饮暴食,饮食清淡,合理膳食。选购预包装熟肉制品、奶制品要注意查验保质期限等信息。餐饮消费牢记节约是责任,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理念,用餐时适度点菜、打包剩菜,以实际行动落实“光盘行动”。国庆假期正是秋高气爽的旅游出行好时节,消费者选择旅行社出行时,要提前选择正规旅游市场主体。认真确认吃住行、景点、保险等相关具体事项,拒绝商家推销名不副实的旅行产品。外出就餐要事先问清单价、数量、计量单位、相关服务费用等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很多消费者喜欢到旅行目的地购买旅游纪念品或其他高价值商品,如果需要选择旅游纪念品应到正规商家选购,不轻信商家的夸大宣传,对于不熟悉的高价值商品应三思而行,从正规渠道购买,多选择商家进行比较。国庆假期正值商家销售旺季,各类商品的促销打折吸引消费者的方式五花八门,建议消费者理性对待各类优惠促销,做好前后对比和货比三家,按需选择商品和服务。网购商品应与商家约定送货或安装时间,防止商家因量大无法及时送货或耽误无理由退换货的时间。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都应及时向商家索取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小票、电子交易等有效凭证,详细注明商品的名称、规格、特征等信息。扫码付款保留好截图内容。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要积极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应通过向当地行政部门、消协组织投诉,或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10/01 - 辽宁丹东: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宣传
9月29日上午,丹东市文明办、丹东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丹东市公安局、丹东市城建文旅集团在鸭绿江断桥景区联合开展了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活动现场,12名文明旅游志愿者向游客发放了文明旅游宣传单,为游客解答旅游问题,介绍丹东旅游线路。此外,志愿者还协助景区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提供了其他便民服务。活动中,志愿者向游客共计发放115份《丹东市文明旅游倡议书》,倡议市民和游客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文明、安全、绿色旅游。服从疫情防控期管理规定,佩戴口罩,主动接受体温检测、接种疫苗;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反对浪费,拒食野生动物;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珍惜文物古迹,爱护公共设施,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践踏草坪,不聚集扎堆,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10/01 - 辽宁丹东:公交倡导绿色出行
9月26日上午,丹东公交集团围绕“倡导绿色出行、促进生态文明”主题,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在杜鹃广场101路站点开展了公交出行宣传周主题活动。今年的主题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设立咨询点、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工作人员现场讲解安全、文明出行常识等。工作人员还对公交卡办理、公交线路、行车安全等市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听取反馈建议与意见。同时,公交志愿者在客流量较大的公交站牌督导驾驶员文明驾驶,树立安全守法行车意识,礼让行人,引导乘客排队乘车,为市民指路答疑,积极营造良好的乘车秩序。近年来,丹东公交坚持“人民公交、服务人民”的发展理念,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推动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尤其在公交优先发展、新能源公交以及公交智能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09/30 - 辽宁丹东:省沿海六城市定向越野挑战赛开幕
9月25日,辽宁省沿海六城市定向越野挑战赛山地车定向比赛在丹东市拉开序幕。本次比赛进行了山地车定向骑跑两项接力赛,以山地车定向运动员和徒步定向运动员结组进行接力赛,充分发挥两种定向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各自优势。比赛地位于东港市长安镇的铁甲赛区,赛道具有复杂的地形特点,给运动员带来奔跑在山林中的畅快体验,运动员克服降雨困难,完成全部比赛。来自凤城和丹东联队的李闯、董云鹏获得山地车定向骑跑两项接力赛第1名,凤城追风者竞速队程海占、李闯分别获得山地车竞速赛短距离个人赛第1名。本次比赛是铁甲赛道首次投入实战应用,该赛道位于铁甲水库附近,具有植被覆盖率高、地形复杂、交通便利、机动车较少等特点,非常适合举办定向越野、山地车定向、山地车竞速、山地越野跑等山地地形户外专业竞技体育赛事。据介绍,3年前,丹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利用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协同发展计划轮值城市的契机,率先举办了辽宁省沿海六城市定向越野邀请赛。经过3年的发展,充分利用辽宁省丰富的山地户外资源和厚重的体育产业基础,打造出以定向运动为核心项目的山地户外体育产业发展新模式。以位于黄海翼的全国最大边境城市丹东地区为中心,向环渤海经济区及东北地区辐射,将辽宁打造成东北地区重要的山地户外、山地自行车及定向越野项目培训训练、赛事活动的综合型体育产业基地,争取成为东北亚地区以定向运动为核心的重要山地户外赛事中心。
09/30 - 辽宁东港市:东方虾丰产又增收
金秋九月,正值辽宁东港市水产养殖丰收季。在五四农场窟窿山分场,养殖户尹兆波早上7点就来到养殖池塘,组织工人开始拉网捕获东方虾。经过半年精心养殖,捕捞上岸的东方虾几乎每只都有手掌一般长。作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科技示范主体,多年来,尹兆波在五四农场和水产养殖部门指导下,500亩池塘均采用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品种包括东方虾、海蜇、缢蛏等6大类,并通过投放天然小球藻为虾苗提供天然优质饵料,改善池塘水生态,提高虾苗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尹兆波介绍说,东方虾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今年,东方虾产量高、价格好,最高亩产达到100斤。成虾个头大,每斤普遍在十四五只,价格也上升到每斤40元左右,又是一个丰收年。近年来,五四农场立足独特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创新发展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大力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实现水产养殖与乡村振兴、兴边富民有机结合。截至目前,农场虾场养殖面积达10000余亩,水产品总产量9500余吨,产值约1.3亿元。
09/30 - 辽宁东港市龙王庙镇:“丰收节”里“晒丰收”
金秋九月,正是大地回馈农民辛勤劳作的时候。辽宁东港市龙王庙镇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组织开展“千家万户心向党·载歌载舞庆丰收”为主题的农特产品“选秀”活动。这其中,有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收获,有农民朋友“晒丰收”的欣喜,更有乡村振兴的时代风采……所有这一切,都值得骄傲、值得赞美。本次农特产品“选秀”活动主要以线上征集、评选的形式展开。经过激烈角逐,得票最多的前八位农特产品分别是五龙村的玫瑰香葡萄、三道洼村的冰糖雪梨、荒地村的大葱、南围村的软枣猕猴桃、高家堡村的燕红桃、卧虎村的油栗、马家堡村的寒富苹果、龙王庙村的“黄金”水稻。龙王庙镇是农业重镇,素有“丹东菜篮子”之称。近年来,该镇依托资源优势,结合各村土壤、产业布局特点,加强土地碎片化治理,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鼓励农民引进生态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农作物,不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大葱、板栗、葡萄、草莓、蓝莓等逐步发展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开展农特产品“选秀”活动,不仅可以让丰收的喜悦在全镇传递,同时也为全镇农民提供展示好收成的舞台,以一颗感恩的心致敬丰收、礼赞农民,从春华秋实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09/30 - 辽宁丹东东港:增殖放流功匪浅 鱼虾蟹贝滚滚来
9月27日,辽宁东港大平渔港,随着渔船陆续靠岸,新鲜的海产品立刻引来围观。大海螺、花盖蟹子、青虾、海蜇、海花等各类海鲜琳琅满目,其中的“虾兵蟹将”成为市场上最抢手的“网红”。众多鲜活海产品“跳”上百姓餐桌,丹东人口福不浅。多年来,丹东市在增殖放流各种鱼苗、虾苗、蟹苗的同时,从源头和终端“双管齐下”,保护海洋资源。“进入2021年以来,丹东市相继组织和参与了多次丹东地区海淡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丹东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种苗管理服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中旬,在宽甸水丰水库和太平湾水库共增殖放流池沼公鱼受精卵及发眼卵35亿粒。6月7日—9日,丹东市在黄海北部海域开展2021年丹东市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活动,增殖放流1厘米以上中国对虾幼苗2.5亿尾。7月22日—30日,在黄海北部附近海域增殖放流仔蟹Ⅱ期以上,全甲宽0.6厘米以上的三疣梭子蟹幼苗4445万只。9月16日,在鸭绿江流域古楼子附近江段增殖放流7厘米以上瓦氏雅罗鱼鱼苗60万尾。在辽宁省水产苗种执法队及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丹东市上半年海淡水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不断推进,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采访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每年4-5月,丹东市、县水产苗种管理机构联合开展水产苗种场普查登记工作,摸清丹东市水产苗种生产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数据,为保障水产苗种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时深入开展无证生产及“三项记录”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将所有水产苗种企业纳入法制管理监督之下,促进水产苗种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增殖放流工作有序进行,陆续开展海水水域放流和淡水水域放流。在海水水域放流方面,2016年—2020年每年5月末至6月初,在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调度下,共在黄海北部附近海域成功增殖入海1厘米以上中国对虾幼苗7亿尾。每年6月中下旬,丹东市在黄海北部东港沿海海域放流0.6厘米以上三疣梭子蟹蟹苗,共投放蟹苗1亿只。2016年—2020年,丹东市渔业中心连续5年在獐岛近岸海域开展了黄海北部牙鲆鱼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成功放流5厘米以上牙鲆鱼苗1600万尾;增殖放流中国蛤蜊稚贝1亿粒。同时中心积极配合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工作,在黄海北部附近海域增殖放流5厘米以上红鳍东方鲀鱼苗300万尾;增殖放流大竹蛏6000万粒。在淡水水域放流方面,2016年—2020年,每年3月末到5月初,渔业中心在宽甸水丰水库和太平湾水库增殖放流池沼公鱼发眼卵,5年期间共增殖放流199亿粒。同时向鸭绿江流域投放12厘米以上鲢鳙鱼1900万尾;草鱼210万尾;团头鲂80万尾。增殖放流7厘米以上瓦氏雅罗鱼300万尾;细鳞鲑17万尾。据了解,丹东市黄海北部是我国褐牙鲆重要的产卵场及索饵场,在过度捕捞和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下,褐牙鲆资源量严重衰退。为此,丹东市自2013年开展了黄海北部褐牙鲆增殖放流工作,持续至今,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调查评估,进一步掌握了丹东市黄海北部海域褐牙鲆野生种群的生长、分布、数量、栖息环境等基础性情况数据,了解回捕产量,为褐牙鲆增殖放流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为加强增殖放流的投入力度和长效管理,结合丹东市本地实际,还将推行新品种放流,为渔业增产、渔民增收提供新的增长点。
09/30 - 辽宁丹东:行3000余公里 圆68年心愿
“我代表母亲、志愿军15军老战士及家属来看你们了!”日前,丹东市振兴区革命烈士陵园里,康燕女士等两人驱车3千余公里,从广东来到这里,祭扫董淑云、李华兰两位烈士,圆了母亲张继华等战友68年的心愿。康燕说,董淑云、李华兰两位烈士是志愿军15军当时回国安葬仅有的两位女战士。康燕听母亲张继华讲,1951年志愿军15军参战,当时有一批女战士随部入朝,编为随军学校,担负部队的文化教育、救助等工作。母亲张继华是文化教员,董淑云、李华兰两位烈士则为妇救队队员。她们在战斗中结下深厚的友谊。今年4月,张继华因病去世,离世前,老人念念不忘安葬在丹东的两位战友,嘱咐康燕等后人有机会一定要到丹东祭扫两位烈士。牵挂两位烈士的还有现年91岁、现居住在四川成都的赵爱英老人。康燕这次祭扫烈士,同时也是受赵爱英老人之托。赵爱英老人当时与董淑云、李华兰两位烈士同在志愿军15军工作。在董淑云、李华兰两位烈士墓碑前,康燕通过赵爱英老人的女儿孙晓光现场连线了赵爱英老人。当老人看到烈士的墓碑时,不仅流下了热泪,在电话视频里颤巍巍地敬上一个军礼。赵爱英老人说,董淑云烈士老家在河北省,李华兰烈士则是河南林县籍。赵爱英老人回忆,战斗中,她们经常蹚水过河,有时水都齐腰深,但她们都不怕。赵爱英老人回忆,上甘岭战斗结束后,1953年,她与董淑云、李华兰等乘车一同回国,途经清川江时遭到3架敌机轰炸。赵爱英老人亲手把她们和其他烈士送至这个墓园。在河北邢台,赵爱英还在志愿军15军驻地将董淑云烈士的军装等遗物交给董的母亲。“这么多年,我终于又看见你了。”老人在电话里哭诉着。每逢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她都会思念董淑云、李华兰等烈士,是烈士用鲜血才换来如今美好的生活。康燕女士说,她结识的那些健在志愿军老兵和后人,都说自己想念烈士,有机会一定要到丹东来探望。
09/29 - 辽宁丹东:举行森林草原防灭火演练
9月27日上午,丹东市2021年森林草原防灭火演练举行。各县(市)区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各有林乡(镇)相关负责人、林业站长、扑火队队长及各国有林场相关负责人观摩了此次防灭火演练。整个演练中,各级森林消防队按照安全、快速、高效、有序的扑救原则,依据演练设定的条件,成功实施灭火及火场清理作业,使实战扑救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丹东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丹东市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始终围绕预防和扑救两大任务,通过强化落实责任,扩大宣传层次,严控野外火源管理、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有效推进了丹东市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为丹东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建设基础。开展此次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目的就是要通过演练使应急响应更快捷,机动支援更迅速,灭火指挥更科学,人员防护更安全。
09/29 - 辽宁丹东:社区家长学校节前“小手拉大手”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即将到来,为让孩子们安全过节,9月27日,丹东市新村社区党委组织社区家长学校的小朋友和家长,开展了一次“小手拉大手”消防知识教育实践活动。邀请丹东市科技馆宣讲员为小朋友们介绍并演示各类救援器材的操作及使用方法,讲解通俗易懂的自救常识,以此拉开新村社区消防安全周活动的序幕。丹东市科技馆宣讲员为小朋友和家长讲解通俗易懂的火场逃生自救常识。演示灭火操作方法。小朋友按照指导方法进行灭火。小朋友们通过观看宣传教育片和现场操作救援器材,学习安全知识拍手儿歌等,真正认识到了消防知识的重要性。同时,社区党员志愿者们也在现场积极地向家长和小朋友发放《假期消防安全提示》、《电动自行车火灾常识》等宣传资料,并利用问答互动、现场交流等形式让家长和小朋友们对家庭日常防火安全及灭火逃生技巧等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提高了家庭防火意识和能力。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