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丹东市:天气渐暖 旅游“升温”
连日来,天气逐渐回暖,最高气温升到了10℃左右,在鸭绿江断桥景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许多外地旅游团前来打卡。3月7日上午,景区前外地游客络绎不绝,一片热闹的景象。
03/09 - 辽宁省丹东市:服务有爱 办税无“碍”
近日,在国家税务总局丹东市元宝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里,两名缴费人激动地频频竖起大拇指,不停地比划着“谢谢”,并在白纸上写着感谢的话语。当天,元宝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导税台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两名缴费人焦急地站在大厅里,神情有些不知所措。工作人员上前沟通后发现,两人不能正常地表达自己需求,便立即拿来纸和笔,通过文字“你一言、我一语”不停“交谈”着。针对缴费人的特殊情况,工作人员积极与社保、医保多方沟通,代为二人阐述具体要求,避免了缴费人多次往返的麻烦,并主动为他们在手机客户端进行缴费操作,顺利办完了相关手续。据了解,市税务局聚焦特殊群体的办税服务需求,在推行智能化、电子化办税模式的同时,也为特殊群体留出一条“慢车道”,坚持传统服务与智慧税务相结合,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元宝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为解决特殊群体缴费难的问题,开辟了特殊缴费通道,安排专人专岗接待,提供多样化、人性化服务。
03/09 - 400多个岗位!丹东女性招聘会今日举行
3月8日,“春风送真情援助暖民心”第十八届女性招聘会在市人社局智慧化人力资源市场举行。本次招聘会由市人社局、市妇联主办,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承办。现场共有参会企业50家,提供会计、文员、国际贸易专员,礼仪、储备干部等招聘岗位400多个,需求人数近千人。辽宁大谷家庭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招聘企业,准备了8个适合女性应聘的岗位,包括管理岗位和服务人员。人力资源部主管郭英表示,感谢市人社局、市妇联主办此次活动,给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了供需平台。求职者有即将毕业的学生、也有中年女性,他们均表示,招聘会岗位丰富,有部分求助者已填写求职登记表。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继续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推动人力资源市场二期项目全面投入使用,促进短零工市场活跃;全面推广充分就业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经验,缓解“招工难”“就业难”的两难问题,全力确保我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03/08 - 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开启试运营!
一馆阅丹东,边城会客厅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开启试运营!等你来打卡!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丹东市一座坐落在鸭绿江上的地标性建筑3月10日开启试运营啦!它立体、多维、生动、鲜活可阅读、可感知、可体验、可打卡丹东的历史、人文、风物之形象在这里定格丹东的沿边、沿江、沿海之魅力在这里绽放功能定位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展馆总面积5000余平米,是集城市历史演绎、城市文化传播、城市资源推广、城市品牌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展示馆,馆内设有HIJOJO咖啡馆、生活艺术馆,也是目前丹东唯一拥有沉浸式数字化体验空间的高科技智慧型展馆。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以丹东城市会客厅和丹东旅游第一站为核心定位,系统展示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气质、风景名胜和风物特产,旨在让观众一站式了解丹东、热爱丹东,并在此基础上对丹东全域旅游的“食、住、行,游、娱、购”等要素做以全方位的指南和导引。同时,丹东历史文化数字体验馆本身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沉浸、互动、体验展项众多,为广大观众奉献一次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丹东之旅。展厅亮点介绍01亮点一·感悟一江水丹东的故事要从鸭绿江讲起。展馆序厅重点突出LED演绎的“一江水”及“丹东12时辰”的美妙意境,彰显丹东因鸭绿江而生、因鸭绿江而名独一无二的城市基因。02亮点二·一城阅千年在丹东的历史回望中,有一座城池格外醒目,这就是九连城。从金元时期开始设立行政建置,直至明清,九连城是丹东城市形成的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运用场景复原和多媒体的综合演绎,再现九连城的风云变幻和一座城市的历史沧桑,重温那金戈铁马的政权兴衰,感知那从不停歇的文明步伐。03亮点三·穿行树廊花海百年成荫的银杏大街,随处可见的杜鹃花丛,这是丹东典型的城市符号。在狭长的空间中打造了一条多媒体互动银杏树廊,配合地面的杜鹃花海,漫步其中,仿佛置身最好的时节,体验丹东独有的风情。04亮点四·领略民俗风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作为历朝历代的边疆要塞,丹东很早就成为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创造了多彩的地域文化。领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热烈的满族和朝鲜族民俗风情。05亮点五·跨过鸭绿江丹东是抗美援朝出征地,70多年前,丹东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历史时刻。丹东人民为支援抗美援朝,竭尽全力,尽其所能,赢得了“英雄城市”的称号。英雄丹东专题展厅,带我们一起重温70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06亮点六·一江观两国营造沉浸式空间,原地游览流经丹东210公里的鸭绿江两岸(两国)风光。沿途6大景区、百余个景点构成一幅独具风情的边陲画卷和蔚为壮观的鸭绿江百里文化旅游长廊,身临其境的畅享鸭绿江两岸的美丽风光。07亮点七·一图聚百景我们划分自然禀赋、风景独好、特产众多、地道美食四个单元,多维度的介绍丹东地区的全域文旅资源,为大家展开一幅美丽宜居的丹东画卷。专门设计的多媒体互动区“一图聚百景”,能够成为您的旅游第一站,一网打尽“食、住、行,游、娱、购”等所有旅游信息。08亮点八·憧憬一片海与序厅的“一江水”首尾呼应,尾厅营造出“一片海”的辽远意境,令人不禁想起海子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象征着丹东这座江海共存、大江入海的美丽边城,将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征程上,逐浪而行,风光无限!文化地标亦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坐标,凝聚着城市的品格和精神如果你是丹东人,这里是你享受新型城市的第三空间如果你来丹东旅游,这里会为你提供丹东全域旅游指南如果你要迎接外来宾朋,这里就是领略丹东文化底蕴的不二之选为一个馆赴一座城文化地标亦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坐标,凝聚着城市的品格和精神...
03/08 - 争分夺秒,跑在死神前面
2022年11月15日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接到出诊任务的值班人员立即前往八道沟教堂路,到达后并没有见到患者家属,反复回拨电话也已无人接听。护士王莹莹安排大家分头到居民家中询问,及时发现了因突发脑梗已神志不清的独居患者,医护人员迅速进行现场处置,随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医。类似这样的“生命保卫战”,市中医院120急救站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他们克服自身困难,不畏艰难与艰辛,在生与死的较量中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筑起了一道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尤其是2022年,市中医院120急救站工作量激增。为了保证所有的患者都能高效、及时地得到转运和救治,救护车由原先的一套车组增加到三套车组、五辆转运车组,出诊量每天都在40-60次左右。为了保证转运过程安全,医护人员需要不停歇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也不能摘下口罩、脱下防护服、脱掉隔离衣。三伏盛夏,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飞驰的密闭负压车里抢救危重患者;数九寒天,防护服里穿不下一件保暖的棉衣,每次出诊,冰凉的消毒液喷在身上和手上寒冷刺骨,他们没有一人退缩。多年来,市中医院120急救站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为患者一次次架起生命的绿色通道。“雷锋精神是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是一直以来激励我们急救战线医护人员逆行而上的强大精神力量。”市中医院120急救站护士长李艳说。
03/08 - “鸟爸鸟妈”的故事
每年春天水草丰美的鸭绿江口湿地都会准时迎回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贵宾”人与鸟的动人故事也在不断上演“同在天地间,人鸟共安详。”这是“全国最美家庭”荣誉获得者姜信和、车勇夫妻共同憧憬的美好愿景。多年来,夫妻俩为了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行走在爱鸟护鸟的路上,用镜头记录、以爱心坚守,演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2017年5月的一天夫妻俩在盗猎分子手中救下264枚鸟蛋姜信和有在林业保护部门工作的经验知道鸟蛋一旦脱离了鸟巢就会被它的父母遗弃不再孵化经过相关部门的同意后夫妻俩决定尝试人工孵化这些鸟蛋夫妻俩每天守护在鸟蛋身边给鸟蛋翻身、检测温度像照顾婴儿一样百般呵护从听到鸟蛋里传来叽叽的叫声到刚破壳的鸟儿蹒跚地朝他们走来到想方设法给鸟喂食两口子伴随着鸟儿出生长大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爸鸟妈”2019年,记录夫妻二人营救候鸟心路的作品《与鸟相守的151天》获得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铜奖,并被三门峡市永久收藏。2021年12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对姜信和、车勇夫妻爱鸟护鸟故事进行了报道。姜信和家庭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爱心、和美幸福的三口之家。姜信和因工作出色,多次获得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表彰。妻子车勇是一名中学教师,曾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连续两年到青海省从事支教工作,被当地政府评为劳动模范。儿子姜勋是通信行业工程师,疫情期间主动放弃休假,负责协助“浙江热成像专项小组”开发热成像测温系统,在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获突出贡献奖。每年的候鸟迁徙季夫妻俩都会回到湿地看一看看一看翩跹而至的鸟儿们仿佛自己的鸟孩子们又回来了“这些迁徙来的鸟,都会被我们当做自己的鸟孩子。”姜信和与车勇表示,将继续行走在爱鸟护鸟的路上,用镜头向人们讲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
03/08 - 辽宁省丹东市:工人村社区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食品安全工作,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3月2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并向各商铺宣传《食品安全法》,强化对食品的监管,保障辖区广大居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门店内,社区工作人员认真查看食品包装上是否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等信息,并认真检查店内商品是否过期。在餐饮店内,社区工作人员对食品贮存情况及加工制作卫生情况、餐饮具消毒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进行认真检查,并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社区工作人员还提醒辖区群众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查看包装上有无食品认证标志,是否标注配料表、产品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免购买到伪劣商品,对身体造成伤害。下一步,工人村社区将继续深入开展日常走访、主题宣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狠抓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不放松。
03/08 - 辽宁省丹东市:加强指导服务 做好春耕备耕
春耕在即,丹东市积极筹措资金,做好农资保障和农机具检修工作。目前,培训机手、修理工人900人,预计全市检修机具2.4万台(套),机械动力可以保证春耕生产需求。据了解,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专班,统筹推进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实施春耕备耕生产情况周调度,及时掌握各地主要农资供需及市场价格变动等情况,督促指导各地做好供应保障。强化指导服务,组织开展农作物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推介。择优筛选农技指导员208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9个、经营主体310户,开展对接指导。组织农技人员开展线上线下农技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保障。积极做好科技培训工作,全市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农民2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册)。设施农业方面,全市设施生产面积10.3万亩,其中设施草莓7.5万亩。一季度,预计蔬菜产量4.46万吨,水果产量12.6万吨,同比均有增幅。接下来,农业部门抓住设施水果生产的黄金期,督促、指导各地做好生产服务,最大限度增产。紧盯设施农业生产不放松,常态化调度,努力实现“开门红”。
03/07 - 辽宁省丹东市:农资打假 守护春耕
春耕备耕将至,农资产品生产和销售进入活跃期。近日,丹东市振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加强化肥、农膜、农用管件管材、农用泵等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行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照经营、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等行为;是否建立和严格执行进货验收制度,按照规定保存进货时的原始发票、单据等能够证明进货来源的文件资料;是否销售伪造、冒用许可证标志等产品;是否购进或者销售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的产品等。督促经营企业严格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义务,对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建立完善进货验收制度,健全销售台账,对标识标志要严格核对,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不合格或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03/07 - 辽宁省丹东市:巡查河面 消除隐患
春暖花开,冰河消融。2月25日,丹东市黑沟派出所组织巡逻警力针对辖区河面进行巡查,防止滑冰溺水事故发生。针对黑沟镇辖区内河流水库居多的特点,巡河期间,派出所充分发挥河长职责,采取徒步方式对辖区内每一处河面开展实地巡查,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在巡查过程中,民警对穿冰面过河、垂钓、冰上嬉戏的人员予以制止,并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提醒群众保持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