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用情引才汇智
近年来,丹东市紧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点精准施策,深耕政策宣传、精研就业指导、强化服务保障,全面助力青年人才来丹就业。多措并举政策宣传“活”丹东市相关部门随同省委组织部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国内知名高校,开展“天辽地宁聚英才振兴突破创未来”主题宣讲暨引才活动,面对面向学子介绍丹东的风土人情、人才政策、美食特产,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政策知晓率。围绕丹东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以“市领导讲政策、企业代表说需求、优秀校友谈感受”的宣讲模式,赴沈阳农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6所重点高校开展“丹心纳才、‘职’等你来”入校宣讲活动,现场解答各类就业问题100余次,发布优质岗位166个。以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为主体,组建专业领域政策宣讲小分队,带“编制”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18所高校开展直招活动,市属20余家医院、学校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403人。精准对接就业指导“实”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丹东青年人才之家”微信群8个,吸纳在校学生近1500人,定期分享最新人才政策、招聘信息。邀请市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入群为高校学子提供24小时就业答疑、求职指导服务,“一对一”推荐就业岗位87个。举办3期“知丹东、爱丹东、兴丹东”丹东籍精英学子寒(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500余名丹东籍学子参观优秀企业、全面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与家乡人才政策,帮助学子树立正确就业观,激发返乡就业热情。建立“丹东籍精英学子人才库”,安排专员与1000余名考录到“双一流”高校的丹东籍在外学子建立动态联系,定期询问学生近况、就业意向,充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创新模式服务保障“优”打造“智慧化人力资源市场”,实现省、市、县、乡人社系统就业数据四级互通,根据求职者个人履历及需求智能推送招聘信息,适配度可达80%以上。平台建成3年来,成功举办线上招聘会22场,发布岗位需求7.1万个,累计帮助1000余名域内外高校学子就业。精选100个优质乡镇街道岗位供西部地区学子定向考录,全方位做好住宿、餐饮、交通、工资等保障,确保志愿者在丹东期间能够安心工作、舒心生活。稳步实施“万名学子留丹来丹”政策措施,累计为来丹青年人才发放生活和住房补贴700余万元,拿出“真金白银”解决高校毕业生来丹就业创业“后顾之忧”。不断强化校地合作,与大连理工、东北大学、辽东学院等11所高校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包括共建学生政务实习实践基地等63项具体内容,为学子来丹“铺路搭桥”。记者:景媛媛编辑:邹润
04/24 - 多项匹克球赛事燃动城市新活力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025年中国匹克球巡回赛——鸭绿江杯·丹东站(CPC-1000),丹东市直机关工委于近期组织开展多项匹克球相关赛事。日前,丹东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市总工会举办2025年市直机关匹克球联赛,吸引了108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418名职工报名参赛。赛事结合“双进双促”活动,首次采用“政企联合组队”模式,组织机关与企业混合编队竞技,促进政企交流和企业间资源共享、商机拓展。此外,组织开展“决胜杯”匹克球联赛青年组赛事,企业青年以匹克球为“媒”,在赛场共绘政企联动新图景。近期,丹东市各机关、单位、企业、社区积极举办各类匹克球相关赛事,让更多市民近距离接触匹克球赛事并参与其中。记者:于国洪编辑:邹润
04/24 - 走近匹克球 融入新时尚:匹克球和球拍长什么样?04/23
- 走近匹克球 融入新时尚:什么是匹克球运动?04/23
- 护赛事迎“五一”全市大清扫
为全力做好中国匹克球巡回赛鸭绿江杯·丹东站(CPC-1000)及“五一”小长假期间丹东市容环境保障工作,丹东市市容环境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发出通知,自4月21日至4月30日,在丹东市范围内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集中大清扫,发动各方力量彻底清理环境卫生,营造干净、整洁、优美、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强化匹克球巡回赛场地场所周边市容环境治理,提高市容环境管理标准,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开展标准化清扫保洁,集中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桥梁隧道及附属设施进行清洗清洁,对沿街树池、绿地及口袋公园垃圾进行清理。对内河及沿江水域环境、沿线人行步道亲水岸线以及退潮后裸露的河床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加强公厕及垃圾收集楼日常环境卫生管理,对垃圾收集转运站点、公厕、窨井等重点区域投放药物,降低虫媒疾病发生风险。各属地督导社区、企事业单位、沿街商户等单位对小区、场所、场院内部区域堆占杂物、积存垃圾进行清理,全面改善城市面貌。开展市容秩序大整治。加强“门前四包”,确保垃圾抱桶周边地面环境卫生。对污损严重招牌及时维修清洗,对车行道、步道及停车位杂物进行集中清理,引导流动商贩到指定区域经营。开展“三个环境问题”整治。围绕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及城乡接合部等重要点位开展环境整治,重点聚焦各盲区与薄弱环节开展一次全方位的大清扫。对广告牌匾等设施开展分类排查,消除隐患问题。强化背街小巷、老旧居民小区、农贸市场、“九小”场所、废品收购点、汽车维修点等重点点位环境治理,全面查找、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存垃圾。深度清理城乡接合部及村屯内的各个重点区域,保障道路沿线干净美观。开展市政设施维修及绿化养护。加强路灯管理,保持路灯线路运行良好,城市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强化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日常巡查巡检工作,全力保障市政道路安全畅通。做好春季绿化养护工作。加强对公园、景区的管理,确保园内环境卫生整洁有序,保障公共安全。记者:戚文编辑:邹润
04/23 - 丹东烟台机场联动开启“直挂”转机服务
为切实提升机场转机效率,为中转联程旅客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转机体验,丹东机场与烟台机场展开深度对接,自4月15日起,从丹东出发,不论是经烟台中转至其他城市的旅客,还是从其他城市经烟台中转前往丹东的旅客,在满足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均可享受“一票到底、行李直挂”服务。办理“直挂”转机需注意的是,该服务仅办理通程国内转国内航班,且起飞时间为当日24点之前,次日航班暂不办理“一次值机、行李直挂”业务。逾重行李暂不予办理跨航司行李直挂。针对无陪儿童、无陪老人、轮椅旅客、押解旅客等特服中转旅客,原则上暂不予办理“一次值机、行李直挂”业务。春秋航空、九元航空等不使用中航信离港系统的各航司旅客,暂不予办理跨航司行李直挂。托运活体动物、鲜活物品、体育运动用枪支弹药、贵重物品、精密仪器等特殊物品运输,暂不予办理跨航司行李直挂。另外,经烟台机场办理中转业务的旅客享有“中转六免权益”:中转旅客免二次安检;中转行李免再次托运;当日中转旅客可免费领取简餐;隔夜中转旅客免费住宿等。记者:戚文编辑:邹润
04/23 - 民警深入辖区开展普法宣传
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国门湾边境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辖区鸭绿江畔、田间地头、公园广场等地开展普法宣传。记者:唐羽廷编辑:邹润
04/23 - 擦亮丹东鸭绿江口世界级“生态名片”
2024年7月26日,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丹东市首个世界级“生态名片”。这是中国生态保护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是丹东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次精彩亮相。国际认定引“大咖”关注进入4月,北黄海岸边人鸟齐聚。伴随着席卷而来的海浪,候鸟瞬间飞起,盘旋空中,形成漫天鸟浪。早早等候的摄影爱好者们频频按下快门,定格这美妙的瞬间。“鸭绿江口湿地是全世界观鸟浪最好的地方。”国家湿地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主任、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首席专家雷光春说。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北部,遗产地内充沛的底栖动物和各种渔业资源,每年为20万到40万只候鸟提供了关键的补给,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目前世界上发现迁徙鸟类种群数量最大的停歇地”。“鸭绿江口湿地是鸻鹬类候鸟北迁的最后一站,它们在这里补充完能量后,就直接飞到繁殖地。这一站能量补充得好不好,决定了它们能不能成功抵达繁殖地,到达繁殖地后能不能顺利繁殖。所以,鸭绿江口湿地对候鸟来说至关重要。”雷光春说。4月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国家级媒体纷纷关注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央视现场直播万鸟齐飞的壮观景象,其他权威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平台也纷纷展示候鸟在湿地悠闲觅食的温馨场面。在逐层揭开湿地的“神秘面纱”后,媒体记者们感触颇深。“此行,很值!”人民日报记者胡婧怡对于能探访鸭绿江口湿地表示很欣喜,“通过雷教授的介绍,更深入了解了这块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样参与到候鸟观测、环志和放飞全过程的北斗融媒采访部主任唐佳菲说,“以前不太了解环志,当现场看见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拿着鸟,还说能感受到它的心跳,这种跟鸟的互动让我很受触动。”用心守好湿地“补给站”“每个金属环都有编码,这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可以查到它的重量、喙长、翅长等信息。”在鸭绿江口湿地长山管理站,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张心科,一边为手中的斑尾塍鹬上环志,一边介绍。在完成金属环佩戴后,又继续为鸟戴上代表鸭绿江口湿地“上绿下橙”的彩色图标,随后佩戴追踪器。“体重超过100克的候鸟才能戴追踪器,这样它才不会因负重影响飞行。”张心科说。这是复旦大学科研人员每年春季和秋季在鸭绿江口湿地研究内容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标记可以对鸟类的种类、数量、迁徙路线、停歇地点等进行调查,以便更好观察鸟类行为。“了解候鸟迁徙规律,就知道什么环境更适宜鸟类生存和繁殖,资源是否够补给……这些研究可以更好用于鸟类保护。”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所长、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主任马志军介绍。与此同时,丹东市林草部门多举措推进保护工作。包括全方位开展自然遗产地宣传,发布专业的“世界遗产观鸟手册”;举办湿地候鸟摄影摄像大赛,通过多种渠道向全球展示;开展针对幼儿、大中小学生的自然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监测,通过建立智慧化监测体系,实现动态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响应的有机结合;制定和完善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管理规章,加大巡查力度,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时掌握遗产地内人类活动变化。2004年,鸭绿江口湿地与新西兰米兰达保护区结为姊妹保护区,20年来合作成果丰硕。今年下半年,将续签未来20年的谅解备忘录,为全球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中国力量。人鸟和谐催生“鸟经济”“我们民宿现在满房,观鸟旺季客流量非常大。”在东港观鸟园附近经营海边渔家民宿的于文德介绍。这是一家经营多年的渔家客栈,近年来,随着鸭绿江口湿地观鸟旅游热度的上涨,外地游客量逐年增加,这家原本只有一个小院落的海边客栈不断扩容,现在已经成为观鸟旅游路线上的一个打卡点。“我们沾了鸟的光。”于文德满心喜悦,“每年四五月份是旺季,鸟来了,人也来了。其他时候也有海鸥,一年四季都有看鸟的,我们的生意也就有了。”当前,丹东市林草部门正在联合世界遗产专家团队编制《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发展与旅游规划》,探索“湿地+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通过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的保护与修复,提升栖息地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实施基于高品质生态产品的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生态康养、渔旅融合、有机农业(林果)全国名优特产基地等生态经济模式。”林草部门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将建立国际化的生态产业创新机制,吸引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全球顶级生态与康养产品研发人才,建立国际大师工作室,发挥丹东优越自然条件,包括全球最佳观鸟圣地、康养环境等,培育100家聚焦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康养疗养,自然教育、文化创意、影视等企业群体,打造中国黄海最北部生态经济高地。记者:张瑞编辑:邹润
04/23 - 海洋牧场建设刷新“进度条”
今年以来,丹东市海洋与渔业局聚焦绿色生态养殖、智慧渔业发展,多措并举推进现代海上牧场建设,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跟踪推进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健全“图谱化管理、清单化落实、工程化推进、全方位服务”机制,全力推进2个现代海洋牧场项目建设。截至目前,中交投海洋牧场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一期项目计划年内开工;辽宁城合海洋牧场项目已完成7个40米周长重力式深水网箱组装,正在进行海底打桩。主动靠前服务。在中交投设立中交海洋资源开发(丹东)有限公司工作站,成立技术服务小组,围绕选种、病害防控、养殖技术、质检等多个技术环节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引导企业规范化生产。积极推介椅圈镇桑漠海洋牧场中心等优质海水鱼苗种生产企业,促成强强联合。创新赋能发展。聚焦品种选择,积极开展鲑鳟鱼海水驯化试验,现场指导投放入海区试验网箱,实现本地淡水网箱养殖与海水网箱养殖有效衔接。开展培育技术研究,依托本地企业从山东引进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进行本地孵化培育,为现代海洋牧场深远海网箱养殖提供大规格苗种。记者:邢漫编辑:邹润
04/23 - 丹东文旅五一假期游预热推介
4月21日,一场青春气息扑面的文旅推介活动在辽宁师范大学火热开展。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联合市城建文旅集团、凤凰山景区,以"沉浸式体验+年轻化表达"的创新模式,将边境之城的多彩魅力搬进高校。针对大学生"特种兵旅行"偏好,结合”丹东红色旅游年”活动,丹东文旅推介官对我市的旅游资源、大学生周末游专属线路和citywalk、咖啡打卡路线做了详细介绍,市城建文旅集团和凤凰山景区做了旅游资源和优惠政策发布。红色旅游资源问答环节更是掀起高潮,大学生们踊跃分享,让丹东的红色故事在青春对话中焕发新声。现场,主持人拿出“鸭绿江断桥”文创作为惊喜奖励,将互动推向高潮。从虎山长城的烽火台历史,到河口断桥的战地故事,从珍贵文物背后的英雄事迹,到沉浸式红色研学体验,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原来丹东藏着这么多‘行走的红色课堂’!”不少学生感慨道,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活动中,室外展区人头攒动,成为一大亮点。现场生动展示丹东丰富的旅游资源,从风光秀丽的凤凰山到浪漫迷人的鸭绿江畔,勾勒出丹东壮美的山水画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创展区,融合丹东特色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精致的鸭绿江风情书签、富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丹东文创的独特创意与魅力,吸引众多学生驻足欣赏、拍照留念。最具活力的当数匹克球体验场,这里人气爆棚。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生们纷纷拿起球拍,投身到这项新兴运动中。球场上,欢笑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大家尽情挥洒汗水,在体验运动乐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丹东文旅活动丰富性的认知。此次活动不仅搭建起文旅资源与青春力量的对话桥梁,更以"年轻态"传播语态重塑城市形象。下一步,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将持续推进"丹东文旅进高校"活动,进一步提升丹东文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丹东,领略这座城市的迷人风采,共同书写边境之城的青春叙事。编辑:邹润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