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丹东东民主村:大棚樱桃“抢鲜”上市
3月13日,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东民主村的樱桃大棚里,色泽诱人的大樱桃挂满枝头。樱桃种植户徐达和家人正在大棚里紧张地忙碌着,他说,今年他家的樱桃总产量1000公斤左右,每公斤价格在160元到200元之间,已经有许多市民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采摘、购买。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6 - 辽宁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铁拳”高擎护民生
2021年,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围绕政府关心、百姓关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领域,深入开展涉及民生领域的“铁拳”行动,严守四大安全底线,严厉打击各类市场监管领域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保障了我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2021年,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查处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制售假冒侵权商标食品、未经许可从事生产经营等各类危害食品安全案件共61起,保障了丹东市广大群众的“舌尖安全”。开展中药饮片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国家集中采购中选品种、网络销售药品等21项专项整治,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68件。立案查处抽检不合格产品质量案件16件。积极推进国家“双减”政策落实,对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虚假招生广告的5家违法经营主体进行立案调查。先后开展两轮违法充装工业气瓶专项整治行动,与属地公安部门统一行动,对气瓶充装单位开展突击检查,共查处5户非法充装企业,查扣超期未检和报废气瓶956支,端掉了1户无证充装气瓶黑窝点,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全年共查处特种设备领域案件13件,守护了百姓的生命安全。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期间,对全地区高速公路收费站、景区及购物餐饮娱乐单位、汽车销售4S店、香烟零售企业的明码标价和价格(收费)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纠正不规范标价350余起。在全省率先对商业银行转移成本增加企业负担行为进行查处。开展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收费专项检查,查处多起违法违规乱收费行为,维护了我市市场经济秩序。2021年,他们还联手公安部门跨省异地查处假冒“御草珍丁硼口腔膏、康中医口腔膏、康中医脱敏素”等品牌产品案。查处8家经营企业假冒商标、专利侵权行为。联合市公安局、丹东海关、市生态环境局等“双打”成员单位开展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行动,现场共销毁侵权假冒伪劣食品217件、酒类1265瓶、服装鞋帽及床上用品类11590件(双)、防疫口罩630袋,总货值235.15万元。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6 - 辽宁丹东:市区部分街路中央隔离护栏换新
3月13日,丹东市区金山大街路面中央的隔离护栏开始换新。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更换完的崭新护栏使得街路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据了解,根据相关部门规划,锦山大街、江城大街、十纬路、大众路的中央隔离护栏也将进行整体更换。这些街路的隔离护栏使用年限已到,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更好护航行驶车辆,决定更换新隔离护栏。目前,这些街路的中央隔离护栏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日将按照工作计划逐步换新。提醒广大市民在出行过程中配合施工,小心慢行,注意安全。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6 - 辽宁丹东:消除农资质量风险隐患保春耕
全面春耕在即,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农资产品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消除质量风险隐患,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以化肥、农膜、农用管材管件、农用泵等农资产品为重点,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农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强化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重点抽查化肥有效含量是否符合明示要求以及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对未抽到样品的生产企业开展后续监督检查;深入生产企业,监督检查企业是否持续保持生产条件,是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督促经营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经营企业完善进货验收制度、健全销售台账,对标识标志严格核对,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不合格或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在全地区市级监督抽查工作中,已抽查化肥20批次、农用地膜产品5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开展对农资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督促企业守法诚信生产经营,营造健康有序农资市场环境,为春耕提供保障。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6 - 丹东市人民政府森林防火令
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及林区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森林防火条例》和《辽宁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特发布紧急命令如下:一、全市森林防火高火险期为3月1日至5月31日。各县(市)、区政府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前或顺延。二、森林高火险期内严禁以下用火行为:1、禁止在林区、林缘上坟烧纸、烧香、燃放烟花爆竹。2、禁止携带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3、禁止烧荒、烧地格子、烧秸秆、烧茬子等一切野外用火。4、禁止在林区、林缘吸烟、野炊、取暖、烧烤食品等行为。5、禁止炼山和堆烧林木采伐枝桠。6、禁止施工单位在林区明火作业和爆破。7、禁止在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道路两侧焚烧一切可燃物。三、违反上述命令,由林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6 - 辽宁丹东:公安“儿童照相室”上线
近日,一位两岁的小宝宝在妈妈王女士的带领下来到了丹东市元宝区行政服务大厅公安窗口,申领了人生中第一张身份证,这位小宝宝也是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公安分局“儿童照相室”的第一位小客人。民警正在指导儿童拍照。(摄影:牛歆芮)近年来,随着儿童使用身份证场景增多,申领身份证呈低龄化趋势。低龄儿童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较为敏感,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分局根据低龄儿童身心特点,推出了“儿童照相室”。“儿童照相室”墙上装饰了儿童喜欢的卡通人物,室内配备了许多玩偶,降低了儿童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儿童座椅是特制的,可以根据身高调节高矮,舒适安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除此之外,元宝分局还推出了身份证照片“多拍优选”服务,力求为小客人们办理一张“最美身份证”。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5 - 辽宁丹东:两大精品展览亮相抗美援朝纪念馆
近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在临展大厅同时推出《抗美援朝出征地系列展览——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巾帼英雄颂——抗美援朝妇女代表事迹专题展》两大精品展览。《抗美援朝出征地系列展览——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跨过鸭绿江》根据抗美援朝遗址考察组的考察成果,结合志愿军过江桥梁、地点,以老照片形式向观众述说前方补给线为什么被称为“生命线”,“生命线”又是如何被中断又在怎样的环境下被一次次续接。这些遗址遗迹是丹东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独一无二并且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资料。《巾帼英雄颂——抗美援朝妇女代表事迹专题展》为迎接第112个“三八”妇女节增添了色彩。展览介绍了传奇女护士刘秀珍、从文艺战士到医护人员的解秀梅、爱国艺术家常香玉、英雄母亲邓芳芝等10位女中豪杰的事迹。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不畏艰险、出生入死,奋战在医护、文艺、机要等各条战线上,在宣传鼓动、救护伤员、保证通信等各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战争后方,更是有无数妇女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而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她们在参军参战、踊跃捐献、增产节约、拥军优属等方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以女性自尊自强、聪明坚韧、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4 - 辽宁丹东:非遗传承巾帼展风采
为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月7日,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元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的“巾帼展风采一起向未来”庆祝“三八”妇女节丹东非遗传承人展示活动,在丹东市区宝山女人街举行,众多女性非遗传承人应邀参加活动。活动现场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展示的方式,丹东满族刺绣传承人张远芳、丹东剪纸传承人梅宏岩、凤城满族荷包传承人顾凤菊、宽甸线刻画技艺传承人景睛等现场制作非遗作品,展示精妙技艺。在互动交流中,她们分享了作为女性传承人在传承非遗技艺过程中的经历和故事,以及如何凭借女性独特的审美和洞察力,将传统艺术创新推广发扬。这项活动的举办,对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关爱女性非遗传承人、提升全民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起到积极作用。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4 - 辽宁丹东:充分就业社区“一县一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3月10日从丹东市人社局获悉,去年12月以来,该局积极与凤城市委、元宝区委研究,依托“一县一区”基本成型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4+1”网格化管理体系,整合人社系统原有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县区级就业和社保经办机构等服务资源,创新搭建“指挥中心、乡镇(街道)、村屯(社区)、网格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四级联动体系”试点。去年12月,市人社局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始创新建设覆盖“一县一区”的充分就业社区试点,依托“一县一区”已建成运行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增设独立的充分就业社区系统,在服务群众界面中,开发政策宣传、用工求职、招聘活动等信息查询和发布功能;在网格员管理界面中,开发劳动力资源、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信息采集、管理及线上培训功能;在经办机构维护界面中,开发重点群体查询、统计、台账管理以及“一对一”制定和发布就业帮扶措施等服务功能,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找工作、办业务、查信息;逐步逐级延伸智慧化人力资源市场、人社服务“快办优办”平台信息网络、自助服务设备,建设“15分钟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圈”。截止到2月底,试点“一县一区”在指挥部和所有社区均设置一个充分就业社区窗口,委派专人负责处理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凤城市试点县网格员1800人,元宝区试点区网格员1100人。此外,丹东市人社局还设立“两个领导小组”,集中力量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去年12月以来,丹东市人社局逐条梳理出软硬件搭建、工作制度制定、人员配置,以及就业、失业、创业、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和入户调查等19项工作任务。人社部门已经制定了培训计划,还会同试点“一县一区”人社、软件开发等单位,围绕政策宣传、业务办理、数据采集、维护管理等常用功能,分类制作培训短视频,上传到充分就业社区系统。社区(村屯)工作人员和网格员每天登录手机APP客户端,就可以在线学习最新培训课程;在入户调查时,也可以通过手机现场播放视频,向社区群众宣传讲解最新政策。预计今年11月底前,将基本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服务全覆盖、无缝隙、无死角。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4 - 辽宁丹东:争做“当代义东人”
日前,国网丹东供电公司15名“义东”青年志愿者前往东港獐岛,开展“学雷锋、树家风、争做当代义东人”活动。活动现场启动了“三师带徒”——“义东”导师拜师仪式,“义东”青年代表共同学习了“当代义东人”全国劳模曹祖刚、丹东市学雷锋标兵守岛电工杨栋的先进事迹,为两位“义东导师”颁发聘书,三名“义东”青年代表作为“义东传承人”作表态发言。随后,“义东”青年志愿者走进獐岛小学,向学生们赠送了学习生活用品,与师生们共同观看来自公司冬奥保电人员的祝福视频,并现场与冬奥保电人员连线。曹祖刚向学生们讲解生活学习用电注意事项,提醒学生们在校园内外都要合理用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当天,“义东”青年志愿者还跟随杨栋对学校、派出所、卫生所、村委会、码头等重要用户的电力线路及设备进行巡视,亲身体验了海岛电工杨栋忙碌的一天。据悉,“义东精神”和雷锋精神都发端于辽宁,精神内核是一脉相承的。供电人正大力弘扬老一辈电力人铸就的“义东精神”,学习曹祖刚和杨栋等“当代义东人”在平凡岗位上对“义东精神”的传承践行,用奋斗为青春添加亮丽的底色,用“义东精神”的精神火炬照亮企业发展新征程。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