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省丹东市:非遗文化营造旅游氛围 游客同比增44%
    非遗文化营造旅游氛围、惠民活动繁荣消费市场、冰雪运动引领旅游时尚……2023年春节假期,丹东市文旅行业以民俗节庆丰富假日内容,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春节假日氛围喜庆祥和。异彩纷呈的民俗节庆活动,丰富了丹东市民的假日生活。新春秧歌展演热闹登场,引来市民驻足观赏,感受中华民族春节传统民俗;凤城市大梨树冰雪民俗节贯穿整个春节,“冰雪贺岁”“东北人家小屋”等活动,让游客在冰雪世界里感受北方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满家寨推出“雪乡风韵”年俗文化游产品,让游客实地体验满族民俗民风;东港民间艺术节及民间展演等活动,民俗味道浓,深受群众欢迎。与此同时,以“惠民生、促销费、选好礼、过大年”为主题的“2023丹东好礼迎新消费节年货大集”和“2023丹东好礼迎新欢乐购暨喜闹元宵嘉年华”活动也摆开展台,拉动假日文旅消费。据统计,春节7天假期,丹东市共接待游客41.48万人次,同比增长4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15.9%,文旅市场繁荣复苏,迎来开门红。
    02/01
  • 辽宁省丹东市:守护不打烊 “警色”护平安
    大年三十,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看春晚,热热闹闹吃饺子的日子,可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节假日依然值守、巡查,做好例行工作,以特殊的方式欢庆每个有意义的佳节。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成为守护节日璀璨的那道光。自大年三十起,记者走进这群身着藏蓝的人民警察队伍中,用心感知他们忠诚履职的默默奉献,用镜头定格他们每一个最美的瞬间。一大早,民警就开始忙活着贴窗花挂春联,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国门湾边境派出所里呈现出浓浓的年味。记者刚进所,值班民警就笑着送来了新年的祝福。当天气温骤降,鸭绿江边寒风刺骨,民警们不惧严寒,开始了一天的执勤工作,车巡、步巡,还有警犬为伴。遇到群众求助时,他们总会及时提供帮助,守护平安年味儿,为群众欢度春节保驾护航,他们的身影,成为鸭绿江边最靓丽的风“警”。路上匆忙回家的市民,看到民警不由得啧啧称赞道:“这大过年的还在巡逻,你们真是不容易啊。”越是节日越是忙碌,是这个职业的特殊性。16时,记者来到东尖头边境派出所,用镜头记录民警们装扮警营、准备年夜饭的热闹场景。忙碌中,两个身穿红色小老虎毛衣的男孩尤为抢眼。民警刘芝彤带着自己6岁和3岁的两个儿子一同在派出所值守。说起带孩子来所过年的原因,刘芝彤告诉记者,她丈夫厍世博是马市边境派出所的教导员,今年年三十,丈夫也坚守在岗位上,他们这个双警家庭,以这样团聚的方式迎接兔年的到来,对孩子来说也感觉特别有意义。因为有两个小朋友的参与,派出所的年夜饭也变得更加温馨。大年初二,记者来到丹东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走进这支特殊的队伍,记者深切地感受到,过年对于坚守在这里的民警来说,保障监所绝对安全,就是他们对新年的最好祝福。每逢佳节,也是他们要进入一年中最紧张、戒备程度最高的阶段。为缓解被监管人员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节前支队早早为被监管人员置办年货:花生、瓜子、糖果等礼物,并在节日当天一一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同时提高过年期间的伙食标准,组织被监管人员包饺子,贴对联,看春晚,开展文体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被监管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大年初三,室外温度达到即使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出门的一瞬间也依旧会被寒风打透的程度。就连记者手中正在拍摄的手机稳定器,也因为气温太低导致无法正常操作。即使这么冷的天,也阻挡不了民警巡逻的脚步。临江边境派出所民警说,边境巡逻不分昼夜,比这还冷的天他们也经历过。回到所里,还没等脱下外衣,值班室的电话响起了,面对群众的询问,民警耐心解答了10多分钟,可一旁家人打来的视频电话却无暇接听,所外热闹的鞭炮声和所内的忙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既然在岗在位,就得认真负责!”这是他们朴素的心声。大年初四一大早,作为本次新春走基层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鸭绿江边境派出所。值班室里,有民警正在忙着查看着辖区监控,有出警刚回来的民警正忙着将装备放至原位,警民交谈的声音、敲击键盘的声音、翻阅材料的声音,让值班室瞬间热闹起来。聊起春节期间的警情,民警欣慰地说:“今年辖区特别稳定,除了大年三十那天有两个求助警情外,其他时间都很稳定。”辖区平安,百姓康乐,这对值班民警来说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不亲眼目睹,想象不出基层民警紧张忙碌的场面;不值班备勤,体会不到基层民警连续作战的辛苦;不亲临出警现场,感受不到基层民警真诚为民的用心。通过新春走基层,记者感受到了民警坚守的决心,一声声亲切而友好的问候“过年好”,也让记者深深融入这个集体中。新的一年,希望以这种特别的方式,记录下民警们的普通而平凡的一天,定格他们每一个最美最精彩的瞬间。
    01/31
  • 辽宁省丹东市:点亮万家灯火 守护万家团圆
    春节期间,万家团圆,灯火璀璨,年味正浓。而此时正是用电的高峰期,为确保春节期间电力可靠供应,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的百余名干部职工,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点亮万家灯火,守护万家团圆。“每当春节来临,用电负荷大幅增长,加之气温较低,设备运行经受严峻考验。”连日来,为确保春节期间电网设备运行安全稳定,国网丹东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副主任王迪与同事们坚守在保电一线,对重要设备、线路进行巡检、红外测温、抢修故障。王迪介绍,春节前国网丹东供电公司输电工区高压运维人员对55条重点保障线路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共出动无人机104架次,巡视人员1200人次,车辆200余台次,发现的缺陷已全部处理完毕。输电工区以最充足的准备确保丹东地区输电线路在节日期间安全稳定运行。据了解,为确保春节期间丹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有序供应,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供电保障工作方案,开展联合反事故演习,强化应急值班和物资储备,细化责任分工,严格落实各项保供电措施,认真做好线路设备状态监测,坚决守护“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两条底线,全力保障全市电力安全、有序、可靠供应。“春节期间,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每天密切关注天气及负荷变化,加强负荷预测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保证丹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丹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孙福成说,春节期间,公司着力关注党政机关、交通枢纽、医疗机构及涉及供水供热供气等重要设备,提前开展隐患排查,编制保供电预案,开展联合反事故演习,组织16名调度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亮亮堂堂的新春佳节。
    01/31
  • 辽宁省丹东市:文明旅游宣传
    春节期间,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志愿者深入辖区宾馆、民宿、温泉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游客和市民提升文明旅游素质,营造平安、健康、有序的文明旅游环境。
    01/31
  • 辽宁省丹东市:市民文化过年别样精彩
    在文化春节中品味春节文化,今年春节,丹东市民让“年”更有文化味,与家人一起过了个“文化年”。1月25日,大年初四,宽甸满族自治县举办“博物馆里过大年”主题活动,满足广大观众对家乡历史的探知需求。活动从大年初四开始到初六结束,每天的开放时间为9时到16时。此次活动展览内容分为“宽甸先民”“地属辽东”“明代六堡”“禁地封开”四个部分,通过展板结合文物的形式,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6000年的宽甸历史。在讲解员带领下,观众走进历史文化展厅,共同追溯宽甸璀璨的历史文化。“带孩子来博物馆参观,让孩子了解宽甸的历史,孩子特别喜欢。”观众陈先生说。活动第一天,参观人数就超过了300人。宽甸博物馆还为前100名入场参观的观众送上兔年生肖明信片和“新春福袋”留念。品浓浓年味,添一缕书香。去书店购书、读书,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感受年的味道,已成为许多人的新春选择。春节期间,丹东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内人头攒动,看书、选书、购书的读者络绎不绝,许多市民逛“书海”过“文化年”。工作人员忙碌着为读者提供查询、借阅服务,满足过年期间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岗位。报刊阅览室及图书外借处等部门,每天都有专人值班,虽然读者没有平时多,但工作可不少,除了服务读者借还图书外,归还图书上架、当日报纸分类、月度报纸装订等工作一样都不能少。
    01/31
  • 辽宁省丹东市: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7天接待游客41.48万人次
    春节假期,丹东市文旅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据统计,7天假日全市共接待游客41.48万人次,同比增长44%,按可比口径恢复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90.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15.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6%,迎来“开门红”。大年初五的新春秧歌展演,众多秧歌队伍在城市主干道欢歌热舞,引来群众驻足观赏。大梨树冰雪民俗节贯穿整个春节,“冰雪贺岁”“东北人家小屋”“童年记忆”竞技场等活动,让游客在冰雪世界里共同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青山沟满家寨推出雪乡风韵年俗文化游产品,游客通过实地体验“满族历史文化”“满族建筑风情”“满族民俗民风”等,在雪乡寻找满族民俗文化带来的喜悦。安东老街开展“非遗迎春”——丹东市非遗项目展示宣传活动,凤城满族荷包、丹东剪纸等省市级非遗项目通过集中展示,现场互动,让游客和市民近距离接触非遗与传统民俗节日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为假日旅游市场增添文化气氛。在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非遗民俗文化互动式培训,由丹东花饽饽制作技艺、丹东剪纸、凤城满族荷包传承人向市民开展传统技艺制作互动公益培训,推动传统技艺走进现代生活、走近寻常百姓。我市以“惠民生促消费选好礼过大年”为主题,在宝山女人街旅游后备箱销售街区举办“2023丹东好礼迎新消费节年货大集”和“2023丹东好礼迎新欢乐购暨喜闹元宵嘉年华”活动,推动“丹东好礼”进入年货市场,让市民和游客在春节期间把“丹东好礼”购不停,拉动假日文旅消费。凤凰山景区实行初一到初五门票免费活动,东汤天沐温泉景区面向市民推出299元双人套餐优惠政策、家庭房连住优惠套餐政策,在假日期间受到市民青睐。天桥沟举办的2023年辽宁省大众滑雪系列赛(丹东天桥沟站)暨辽宁省大众滑雪技术等级(青少年)测试挑战引来众多滑雪爱好者参加,全长2.2公里、被专家和雪友们誉为“黄金道”的中级道,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五龙高尔夫滑雪场、太阳岛滑雪场、淮扬山庄滑雪场、金山湖度假村滑雪场是市内居民假日活动的好去处,先后推出亲子活动、优惠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推广冰雪运动,成为假日市民健身运动的热门。为进一步提振文旅消费信心,加速文旅市场复苏步伐,今年1至2月,我市还将面向全国来丹游客发放文旅消费券100万元,全年计划发放846万元。
    01/31
  • 辽宁省丹东市:锣鼓喧天年味浓
    正月里扭大秧歌、舞龙耍狮是春节的习俗,这些接地气的表演能给老百姓带去节日的喜庆和浓浓的年味。1月26日下午,振兴区七经街上锣鼓喧天,到处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由振兴区委、区政府主办,振兴区文广局承办的“我们的节日·春节”2023新春秧歌展演在这里举行。振兴区的三支秧歌表演队尽展传统秧歌的魅力风采,为全市人民奉上一道节日“大餐”。虽然天气寒冷,但演员们情绪高涨,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各支秧歌队踏着明快的鼓点一路欢歌,他们身着喜庆艳丽的服装,头戴五彩别致的发饰,手持飘逸绚丽的彩扇彩带,充满激情地表演。各种经典造型的花式动作和生动传神的精彩表演赢得市民的阵阵喝彩。初五的新春秧歌展演是预热,大年初七13点30分,在新区和振兴区两个会场还将有秧歌展演活动,届时将有9支队伍和两辆花车分别在新老城区进行表演,为全市百姓送去新春的问候和祝福。
    01/30
  • 辽宁省丹东市:开展安全生产志愿服务
    春节期间,丹东市应急管理局机关党员干部下社区、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消除麻痹思想、筑牢安全意识,确保节日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丹东市应急管理局组织12名机关党员干部成立安全生产宣传志愿服务队,春节期间分别来到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业社区、辽宁天利金业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及元宝山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安全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志愿服务队员通过现场宣讲、发放宣传单等不同形式,引导企业从业人员、广大人民群众时刻牢记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祥和的节日氛围。
    01/30
  • 辽宁省丹东市:省冰雪运动赛亮点纷呈
    2022年—2023年度辽宁省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和辽宁省少年滑雪比赛日前结束所有赛程。经过激烈角逐,丹东市参赛代表队在速度滑冰锦标赛中获得1枚铜牌。在少年滑雪比赛中获得3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在该项赛事中,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列第一名。为期3天的辽宁省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在抚顺市举行,本次比赛共设有6个项目3个组别,全省13支代表队、112名参赛人员参加。丹东新航轮滑俱乐部组队代表我市参加了本次比赛,4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少年男子甲组、乙组和少年女子乙组的比赛,为我市取得了1枚铜牌、总分10分。首次参加省级比赛的市第十四中学的许广宁获得了男子甲组1000米铜牌和1500米第八名。市第十四中学的刘林取得了男子乙组1500米第六名。市永昌小学的刘芯彤被评为优秀运动员。在大连市举行的2022年—2023年度辽宁省少年滑雪比赛,我市选手取得优秀成绩,代表我市参赛的丹东卓远滑雪俱乐部组队的13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3个组别的单板大回转项目的比赛,为我市取得了3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和总分47分的成绩。在所有参赛代表队中,金牌总数列第一名、奖牌总数列第一名,团体总分列第二名,并获本次比赛的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队称号。(作者单位:丹东日报社)市实验小学的任佳怡、新区实验小学的常雅俊分获少年女子乙组金、银牌;市山上小学的鲍毅、市六纬路小学的戚颢腾、李时浩包揽了前三名;市实验小学的任佳悦获得了儿童女子组金牌。
    01/30
  • 辽宁省丹东市:草莓映红“幸福年”
    1月23日,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龙泉村二组李霞的草莓大棚丰收了。大棚内暖意融融,一垄垄草莓色泽饱满。“摘的时候必须仔细点,避免磕碰……”李霞小心翼翼地采摘草莓,装箱发货,忙得不亦乐乎。李霞是龙泉村二组远近闻名的“党员经纪人”,她消息通、脑袋灵,在农闲时总牵头带领大家伙打零工挣钱。近两年,儿子退伍回家后,她和儿子一起搞起了草莓大棚。李霞家的草莓大棚,占地2.5亩,约有28000株草莓,年收益可观,自己赚鼓腰包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共同增收。“我今天早上七点半就过来了,最近是草莓销售旺季,每天摘果、打包、发快递,忙都忙不过来。以往带着乡亲出门打零工,现在都雇他们在我这摘草莓,虽然累了点,但不出远门也能增加收入,还能让更多人尝到汤山城草莓,感觉特开心。”李霞笑着说。近年来,汤山城镇着重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坚持以蓝莓、草莓、奇异莓等特色“小浆果”为依托,将“小浆果”产业做强做大,实现种植产业规模化,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去年,汤山城镇草莓种植面积达820亩,草莓温室大棚110余个,草莓销往全国各地,特色小浆果产业焕发出旺盛的生机活力。
    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