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省丹东市:开展冰域救援实战化演练
    2月20日,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从实战出发,结合辖区气候环境特点,按照“满足辖区、兼顾增援、独立作战”的原则,组织全市10个基层队站开展雨雪冰冻救援队伍集结拉动实战化演练。此次演练坚持“全过程”“全要素”“全实战”模式,紧密结合丹东地区季节性自然灾害事故特点,以冰面救援为课题,按集结列队、报告情况、清点装备、实地演练4个程序分步骤实施。演练中,支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对救援队伍集结速度、作战力量编成、车辆器材装备配备、个人安全防护、防寒保暖措施、应急保障、应对冰冻灾害准备工作熟悉掌握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装备器材进行了低温冰冻条件下的性能测试,随机提问了消防救援人员职责分工及作战行动安全注意事项。救援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安全区域手抛救援绳、携装匍匐救助、舟艇救助等方式互相配合操作,救助坠入冰下的遇险群众,其余人员在安全区域辅助,安全员及时提醒救助冰上人员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被救人员到达安全区域后,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医疗救护组针对被救人员伤情采取有效急救措施。救援人员协同配合、精准操作、科学施救、防护到位,在各级指挥员的指挥下圆满完成了演练预定科目,达到了以练备战的目的。此次拉动演练全面检验了支队应对冰域灾害事故的快速响应、编队出动、器材操作使用、现场应急处置等能力水平,提升了消防救援人员的战备意识、安全意识。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将针对辖区季节性自然灾害事故特点,广泛开展不同类型的实战演练,在演练中查找并消除作战行动安全隐患苗头,切实筑牢作战行动安全防线,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水平。
    02/23
  • 辽宁丹东:监督抽查农资质量护航春耕备耕
    为保障春耕备耕农资产品质量安全,近日,丹东市市场监管部门立足产品质量监管职能,早谋划、早安排、早介入,积极组织开展农资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工作,全力为春耕备耕生产保驾护航。本次监督抽查的范围为全市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在生产领域,对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化肥生产企业100%全覆盖抽查;在流通领域,主要以规模较大的农资产品批发零售商、经销店为抽检对象,开展重点抽查。计划开展监督抽查40批次,其中化肥30批次、农膜10批次。本次监督抽查重点检查农资生产、销售企业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有效;经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制度;化肥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包装说明是否规范真实,商标标识是否侵权仿冒等情况;是否存在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有效含量不足、“三无”、过期失效等假冒伪劣化肥等违法行为。监督抽检过程中,执法人员向被抽查企业耐心讲解农资生产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企业的法律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指导生产企业加强产品自检、规范产品标识,提醒销售企业做好农资台账的登记管理,严把农资产品进货关。
    02/23
  • 二月二 舞起来!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在民间是被称为“龙抬头”的好日子。当晚,安东老街上演了舞龙、秧歌等民俗节目,精彩纷呈的展演让市民拍手叫好。“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过后,春龙节来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抬头”。“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但不论哪种方式,都寄托着人们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美好愿望。锣鼓喧天、彩扇翻飞……欢腾热闹的秧歌传递着人民群众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祝愿。市民和游客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抓拍精彩瞬间,记录欢乐时刻。龙是神话里生活于大海中的神异生物,司掌行云布雨,常用来象征祥瑞。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咚锵,咚锵,咚咚锵!两条金龙气势如虹,时而“飞腾入云”,时而“劈波斩浪”......人们挥舞着手中的金龙,用“龙之舞”迎接希望,点燃美好!
    02/22
  •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10件民生实事发布
    2023年,丹东市振安区将继续秉承为民服务的宗旨,持续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着力推进以下10件民生实事:实施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8个小区,24栋住宅楼改造,建筑总面积8.5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296户,维修老旧排水管网2.25公里,维修供暖管网1.8公里,铺设小区内道路1万平方米,增设健身器材和休闲座椅20套。实施农村路网畅通工程。新建改造金泰线、庙炮线等农村公路28公里、建设桥梁3座,建设“一事一议”屯堡路40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九连城镇、同兴镇、五龙背镇饮水安全工程,新建五龙背镇净水厂1座、二次加压泵房2座,更新主支管线30余公里、入户管线200余公里,覆盖人口3.6万人。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改厕50个,持续开展农村垃圾综合整治,实施垃圾分类减量,创建省级美丽宜居乡村7个,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成丹东市振安区医院分院新建及发热门诊改造提升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新增床位107张,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供给。启动实施振安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计划2025年竣工投用。在每个街道建成1处对老年人给予优待的老年食堂,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家庭养老床位50张。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惠民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0场以上,提供岗位3000个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100人,城镇失业再就业60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00人。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成30中学宿舍食堂改造和汤山城中心小学塑胶操场建设,29中学操场改造,实施五龙背小学及幼儿园异地新建。投入扶持资金500万元,建设农业设施大棚20栋,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服务活动,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主题文艺活动和文化服务进基层活动。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加惠民健身器材投放,强化群众体育服务。
    02/22
  • 辽宁省丹东市:“春季房交会”2月25日开幕
    2月17日,记者从丹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了解到,由市政府主办,市住建局和各区政府(管委会)承办,市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同参与的丹东市2023年“春季房交会”活动,将在2月25日至3月10日举行。与以往活动相比,此次活动不仅房源充足,政府补贴力度更大。本次活动主题为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支持群众合理住房需求。活动旨在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平稳健康发展,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和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的前提下,支持群众合理住房需求。活动不设集中展示会场,由各开发企业在售楼处自行设置布展,通过条幅、电子屏幕、宣传板等方式大力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市区所有在售项目楼盘全部参与活动,参展开发企业多达60家,展示项目70个,展示商品住房1.2万余套,近140余万平方米。灵活的活动形式,为市民选房、购房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各开发企业积极在各网络平台推送相关活动信息,还推出了物业费减免、赠送装修大礼包、特价房源等让利促销活动。据悉,活动期间共推出打折房源4000余套、50余万平方米,特价房500余套,6万余平方米。另外,活动汇聚了多种多样的房源供市民选择,从地理位置看,既有老城区的热销楼盘,也有位于新区的景观盘;从户型结构来看,既有多层、小高层、高层等种类,也有近几年新兴的花园洋房、空中云庭、联排别墅等户型;从最受刚需群体关注的教育、养老、医疗等环境因素,再到山景房、温泉房、江景房等,都会在各项目现场进行“一房一价”展示。对于市民最为关注的购房补贴部分,本次活动政府补贴部分不但涉及新建商品住房,还包含了存量住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手房。在活动期间,凡符合购房条件的个人在“春季房交会”活动期间,在市辖区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或存量住房(二手房)的,将按交易的建筑面积给予补贴。其中,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住房,给予交易面积每平方米70元补贴;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给予交易面积每平方米100元补贴。这项补贴政策,是落实省、市政府关于鼓励合理住房消费,鼓励二手房交易与新建商品房销售享受同等补贴支持政策的重要举措。丹东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春季房交会”活动的宗旨是服务群众,一方面通过活动,满足市民投资置业、刚性和改善性住房的消费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政府在购房市民和开发企业之间搭建一座方便快捷、信息畅通、互惠互利的房屋购销平台,给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一个展示优质房地产项目的机会。
    02/22
  • 辽宁省丹东市:蓝莓陆续上市
    这几天,在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炮守营村1组蓝莓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内,蓝莓早熟品种L25和L11的少量果实已经成熟,第一批蓝莓陆续上市。“今年温室大棚蓝莓2月开始成熟,目前批发价120元一斤,3月能够大量上市。”蓝莓基地负责人秦明说。
    02/22
  • 辽宁省丹东市:野菜上市 市民尝鲜
    连日来,记者走访丹东市内几处农贸市场发现,刺嫩芽、荠菜根、小根蒜等各类野菜纷纷上市,不少市民争相购买。“前两天在饭店吃了一盘山野菜拼盘,真是爽口,这不,今天来市场买点儿,回家做个菜。”2月20日,在永昌市场选购山野菜的刘先生说。在市场里,刘先生找到了想买的几样野菜,荠菜根每公斤30元,小根蒜每公斤40元,刺嫩芽每公斤80元。“虽然现在野菜价格不便宜,可就想吃这一口,换换样。”刘先生说。据经营蔬菜的商户介绍,目前上市的野菜大多是大棚培育的,不仅品种多,产量也可观,售价不便宜,虽然价格小贵,但仍有很多市民前来购买,颇受欢迎。记者注意到,目前丹东市场内卖野菜的摊位不少,且销量不错。“荠菜根15块钱1斤,买点回家炖土豆尝尝鲜。”家住四道桥附近的李女士一边挑菜一边说。在客来多、八街等市场,随处可见菜贩销售野菜。据商贩介绍,目前荠菜根、小根蒜售价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大地和山上的野菜预计清明节过后才能逐渐上市。”永昌市场经营蔬菜的商户宫先生介绍,眼下天气还是有点冷,荠菜刚返青,量少,他出售的荠菜根主要来自东港的种植大棚。
    02/22
  • 【科普】今晚十点左右……
    星空有约丨“龙抬头”,几点抬?2月21日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今年的“龙抬头”发生在晚上十点前后。“龙抬头”指的是什么?几点能看到“龙抬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我国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每七宿为一组:东方为苍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东方苍龙包含了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生动地勾勒出一条龙的形象:角宿作龙头,亢宿为脖颈,氐宿为胸膛,房宿为龙腹,心宿是龙身,尾宿和箕宿共同代表龙尾。”王科超说,“龙抬头”反映的就是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形象,像是“龙头”抬了起来。在大约2000年前,中国古人看到的“二月二,龙抬头”是在日落后不久。由于存在岁差,如今人们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晚上八九点才能看到“龙抬头”。今年看到“龙抬头”的时间相对更晚,大约在晚上十点。王科超解释,除了岁差经年累月的影响,相同的恒星天象在一天中出现的时间与公历日期的早晚也有关系。同一颗恒星,每天都比前一天提前大约4分钟升起。今年农历二月初二对应公历日期2月21日,当天“龙抬头”时间比2021年3月14日的“二月二,龙抬头”晚一个多小时。在农历二月初二之后的近两个月内,公众在晚上不同时间段可以看到“龙头”角宿从地平线升起的景象。整条“苍龙”从地平线升起需要约6个小时。公历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公众入夜后就能看到整个苍龙的“龙形”出现在夜空中。
    02/21
  • 辽宁省丹东市:畜产品安全宣传进大集
    为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群众放心消费,日前,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在振安区楼房镇大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市农业执法队通过悬挂条幅、设置咨询台,为群众现场发放注药注水、非法屠宰、非法处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相关内容的宣传单,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注药注水和私屠滥宰畜禽未经检疫上市销售、食用含有瘦肉精畜产品危害性,以及如何鉴别真假肉的方法等相关知识,并现场解答群众提问。接下来,市农业执法队将持续加大对食品源头的监管力度,保持严厉打击畜禽注药注水、非法屠宰、非法处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全面提升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02/21
  • 辽宁省丹东市:“五星窗口”的贴心服务
    2022年,在丹东市公安局开展的派出所服务窗口评定中,元宝公安分局六道口派出所被评定为“五星服务窗口”,该所也是全市派出所唯一获此荣誉的基层窗口单位。日前,记者来到六道口派出所,体验窗口服务。“你好同志,你有什么要办的事项?”2月13日下午,六道口派出所服务窗口民警尹晓曼面带微笑、热情地接待辖区来办理户口证明的居民姜先生。姜先生父亲过世,他在办理房产事宜时,有关机构要求出示其父母夫妻关系和父亲死亡证明。尹晓曼打开电脑、按图索骥,很快找出案卷编号和姜先生父母户籍底卡,并根据底卡信息为姜先生开具所要的证明。尹晓曼介绍,户籍窗口服务与老百姓打交道多。以前开具这样的证明,需要在大量档案卷里翻找,如大海捞针。为了提高办理实效,她和户籍民警宋文颖利用业余时间,将辖区2.4万名居民户口底卡全部录入电子表格中。现在随便说出一位辖区居民,很快就能查找到居民户口底卡信息,实现了户籍管理数据化。当天,尹晓曼为两名居民开具了父母、父子关系证明,为多名居民办理了户口迁移事项,遇到老年人还会不厌其烦地解释有关政策。“干窗口工作,要有真诚服务的细心和耐心。”尹晓曼说。去年7月,辖区一男子服刑多年刚释放,因心脏病突发住院治疗,其姐姐在为该男子办理医保和生活低保等相关手续时,发现他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在为该男子办理身份证过程中,窗口民警发现其释放证明上的出生日期与户籍底卡不符,于是联系辖区司法所,询问接领释放人时是否有带照片的表格,可对方表示只有该男子部分信息。民警又辗转联系到沈阳监狱狱政科,恳求其将该男子在服刑期间带有照片的信息表扫描传真至派出所。经过多方沟通和协调,终于在5个工作日内将该男子落户、身份证照片和指纹信息采集完毕,为其办理了身份证。该男子和姐姐感动不已,一再向民警表示感谢。急百姓所急,让百姓感受到有温度的服务。去年疫情期间,辖区原居民刘女士在山东某市购房居住,并办理了购房准迁手续,落户时需要六道口派出所办理迁移证。按正常办理流程,该业务不属于跨省通办业务范围。民警决定特事特办,经请示分局行政审批办领导同意,并从公安部网站查到刘女士的准迁信息后,积极与山东属地派出所进行电话沟通并核实相关信息,经确认无误后通过网上操作,为刘女士办理了迁移手续。“你们的服务太到位了!”刘女士感慨道。“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是公安窗口服务的初心。”尹晓曼说,在工作中,他们尽量简化流程,缩短办件时间,宁愿自己麻烦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次。如今,该窗口还开展了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错时服务,用细心和耐心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和好评。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