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丹东市:爱国卫生运动系列行动即将启动
2月8日,丹东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从2023年2月至年底,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系列行动。通知要求,系列行动将结合我市新一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际,开展净厕行动、净牌行动、净城行动、净河行动、净市行动、净校行动、净绿行动、净家行动。净厕行动目标和内容为:排查整改全地区公共厕所问题,完善公共厕所设施,全面提升公共厕所卫生管理水平,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净牌行动目标和内容为:排查整改城镇道路两侧及居民小区内的各种公共设施破损、污浊等问题,全面提升公共设施条件和养护水平,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净城行动目标和内容为:贯彻落实《丹东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标新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排查整改各种市容和环境卫生问题,全面提升城镇的整洁度和秩序,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净河行动目标和内容为:排查整改城乡河道问题,全面提升城乡河道环境卫生状况,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净市行动目标和内容为:按照新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排查整改丹东建成区农贸市场问题,进一步提升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和卫生管理水平。净校行动目标和内容为:按照新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健康学校建设规范,排查整改各级各类学校问题,全面达到无烟学校建设要求,全面开展健康学校建设,为师生创造整洁健康的工作学习环境。年底前,城乡中小学全部达到无烟学校标准,中小学全部开展健康学校建设。净绿行动目标和内容为:排查整改城镇公园、绿地、绿篱等场所植物养护和卫生保洁问题,全面提升城镇绿化管理水平,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净家行动由各县(市)区爱卫办负责牵头抓总,镇、街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实施督导检查和通报,以镇、街道为单元,4月底前完成排查整改辖区居民小区、各类单位、场所卫生管理问题,9月开展卫生问题排查整改回头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排查整改成效,全面提升社区、单位卫生管理水平,形成镇、街道卫生管理长效机制。通知明确了各项行动的牵头部门和时限,要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系列行动,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好行动过程的检查督导,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责任、整改问题。
02/13 - 辽宁省丹东市新康村:花棚“春意浓”
春节刚过,农事渐忙。在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新康村一组花卉温室大棚里,村民程彦勇一家正忙着对花卉进行修剪、装盆、整型。今年73岁的程彦勇种植花卉已经30多年了,通过不断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他靠种植花卉走上了致富路。“跟花草打交道这么多年,只要每天有花草陪伴,就是再累也觉得很幸福。”程彦勇说。从栽培到浇水、施肥,再到移栽入盆,每一个环节程彦勇都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这也让他对花草的生长习性了如指掌。如今,家里花棚种植规模比以前扩大了许多,程彦勇也把自己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女儿和女婿,他们都为自己喜爱的事业忙碌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温室大棚里种出的一盆盆鲜花,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销往了全国各地。
02/13 - 辽宁省丹东市:梯次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近日,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22年度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名单,位于丹东市合作区的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至此,合作区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到15家,梯次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工作成效初显。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认定,旨在培育知识产权创造质量高、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强、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明显的知识产权强企。评选经过企业申报、推荐、评审、公示等系列程序,由省知识产权局确定名单。“评选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能够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和知识产权管理。”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区分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合作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针对辖区创新型企业多的实际特点,开展定制化、场景化、一站式精准服务,通过“入园惠企”“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科学指导企业开展专利培育布局、申报知识产权示范、优势技术培育等工作,推动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有计划地培育和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行业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强企,发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为推动合作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02/10 - 辽宁省丹东市:巾帼送关爱 浓情暖人心
“真心感谢妇联‘娘家’对我的帮助,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近日,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佛山村低保户唐女士给市妇联打来电话。去年,在市妇联“爱心传递增收致富”项目的带动下,唐女士收到了250只“爱心鸡雏”和500余公斤鸡饲料,帮助她当年就增收近3万元。为巩固脱贫成果,关心关爱丹东市低收入妇女,丹东市妇联经充分调研,在实施“贫困母亲致富工程”基础上,创新开展了“爱心传递增收致富”活动,以培养增收致富示范户为目标,以项目化运作为主要方式,通过普遍推介养鸡项目,精准扶持一批有劳动能力、有养殖条件、有养殖意愿的妇女增收致富,并逐步成为增收致富示范户。2022年,丹东市妇联为全市145户低收入妇女家庭送去4400羽成长期50多天的鸡苗,并带领养殖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销售环节提供帮助,让更多困难妇女走上了致富路。3年来,全市累计免费发放鸡苗1.5万余只,扶持730户妇女发展养鸡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丹东市妇联组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两个找到”专项行动,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切实做好“党的温暖传递员”。2022年,丹东市妇联以“巾帼促振兴江城‘她’行动”为主题,在丹东市妇联系统全面开展“两个找到”专项行动,即“找到服务对象”和“找到被服务对象需要的感觉”。成立丹东市妇联系统“两个找到”专项行动工作专班,以“江城姐妹手拉手”“助推高质量发展巾帼圆梦行动”“巾帼送关爱情暖满江城”“与爱同行法治护航彰显‘她’力量”“情系江城千万家爱心守护暖童心”“走基层、贴民心、我服务、我幸福”等多项活动为载体,以为妇女儿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重点,扎实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把妇联工作做到妇女群众心坎上。去年以来,丹东市妇联组织各级妇联克服疫情影响,通过调查摸底层层上报符合救助条件的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全市共33人获得每人1万元的全国救助资金,54人获得每人1万元的省级救助资金,缓解了患病妇女家庭困难。近年来,丹东市妇联共争取筹集国家、省、市级专项救助资金1311.5万元,累计救助1412人。积极开展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发挥婚姻家庭危机干预项目作用,累计为442对拟离婚夫妻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其中44对夫妻打消离婚念头,398对夫妻心态平和看待离婚,有效预防了矛盾纠纷激化。实施家庭文明创建行动,推荐获评全国“五好家庭”1户、全国“最美家庭”1户、辽宁省“最美家庭”5户、辽宁省“绿色家庭”6户,联合市文明办共同开展寻找和推荐抗疫“最美家庭”活动,揭晓抗疫“最美家庭”170户,展播抗疫家庭事迹11期。为帮助家庭面临困境的学子们顺利步入大学、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市妇联争取辽宁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辽宁省烟草公司丹东市公司支持,共为55名困境家庭大学生提供17.5万元助学金。持续开展助学活动,累计为351名考生争取各类助学金109万元。
02/10 - 辽宁省丹东市:节日防火不松劲儿
“我在中心工作了17年,节日防火巡查就干了17年,辛苦归辛苦,但防火容不得半点马虎。”2月5日13点,在丹东市元宝山一处防火点位,说到元宵节不能和家人团聚的话题,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防火员董建坤讲起了他的工作经历。当天,在元宝山至锦江山的步道上,每隔几十米就能看见一处防火宣传旗,走一段山路便能看见防火员的身影。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既是举家团圆的传统节日,也是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日子。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火灾隐患,丹东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在节前就对抓好元宵节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严明纪律要求,并在元宵节期间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2月4日至6日,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每天出动200余名防火员、车辆20余台,对包括城市面山在内的70余个防火点进行巡查,对祭祀地点等火灾易发区域加大巡查频次,对露天焚烧、野外用火、吸烟等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妥善处理。同时,按照灭火应急预案要求,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做好防火救火设备、物料准备。加强值班值守,元宵节期间所有防火员24小时值班,值班期间确保信息通畅。“随着观念的逐渐转变,很多市民防火意识逐渐提高,已经成为文明祭扫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对我们的工作也多了几分理解和支持。”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迟晓东说。节日前,中心采取悬挂横幅道旗等形式,广泛开展山林防火宣传,引导市民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等方式缅怀故人,切实增强市民的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市民不在林区禁火区域焚香烧纸、野外用火。
02/10 - 辽宁省丹东市:多举措力推“访调对接”
日前,丹东市司法局、市信访局联合召开2023年新年第一次“访调对接”工作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前一阶段“访调对接”工作进展情况,部署安排了下步工作。参会人员还考察了市司法局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设立的市群众来访接待大厅“访调对接”工作专班,详细了解人民调解工作进展情况。为进一步提升“访调对接”工作窗口质效,市司法局为“访调对接”工作窗口配备了智能化、互联网法律服务助手,以方便信访群众及时咨询法律问题,化解心中疑问。据悉,“访调对接”工作专班入驻后,对信访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指派律师或专职人民调解员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通过开展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工作和及时为全市历史遗留疑难案(事)件分析研判工作提供法律意见等方式,尽力解决百姓急难盼愁的事情,千方百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凝聚民心,力争实现“矛盾不上交”,把各类诉求化解在基层。2022年6月份以来,丹东市司法局、市信访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决落实省委、市委相关会议和文件要求,不断健全完善“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构建访调对接机制,制定印发《关于加强人民调解与信访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夯实我市“市、县、乡、村”四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全力推进“访调对接”工作深入开展,为“平安丹东”“法治丹东”建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02/10 - 辽宁省丹东市:优化服务提效能
近期,丹东市人社局针对窗口服务突出问题,开展窗口服务检查工作,以进一步提升人社服务效能,优化窗口服务,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经检查走访,丹东市人社政务服务大厅日常工作秩序良好,窗口服务人员在岗率高、工作程序规范、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受到办事群众好评。为了更好地细化服务,政务服务大厅进一步增设了标识牌,分别放置于人社政务服务大厅一楼咨询台、电梯入口处以及1楼至4楼电梯轿厢内等醒目位置,让办事群众更加清楚地了解各楼层业务分布情况,进一步提升人社服务质量。在市人社政务服务大厅所有窗口分类设置窗口提示牌,明确暂时离开工位原因、预计返回时间等,便于群众合理安排办事时间,提高效率。下一步,丹东市人社局将深入开展业务练兵比武、局长走流程、定期开展窗口工作检查等一系列行风主题活动,不断完善人社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暖心、贴心服务。
02/10 - 辽宁省丹东市:开局起势见精神
早春二月,位于丹东元宝区金山经济开发区的恒星泵业、中智精工和佳鸿包装等企业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快速运转,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工作,车间厂房一派繁忙景象。今年,金山经济开发区预计复工项目14个,新开工项目7个,谋划项目6个,以建设高质量项目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调整产业结构的硬抓手,狠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及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抢先抓早、争分夺秒,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02/10 - 东港大洋河·冰镩砸出好日子
每年一月初到二月中旬,东港就进入采冰季。发源于岫岩的大洋河,流经凤城、东港,在大孤山脚下注入北黄海,大孤山脚下的大洋河河段就成为了绝佳的天然采冰场。当冰层达到20厘米左右厚时,采冰工作便正式开始。与吉林、黑龙江等地区采冰主要用来做冰雕不同,东港地区的冬季采冰完全是用来为海鲜保鲜,这种方式已延续了100多年。一个多月的采冰季里,每天运冰车忙个不停,数十万块冰块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冰窖储存,采来的冰大多数销往冷库、渔船以及各类加工厂。采冰河面,电锯轰鸣,冰屑飞扬,采冰人喊着号子,用“冰镩子”撞击冰槽,河面上呈现一派热闹的景象。大大小小的“冰山”成为应季胜景,十分壮观。
02/09 - 【科普】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后,还会再次感染吗?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