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市群众艺术馆在线传授中国古典舞
    辽宁丹东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艺术云课堂”群众文化系列网络培训课程受到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好评。近日,该馆开始在线传授中国古典舞表演技艺。丹东市群众艺术馆专业舞蹈辅导教师任玲玲为大家讲解中国古典舞身韵基础训练,授课教师通过对中国古典舞手部、眼部、头颈等部位表演动作的技巧演示,让舞蹈爱好者能够快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技术技巧。随着循序渐进的在线学习,舞蹈教师还将结合中国古典舞的理论与实践,讲授更多中国古典舞技艺以及经典舞蹈节目。
    12/01
  • 辽宁丹东:警校联手助力创城
    11月25日7点半,在丹东振安区郁文街路口,丹东市交警支队振安二大队民警护送经山小学上学的学生安全过马路,这样的场景每个清晨都会出现。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二大队的交警会不定时来到经山小学开展交通讲座志愿服务,小手拉大手,警校共建、家校联合提升全民交通安全素质。为感谢交警的辛勤付出,学校师生代表将“心系师生平安,爱心坚守护学岗。不畏酷暑严寒,筑牢平安上学路”的锦旗送到交警振安二大队。警校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将“创建文明城市,共建交通安全”志愿服务持之以恒,确保校园周边交通畅通、文明和谐,共同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助力。
    11/30
  • 辽宁丹东:元宝区文化馆入围国家三级馆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布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拟命名一、二、三级文化馆名单,丹东市元宝区文化馆成功入围三级馆。记者了解到,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是衡量文化馆建设成果、促进文化馆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制。近年来,元宝区文化馆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场馆条件,提高队伍素质,创新文化品牌,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今后,元宝区文化馆将整合场馆资源优势,加大免费开放力度,着力打造文化惠民项目,为元宝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贡献。
    11/30
  • 辽宁丹东市公安局:组建“法律顾问服务团”
    近日,丹东市公安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决定从法制、刑侦、治安、经侦、食药侦、环保、禁毒、交警、出入境、内保等支队抽调民警成立“法律顾问服务团”,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服务,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据了解,“法律顾问服务团”主要对涉企疑难、复杂案件进行专门研究,提出最优工作方案,督导案件办案,推动积极追赃挽损,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向企业通报涉企典型案件及侵犯企业权益违法犯罪新动向,提升企业自我防范能力,努力减少涉企违法犯罪案件发生;立足公安职业特点和职责范围,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及时解答企业提出的涉及刑事司法、行政执法相关法律咨询,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援助,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11/30
  • 辽宁丹东:理论宣讲报告获中宣部表彰
    近日,中宣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表彰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微视频的决定》,表彰了2021年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包括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先进集体42个、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44名、优秀理论宣讲报告28篇、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29个。我省四个奖项均获奖,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辽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刘越撰写的宣讲报告《独有英雄驱虎豹——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及其时代价值》作为我省四个获奖项目之一,被评为2021年全国优秀理论宣讲报告。谈及获奖感受,刘越说,这既是对她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动力。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她将继续按照党中央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党的理论宣讲事业,讲好抗美援朝故事,传承好抗美援朝精神,为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1/30
  • 辽宁丹东合作区:“门前四包”促整改
    日前,丹东市合作区文明办联合区综合执法大队对文庆路、中心北路、银河大街及鸭绿江大街等多条主次干道商铺乱拉乱挂、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每到一户,区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都耐心向商户讲解“门前四包”相关内容,劝导商家积极配合,把“门前四包”变成自觉行动。对部分门店存在的乱放、乱堆、乱扔、树坑内倒脏水等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了制止,对多起店外经营的商户进行了批评教育,并督促立即整改,引导沿街单位、商户、居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维护门前卫生环境,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携手共创干净、整洁、文明、宜居的生活环境。
    11/30
  • 辽宁丹东:全面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改革
    11月25日,记者从丹东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该局以科学管控为标准,全面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改革,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大力推动生态治理工程,高质量完成前三季度工作任务,并以冲刺的劲头进入第四季度。据了解,截至目前,丹东市已完成835.7亩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强化耕地保护工作,组织开展农民自垦耕地入库,入库耕地面积约2500公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4.8031公顷,处置闲置土地56.9585公顷;保障自然资源要素供给,完成土地供应207宗,面积301.52公顷,土地出让价款13.30亿元;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市共有32家矿山企业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库,有7家矿山经评估、核查、验收正式成为绿色矿山。全面推进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深化巩固工作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实现了违建别墅问题和耕地保护监管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11/30
  • 辽宁丹东:三项举措助力疫情防控
    近日,从丹东市医保局了解到,在及时、足额支付疫苗费用的同时,丹东市医保局又采取三项措施助力疫情防控。丹东市医保局会同市卫健委再次降低丹东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将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最高限价由60元/人下调至40元/人,多人标本混合检测的,5合1混合检测和10合1混合检测最高限价统一下调至10元/人;在新医保信息平台中完成医用口罩、消杀用品的信息维护工作,丹东市参保人员已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在定点医药机构购买以上疫情防护用品;筑牢医保服务大厅疫情防控屏障,明确疫情防控重点,细化防控工作责任,采取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建立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窗口服务工作秩序,确保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11/30
  • 辽宁丹东:雪天路滑出事故 民警及时伸援手
    一辆轿车在白雪覆盖的路面突然发生侧滑,冲进路边深沟,幸亏被几棵大树挡住。司机缓过神后,小心翼翼地钻出车外,手足无措地站在路边。这样惊险的一幕发生在11月21日下午。事发当天,丹东宽甸县牛毛坞、八河川等乡镇普降大雪,为防止因雪天造成车辆打滑、刮擦和发生交通事故、长时间交通堵塞,宽甸公安局及时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加大对辖区重点路段和重点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15点,牛毛坞派出所民警正在巡逻,行至牛毛坞镇大虎寸村路段时,发现了站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的司机和掉入深沟的车辆。民警赶紧停车,上前询问后得知,车主是外地人,由于雪天路滑,不熟悉路况,加之操作不当,发生事故。随后,民警一边指挥驾驶员控制车辆方向,一边化身“推车工”,试图将轿车推到路面,可是雪太深,民警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于是,民警赶忙到附近村民家借来了铁锹等工具,将沟内的积雪清除,然后又找来吊车,将事故车辆从深沟中拖出。车辆被救后,被困司机握着民警冰凉的手连连道谢。据了解,21日,宽甸公安局共出动警力20余名,帮助群众解决困难5次,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11/29
  • 辽宁丹东:“逆行勇士”凯旋
    11月24日19时许,大连街头,13名来自丹东的援大连核酸检测人员顶着夜色出了门,准备去上夜班。“站好最后一班岗,明天就回家了!”想到这儿,连日奋战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这一宿,他们又忙到25日凌晨3点多。当最后一份样本的检测结果出炉,所有人都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换完衣服走出实验室,丹东援大连核酸检测医疗队一队队长汤泓大声地说。回到驻地,很多人根本睡不着,干脆连夜收拾起了行李……这只是丹东派出援大连抗击新冠病毒疫情队伍中的一段小插曲。自11月7日以来,丹东先后派出5支队伍共41人支援大连,包括3支检测队、一支消毒队、一支监督队。此次丹东援大连的41名同志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惊人的工作量。截至11月25日,丹东援大连核酸检测医疗队一队和二队累计完成22077(管)样本检测任务;三队累计完成14483(管)样本检测任务;援大连消毒队对庄河市的大学城、吴炉镇、栗子房镇、新华街道、城关街道等中高风险地区多处疫点进行了终末消毒,包括确诊患者住所等处;对庄河市新华街道、城关街道5个公共场所进行了预防性消毒,合计终末消毒面积约11300平方米,消毒体积约38000立方米,处理搬运冷冻冷藏食品约800公斤,消耗二氧化氯53200升,酒精23000升;预防性消毒面积3000平方米,合计消毒体积约12000立方米,消耗二氧化氯5000升,酒精1000升。消毒效果评价面积约8500平方米,体积约27500立方米。41名同志成功实现零感染,顺利完成驰援任务。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