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东人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集体亮相辽宁“最美人物”盛典
12月20日晚7点30分,伴随着《榜样,你好》乐曲,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精神文明办主办的《辽宁“最美人物”2021年度盛典》,在辽宁卫视隆重播出。丹东市人社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被评为2021年度辽宁“最美人物”,8名人社局工作人员代表出席盛典。盛典现场以先进典型人物短片为叙述支点,通过温暖、感动、力量三个维度,展示典型感人事迹,凝聚振兴力量。丹东市人社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为办事群众专门设立的特殊服务窗口,主要解决各类因政策、历史遗留等方面问题造成正常窗口无法办理的疑难杂症。设立此窗口是刀刃向内,倒逼正常窗口不敢不作为,提高所有窗口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破解营商环境顽疾,确保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就能办成事。在颁奖现场播放的视频中,东港市雄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企业应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5977694元,根据人社局政策,只缴纳保险保函保费185308元,为企业释放现金流5792386元。据了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自创立以来,已累计服务企业群众4万多人次,解决各种疑难问题225项。其中,解决外地退休20多年的老人待遇停发、身体不便又因档案记载问题无法办理退休等典型案例,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市人社局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通过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稳岗、培训等用工帮助,以及创造性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允许使用保险保函替代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等措施,使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和营商环境的信心越来越强。目前,全市33个县级以上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均已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外地一些窗口服务单位也陆续到市人社局观摩学习。丹东市人社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已在全省人社系统推广。在录制现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具体负责人李程等8名代表上台领奖。李程介绍说,这个窗口的名字叫“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听起来好像起的有点土,但我们就想让企业和群众能够一听就懂,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我们丹东的企业和群众有办不成的事,都可以到这个窗口来反映。在工作中,我们按照营商环境四个标准、“四个办”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
12/22 - 热映电影助力开场秀!丹东红色旅游深圳推介反响热烈
12月18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深圳举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畅游辽宁四季任我行”冬季旅游推介会,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来辽体验旅游资源和产品,提升我市以抗美援朝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的关注度。推介会上,在城市展示环节,丹东展台以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片断为开头,通过多媒体语言介绍边境、生态、温泉、江海等旅游资源,重点介绍以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为主要支撑的红色旅游。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表演的朝鲜族歌曲,充分展示了朝鲜族文化特色,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受到当下热映电影《跨过鸭绿江》影响,众多网民对丹东抗美援朝红色旅游十分感兴趣,在直播平台留言咨询。众多深圳旅行社代表涌入丹东展台,领取旅游宣传资料,详细了解丹东旅游资源。工作人员向深圳旅行社代表介绍,丹东还是《金刚川》《长津湖》等电影部分场景的拍摄地。深圳新景界创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官玉萍表示,通过这次推介会,了解了丹东的抗美援朝历史以及丰富的抗美援朝红色旅游资源,待疫情缓解后,将组织游客到丹东感受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圳新时代企航国际旅游行董事长高原表示,会详细研究丹东旅游宣传资料,加强对丹东的了解,未来寻求合作机会。
12/22 - 赓续红色血脉 书写英雄城市新篇章
丹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特殊贡献被誉为“英雄的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抗美援朝红色文化资源,将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努力把红色基因充分挖掘出来、讲述开来、传承下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争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自觉践行者和生动讲述者,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为推动丹东振兴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2020年9月19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坐落在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经过数年改扩建,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作为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充分保护好、利用好丹东独有的这一宝贵资源,宣传抗美援朝历史,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丹东人民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陈列馆新馆面积由原来的5400平方米增加到23845平方米,展品从700余件增加到1600余件。”抗美援朝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新馆能够更好地展示71年前那段血与火铸就的历史。新馆长达1389米的展线,再现了激战云山城、冰雪长津湖、钢铁运输线、无敌坑道、鏖战上甘岭、奇袭白虎团、板门店停战签字等重要战斗战役和历史事件场景,完整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个历程。截至目前,抗美援朝纪念馆接待党员干部群众160万人次,提供讲解服务6300多场,红色教育基地作用进一步彰显。坐落于鸭绿江畔的志愿军公园以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主题,由鲁迅美术学院集体创作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支援》等7组雕塑,让人仿佛回到71年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唱着战歌、踩着桥板,义无反顾地跨江而去,铁流滚滚,所向无敌……近年来,我市以寻找、讲述、学习“最可爱的人”为主线,选树宣传抗美援朝老英雄、全国“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孙景坤等先进典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致敬抗美援朝英雄、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浓厚氛围。启动“重访·丹东红色印记”全媒体报道;采访百位志愿军老战士和抗美援朝英模,抢救性摄制、播发抗美援朝口述历史文献纪录片《铭记》;联合摄制抗美援朝主题电影《金刚川》,向全国、向世界讲好红色故事,进一步提升了丹东的知名度。我市还全面摸排、整理抗美援朝战争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110处,制作抗美援朝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标志铭牌,浓缩红色历史,唤醒红色记忆。加强理论研究,打造“抗美援朝联线”红色精品研学线路,将红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充分展示丹东红色旅游独特魅力,擦亮“英雄城市”文化品牌。今年3月23日,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揭牌成立。这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行动。市委制定了《关于用好丹东抗美援朝红色资源加强党员党性教育的实施意见》,把学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专题培训、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务实效。市委宣传部、抗美援朝纪念馆还举办党史教育展览,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组织开展“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深入企业、机关、学校、农村、社区开展理论宣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披坚执锐、勇立新功。近年来,我市牢牢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东北东部合作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等重大机遇,扎实推进振兴发展各项事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如今的辽东大地,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大力倡导“干”字精神,持续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处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激情热潮,全市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氛围日益浓厚。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当前,丹东正加快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不负重托、不负时代,英雄之城、英雄人民正在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英雄城市”新篇章。
12/21 - 辽宁丹东黄海社区:燃气安全大排查
连日来,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黄海社区党总支开展燃气安全大排查活动,社区网格员来到辖区居民家中检查燃气管道、燃气阀表、燃气软管、燃气灶等燃气设施设备,宣传燃气安全注意事项,发放应急便民联系卡,确保居民安全用气。
12/21 - 辽宁丹东:开展含兴奋剂药品专项检查
为进一步强化药品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及时消除含兴奋剂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近日,丹东市元宝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含兴奋剂药品经营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存在销售胰岛素以外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情况,是否存在通过网络违法发布含兴奋剂药品信息和销售此类药品行为,是否严格落实含兴奋剂药品包装标识和说明书管理相关要求,做好相关药品的购销审核等。同时,组织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自查,上交自查报告。截至目前,已检查药品零售企业48家,抽查含兴奋剂药品5种。
12/21 - 辽宁丹东:保卫舌尖安全
为进一步保障丹东市食品安全,近期,丹东市公安局、丹东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保卫舌尖安全”联合专项行动。部署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工作人员深入商场、超市、食品生产企业、餐饮等重点场所行业进行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保卫舌尖安全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力震慑违法犯罪。下一步,丹东市公安局、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将全面集中开展民生领域食品安全问题排查治理和案件查处侦办行动,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集中的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12/21 - 辽宁丹东:应急演练 保障校园安全
为加强冬季校园燃气安全防范工作,完善冬季校园防疫应急处置流程,12月16日,丹东市教育局联合市应急局、市消防支队、市卫健委、丹东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于实验小学新区分校举行了冬季校园防疫和校园燃气安全应急处置流程演练。“老师,这里有学生出现发热情况!”在校门口的测温区内,检测教师发现异常情况后将其带至隔离区,询问“学生”行程轨迹,并打电话将情况上报至校长和属地卫生院,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教室里,一名学生上课期间出现了发热、呕吐的现象,学校随即启动了防疫应急预案,身着防护服的老师将学生带至隔离室,其余师生转移至备用教室,随后对教室和通道进行消杀。防疫演练结束后,学校又开启了校园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模拟学校食堂发生燃气泄漏事件的环境和背景,全校师生及时报警,紧急疏散至操场。此次应急演练得到了丹东边境合作区消防救援大队和丹东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派出2辆消防车和3辆燃气抢险车参与演练,现场为师生展示了燃气泄漏救险处置环节。
12/21 - 辽宁丹东:推进药品重点品种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
12月17日从丹东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丹东市认真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和国家关于药品追溯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药品经营过程质量监管,扎实推进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以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追,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以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以日常监管及各类专项检查为契机,加强政策宣传和督促指导,将建立药品追溯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传达至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指导其按要求建立完善重点品种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同时,将企业追溯体系建设情况、追溯信息提供情况列为监督检查重点项目,推动药品零售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全市涉及血液制品等药品重点品种零售企业已100%实施药品追溯制度、使用药品追溯系统并提供重点品种追溯信息。
12/21 - 辽宁丹东:“智慧少年”人工智能编程公益体验课开课
12月11日,由丹东市党群服务中心科普教育中心举办的“智慧少年”人工智能编程公益体验课开课,旨在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增强孩子们的感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孩子们在动手中感受科技的乐趣。活动现场有20多名小学员参与体验。专业老师通过教授Arduino编程语言和搭建机器人,使小学员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据了解,人工智能编程体验课属公益性授课,课程免费。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关注丹东市科学技术馆公众号,今后相关单位还将陆续推出各种类型的科普体验课和公益性活动。
12/20 - 辽宁东港市合隆满族乡:建强“一体五中心”阵地便民利民
辽宁东港市合隆满族乡将“一体五中心”建设作为村级组织开展工作和党员群众参与党务村务活动的重要阵地,精心策划、科学推进,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确保真正便民利民。合隆满族乡根据各村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特色产业和党员群众数量等情况,按照“因村制宜、注重功能、一室多用”原则确定建设方向,科学规划各功能区,并在相关区域增设饮水机、老花镜、针线盒、文体器材、扩音喇叭等常用物品和设备,切实体现便民利民,保证“一体五中心”建设实现服务功能最优化。在打造基础设施“硬条件”的同时,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土地村建、劳保和计生等问题开展系统培训,提高中心办事效率。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在服务大厅统一设置群众满意程度调查表、服务公示牌,公开工作人员姓名、联系电话、服务承诺等事项,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