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丹东市:护航孩子们的口腔健康
近日,丹东市中心医院口腔院区在市第二幼儿园开展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公益治疗,护航孩子们的口腔健康。
03/17 - 辽宁省丹东市:开展入海排污口整治“回头看”
为深入推进全省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我省自2023年2月起,分期分批组织开展全省入海排污口整治情况“回头看”专项行动。3月1日,省级核查工作组赴我市合作区进行“回头看”专项行动现场核查。此次核查范围为开展入海排污口整治以来,通过依法取缔、清理合并以及工程措施完成整治的入海排污口。合作区共涉及排污口3处,已完成封堵,解决了污水直排的问题,水体周边环境得到了改善。核查组现场查看了3处排污口封堵及周边环境情况,对合作区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及成效表示肯定。市生态环境局将按照“回头看”专项行动部署及《丹东市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继续对相关区域入海排污口加强监管,保持监测频次,确保整治成果,防止反弹。
03/17 - 辽宁省丹东市:打假护农忙
当下正是春耕农忙、农资产销两旺的时段。为筑牢农资质量防线,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日前,丹东宽甸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2023年市场监管领域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以化肥、农膜、农用管材管件、农用泵等农资产品为重点,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农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为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宽甸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强化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重点检查化肥有效含量是否符合明示要求以及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开展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执行标准、产品标识等加强监督检查,对化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进行“起底式”排查整治,督促不合格企业真整改、整改到位。此外,将开展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履行《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梳理,督促企业建立完善进货验收制度、健全销售台账,对标识标志严格核对,坚决杜绝不合格或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严厉打击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宽甸市场监督管理局共监督检查农资产品经营主体40余户,开展化肥抽查7个批次、农膜抽查3个批次。
03/17 - 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扮靓家园
3月10日,丹东市元宝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大清扫活动,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各街道(镇)和村(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1000余人参加。此次卫生大清扫活动,对沿街主干道两侧、河道、绿地、集贸市场垃圾和卫生死角进行清扫,清理老旧小区、街面电线杆小广告。同时,劝导商铺业主落实“门前四包”制度,督促村民做好院落清扫。
03/16 - 辽宁省丹东市税务局:岗前晨课半小时 榜样带动促学习
3月14日,丹东市税务局二楼会议室内,法制科科长肖毅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税务故事,分享自己的税务经验,台下的同事认真聆听。与此同时,各县(市)区税务局的同事通过屏幕里的同步直播一同学习。丹东市税务局充分利用早饭后的碎片化时间,把“碎片”时间转化为“黄金”时间,将每周二、周四的8点半到9点设为“岗前晨课”,积极引导优秀青年干部和税务骨干上台讲自己的故事、谈自己的想法,将“岗前晨课半小时”作为展示才华的“舞台”,碰撞思想的“擂台”,学习成果转化的“平台”,实现税务工作人员在讲中锻炼、听中收获、思中受益。“岗前晨课”开设了青年讲堂系列,面向基层层层筛选,通过“组织点将+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不断挖掘内部资源,有计划地在全系统选拔优秀青年干部走上讲台讲演。已开讲的4位干部包括获得“辽宁省最美税务人”“辽宁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的姚姝妍,优秀军转干部代表吴明琦,在多个条线的比武练兵中屡创佳绩的张偲跃和王晁。青年讲堂系列把“身边的榜样”作为取材来源,通过讲身边事、说身边人、谈身边理,让课堂鲜活起来、生动起来、真实起来,从而打造出有料有味的“内容招牌”。授课内容决定课堂品质。授课内容选择接地气,向税务干事们广泛征集需求,结合当下的工作需要选定培训内容,构建包括各税种、各条线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税务干部的共性和个性学习需求,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和受众人员开展多层级晨课培训。突出实用导向和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新时期税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既有党建政治理论、时政热点的宣讲,也有税收业务知识、岗位业务技能的培训,既有典型事迹宣传、工作经验交流,又有案例分析和业务探讨,力争让每一课都充实有料。为了避免“走马观花”的速成课堂、远离“千篇一律”的快餐教学,让具有吸引力、产生实效性的晨课真正对青年干部发挥作用,丹东市税务局还鼓励青年干部创新讲演方式,切实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给大家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让广大干部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汲取养分,在感悟初心使命的过程中加强责任与担当。建立长效机制。丹东市税务局通过多种方式对青年讲堂系列的学习成果进行深加工、广传播、再利用,最大限度惠及全系统广大青年干部,取得“人人精学、人人精用、人人受益”的良好成效。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每期专题内容进行现场录制,归入“岗前晨课半小时”专题内容素材库,将课件、音视频等素材进行整理归档,留存原汁原味的授课内容,利用内网网站、新媒体等形式打造“指尖讲堂”,让优秀青年干部不仅走上讲台授课,也走近每一位干部身边,力争“一次授课、多次受益”。
03/16 - 辽宁省丹东市大东街道: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近日,丹东东港市大东街道开展了“学雷锋见行动无偿献血我先行”献血活动,40余名机关、社区(村)志愿者主动填写无偿献血登记表,参与献血活动。
03/16 - 辽宁丹东海事部门对客运船舶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
3月,丹东迎来又一轮旅游热潮。为保障鸭绿江水域旅游客运船舶安全航行,近日,丹东海事局对客运船舶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全力保障水上安全。连日来,海事执法人员结合辖区实际,对鸭绿江水域客运船舶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重点对消防、救生、航行等设备进行“体检”,杜绝船舶“带病”航行。与此同时,加强旅游船舶航行重点水域巡航检查,督促航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落实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在做好安全监管的同时,丹东海事部门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执法人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总基调,组建旅游客运船舶动态管控群,针对春季多变的气候情况,海事搜救分中心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客运公司实时报告船舶动态、载客人数等重要信息。同时,严格落实重点时段应急值班工作制度,开展应急拉练和水上巡航,全力筑牢水上安全防线。
03/16 -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盘活资源资产 壮大村集体经济
日前,在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新建村的温室大棚里,一株株西红柿长势喜人,吸引许多游客前来采摘。近年来,五龙背镇积极在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各村闲置空地、集体土地,通过流转、出租、入股等形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03/16 - 辽宁省丹东市政务服务中心:多措并举提升办事效能
今年以来,丹东市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服务、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巡查抽查力度等举措,推动政务服务大厅效能提升和作风转变,让办事企业和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丹东市政务服务中心首先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对办事大厅现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针对新形势下大厅管理的新要求,进一步制订完善管理制度,更好满足办事群众的需求。同时,从大厅各窗口的物品摆放、服务指南格式文本等细节进行统一规范,让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更加规范化。要求服务大厅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等重要规章制度在显著位置进行公示,提醒窗口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并接受办事群众的监督。今年,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窗口工作人员教育培训计划,从服务意识、规章制度、业务能力和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培训,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为企业群众服务。中心加大了对大厅的日常巡查频次,并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及时改正。对各窗口的工作情况、工作人员的表现,中心定期向派驻部门进行反馈。对窗口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等情况,中心及时与派驻部门进行沟通,以此形成合力共同抓好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大厅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
03/16 - 辽宁省: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试运营
日前,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开始试运营。丹东市将一座坐落在鸭绿江上的地标性建筑打造成立体、多维、生动、鲜活的沉浸式数字化高科技智慧型展馆。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展馆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是集城市历史演绎、城市文化传播、城市资源推广、城市品牌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展示馆,是目前丹东唯一的沉浸式数字化体验空间。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以丹东城市会客厅和丹东旅游第一站为核心定位,系统展示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气质、风景名胜和风物特产。同时,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本身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沉浸、互动、体验展项众多,为广大游客奉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丹东之旅。在这里,丹东的故事从鸭绿江讲起,在历史回望中,运用场景复原和多媒体综合演绎,再现一座城市的历史沧桑,感知从不停歇的文明步伐。在展馆中,百年成荫的银杏大街,随处可见的杜鹃花丛,是丹东典型的城市符号;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烈的满族和朝鲜族民俗风情,让游客感受多民族聚居地区的风土人情;英雄丹东专题展厅,带游客一起重温70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丹东市将其打造成城市文化地标,让丹东的历史、人文、风物形象在这里定格,沿边、沿江、沿海魅力在这里绽放。
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