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云行动”助力云南文旅行业大变样!
3月30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云南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文明建设“彩云行动”三年计划(2021-2023年)》,共同开展“语言美、行为美、形象美、放心食、安心住、顺心行、舒心游、称心购、开心娱、众参与”十个专项行动,大力倡导文明旅游理念,提高从业人员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着力提升全行业文明程度和服务品质,全力塑造云南旅游文化业“爱国、守法、诚信、文明、热情”新形象,努力增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三年,云南文旅行业如何进行文明建设?一起来看资料:云南省文旅厅
04/01 - 大山包里的“鹤妈妈”
一群黑颈鹤从陈光会头顶飞过(3月19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黑颈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被誉为“鸟中大熊猫”。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重要的越冬地和中转地。2004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镇车路村村民陈光会从婆婆手中接过志愿保护黑颈鹤的接力棒,成为大山包名副其实的“鹤妈妈”。 据了解,在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数量由1990年初建保护区时的300余只,逐年增加到目前稳定的1400余只,约占全球黑颈鹤数量的六分之一。2020年11月底,大山包保护区监测统计结果显示,黑颈鹤数量超过1900余只,创该保护区成立30年来的最高纪录。(新华网赵普凡摄影报道) 陈光会用望远镜观察黑颈鹤(3月19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黑颈鹤在吃玉米(3月19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陈光会在观察黑颈鹤(3月19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黑颈鹤在吃玉米(3月19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陈光会在给黑颈鹤撒玉米(3月19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04/01 - 东兴市消费扶贫产品展示馆正式投入使用
3月30日,东兴市消费扶贫产品展示馆正式投入使用。该馆位于东兴镇民族路78号,由东兴市扶贫办、总工会、商务和口岸管理局、农水局、发改局以及东兴市邮政分公司等联合建成,致力于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提升惠农惠民实效。当天,有关建设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了东兴消费扶贫产品展示馆的开幕仪式,并作为第一批“顾客”积极参与选购商品。据介绍,该馆是东兴市首个消费扶贫展示馆,由东兴市邮政分公司承担主要业务,遵循健康安全的选品原则,馆内精心陈设了部分镇、村、龙头企业生产的优质扶贫产品,目前展示产品约40种,其中扶贫产品22种、龙头企业产品3种,海鸭蛋、“红姑娘”红薯、金花茶等特色农产品广受青睐。消费者不仅能在馆内直接选购物美价实的产品,还可通过相关电商平台的扶贫专区下单购买心仪好物。经了解,在强化展示馆带动效应的同时,东兴市邮政分公司将依托邮政农村电商平台和寄递业务优势,整合线下邮政2个自有网点、30个邮乐购店的资源,积极对接帮扶种养户,完善“销售+配送”模式,多措并举提升助农增收的实效。东兴市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唐伟丽说:“我们扶贫馆开业既为东兴市农特产品提供了展示的窗口,又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购买平台,有效的实现了一个供需精准对接、解决当地扶贫产品“卖难买贵”一个问题。”记者:方平
04/01 - 东兴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
3月29日,东兴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松柏中学举行,该基地成立有助于拓宽党史国史教育的知识面,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学生培养爱国情怀。活动现场,市关工委、市委宣传部、市教科局等相关单位领导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市关工委执行主任蒋岩还围绕“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节寓意丰富的党史国史教育课。讲解着重介绍了建党100周年以来的光辉历程,提炼历史深刻启示,激励学生们认真学习党史,全面了解国情,明理增信,崇德立行,秉承“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立志成才。在松柏中学烈士纪念碑前,大家还细细感悟红领巾讲解员讲述的红色故事,缅怀在1949年解放竹山战斗中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并敬献鲜花,学习烈士们顽强不屈、爱党爱民的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据了解,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市关工委将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加强培养关工委“五老”宣讲队伍和红领巾讲解员,通过组织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报告会、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参观、“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读书活动等多彩活动,多渠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04/01 - 又有“萌物”出现!长春净月潭冰面上跑来了一只“小鹿”
3月31日,一则网友拍摄的长春净月潭公园冰面上发现“小鹿”的视频被疯转,画面中,一只远看形似“梅花鹿”的小动物奔跑跳跃,萌翻众人。 当天,中国吉林网记者联系到了净月潭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小动物是游客在游玩时偶遇的,此前,公园内并未出现过。由于视频距离较远,据工作人员目测来看可能是“小鹿”或是“狍子”。网络截图 “如果是小鹿的话那就是野生的,狍子的话估计就是被放生的了。”该工作人员介绍说。 净月潭出现“萌物”并不是第一次。 2019年,网友在净月潭偶遇了一只“赤狐”,这只“雪山飞狐”也瞬间登上了热搜,引起了热议。有动物专家提醒市民,如果在市内发现这种动物,应该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处理,不要私自逗玩或者抓捕。资料图 而此次再次发现了另外种类的小动物,也体现了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净月潭工作人员也提醒游客,大多数野生动物都有不确定性,如果发现,请勿盲目靠近,也为小动物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李志明
04/01 - 新发路观察+丨早春吉林,“风景”独好!
播种希望的春天里,最会有一些新发现。 比如说,眼下吉林省各地一波波大项目开工,就是一个重要观察窗口。 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今年以来按照“推进‘一主、六双’,加快项目建设”行动部署要求,吉林省各地正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一系列重大项目、一项项有效投资,为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三月的最后一天,中国吉林网做了一次系统梳理,带您一起深度聚焦各地项目。 长春:超500个春季项目演绎长春好风景 “十四五”开局之年,长春较往年提前20天进入了项目开工的高峰期。数据显示,截至本月中旬,长春市已梳理汇总春季项目500余个,同比增加100余个,年度计划投资1200余亿元,同比增加300余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500余个春季项目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超过20个,同比增加100%。得益于一批战略性项目的落位,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路径更清晰、发展优势更突出、发展前景更光明。 吉林:新开工项目77个开启发展“加速度” 年初以来,吉林市累计集中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07个,总投资10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77个,复工项目130个。今年该市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401个,总投资2059亿元,全年投资预计增长25%。前两个月,该市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指标实现5年来同期最高水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也以145%的增速领跑全省。碳纤维产业园暨1.5万吨碳纤维项目,总投资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亿元,项目于3月初开始安装设备底座(或基座)及设备支架。 四平:“四最”背后的奋进跑姿 1至2月,四平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同比增长55.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创近年最高增幅。截至3月25日,四平市集中开复工项目156个,比去年增长80%;总投资166亿元,比去年增长86%。其中新开工73个,比去年增加41个,增幅达128%;续建83个,比去年增加28个,增幅达51%。创造了四平历史上春季开工项目数量最多、投资最大、质量最高、效果最好的佳绩。 辽源:集中开工项目83个总投资361.49亿元 近年来,辽源市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截至目前,辽源市计划春季集中开工项目83个,总投资361.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6.43亿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蛋谷暨智能仓储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项目,包括现代农业双创孵化园、基础蛋鸡养殖业等5个产业功能区域和1个康养小镇,总投资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 通化:开复工率81%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1至2月,通化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增长24.6%;一季度预计完成投资17.5亿元,增长20%以上,增速均超出年初计划一倍以上。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66个,开复工率81%,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白山:开复工项目70个打造发展新“引擎” 年初以来,白山市累计集中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51个,总投资50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1.3亿元。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222个,总投资691亿元,全年投资预计增长10%以上。该市参加全省春季集中开复工项目70个,总投资15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8亿元。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项目数量、质量和投资额都有显著提升,特别是绿色食品、医药健康、旅游、矿产新材料等产业类项目占比近50%。农夫山泉年产119万吨饮用天然水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投产后年销售收入约8.5亿元,将安置就业281人。 松原:新开工项目113个“蓄力”未来 今年,松原市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314个,比去年增加99个,总投资1542亿元。春季集中开复工项目19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3个。松原市新能源基地项目总装机规模177万千瓦,其中风电新增装机165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2万千瓦,总投资约148亿元。截至目前,这个项目所包含的14个项目全部开工,预计年末全部竣工,实现并网发电。其中,国华(乾安)余字200MW风电项目总投资近13亿元,装有单机容量3.3MW的风机45台,总规模148.5MW,并配套1座220千伏升压站。目前,工人们正在对风电场道路及升压站场坪进行修筑。 白城: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速10% 年初以来,白城市累计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23个。该市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67个,总投资797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速10%。洮北碳纤维产业园、通榆高登赛年产10亿瓦时高端组装锂电池、梅花玉米深加工三期等项目,投资强度大,产业链条长,对拉动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延边:全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207个 延边州全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207个,总投资1040.1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中产业类项目111个,基础设施类项目44个,社会民生类项目25个。总投资15亿元的5G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于3月25日开工,其中一期主要建设行政办公楼、孵化楼、科技楼以及6栋厂房,预计10月末完成主体建筑。 长白山开发区:高铁站配套设施工程项目总投资10.27亿元 今年,长白山开发区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58个,总投资171亿元,全年投资预计增长8%。截至目前,累计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3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2亿元,均为复工项目。长白山高铁站配套设施工程项目总投资10.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5亿元,年内计划完成落客平台及匝道桥梁等工程。 梅河口:累计集中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65个 年初以来,梅河口市累计集中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65个,总投资2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亿元。该市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09个,总投资537亿元,全年投资预计增长10%。四环医药惠升胰岛素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0亿元,现已竣工投入使用;2021年启动生物药I期扩能改造、糖尿病生物药II期产业化建设、新型降糖药建设三个子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50亿元,上缴税金超过30亿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看过各地项目建设后,感受有四点:开工时间“早”项目数量“多”投资规模“大”项目质量“好” 常言道:“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就是抓住了推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放眼当下吉林,项目建设热潮涌,铺就振兴新画卷!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栾喜良
04/01 - 云南师宗:桃树花开遍地“红”
桃树花开遍地“红” 阳春三月,气温逐步回升,走进曲靖市师宗县竹基镇界桥村冬桃种植基地,万株桃花竞相绽放。春风轻拂下,花朵摇曳,粉嫩的花瓣随风而动。放眼望去,满山遍野的桃花在春光映照下,显得生机勃勃。 近年来,竹基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逐步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桃果种植基地。采取“扶贫公司+专业合作社+深度贫困户”模式,积极引导当地群众栽种中秋寿桃、中秋红蜜桃、鹰嘴桃等,红火的桃果产业带动了群众走上增收致富路。 桃林中,工人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在修剪病虫枝、除杂草、稳花朵……连日来,竹基镇蒲草塘村委会小坡村村民赵关莲在桃林地里忙得不亦乐乎。 “摘叶子这些80元一天,打药是100元一天,我们家里活计干完就到基地里面务工,每天都有活干。”桃树花开遍地“红” 2019年赵关莲家以每亩一年900元的价格流转2亩土地给师宗县东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桃树,在闲暇之时,她可以到基地务工贴补家用。 为了更加便捷、有效、全方位地服务桃农,2018年竹基镇引进师宗县东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界桥村打造600亩桃树种植示范基地,依托龙头引领带动,提高产业档次,打造果业品牌,增强致富带动能力。桃树花开遍地“红” “当时竹基镇为了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就让我们在界桥村做一块示范种植基地。示范基地做出效益后,当地群众跟着种并形成了规模,现在我们负责销售和技术指导。”师宗县东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明介绍。 据了解,目前基地总投资800多万元,栽种桃树37000多株,今年有27000多株桃树挂果,初步估计能采摘果子300吨至400吨左右。基地平均每年的劳务费超过80万元,带动了周边的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和务工增收。 竹基镇界桥村村民宋艳生是第一批进入基地务工的人员,勤奋好学的他如今已经成为基地里管护桃树的一把好手。桃树花开遍地“红” “我每个月有2400元的工资,主要的工作就是教工人如何剪枝、施肥、泼水各方面的技术。我现在也掌握了技术,以后也会试着自己栽点果树。”竹基镇界桥村村民宋艳生说。 桃林富民产业兴,人面桃花相映红。李洪明介绍,下一步基地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建设,大力发展“采摘+休闲+观光”一体化的乡村生态旅游模式。让更多农户看到种植桃树的效益,主动参与到桃果产业中来,带领群众在桃果致富路上越走越远。 云南网通讯员赵文东袁燕坤记者常旭辉摄影报道
03/31 - “醉”美云南|滇藏木兰绚丽绽放
近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清水朗山上的滇藏木兰竞相绽放,引得许多游客前去赏花。(李少军普振华)
03/31 - 春耕始,万物生,村民忙绘东兴“春耕图”→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自二月份以来,东兴市抢抓农忙时节,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全力为今年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目前,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早稻春耕图已经在东兴市徐徐展开印入眼帘.3月26日,记者在江平镇福珍富硒种植示范基地看到,广阔的田地里一派忙碌景象,村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200亩农田的春耕工作,三台插秧机、两台旋耕机开足马力在农田里来回穿梭,秧苗伴随着机械的规律运动,整齐地插进平整的稻田中。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水稻插播效率,今年采用插秧机播种、无人机直播等方式进行全机械化作业,确保春耕早稻工作高效开展。东兴市福珍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福珍说:“今年早稻我们计划种植1600亩(含松柏),全部使用机械化耕种,按照往年早稻种植每亩产出1200斤算的话,预计能达到200万斤稻谷。”今年二月初以来,东兴市农水部门积极指导服务各种植基地和农户进行春耕备耕准备工作。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指导和春耕准备工作,目前,我市早稻插秧工作已全面铺开。东兴市农业农村水利局种植与机械化管理股股长成美华说:“我们通过中央及地方支农惠民政策扶持,在项目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福珍水稻种植示范园区大力支持,确保我市春耕备耕工作稳固推进。”据了解,今年东兴市计划春种总面积6.24万亩,其中计划春种粮食面积3.62万亩、油料0.5万亩、蔬菜1.63万亩。全市储备肥料、种子充足,我市春耕备耕工作正扎实推进中。记者:唐耀原禤大程
03/31 - 长春市图书馆在第二届全国“图书馆杯”中喜获“星级组织单位”称号
近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图书馆杯”主题图像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圆满落幕,长春市图书馆喜获“星级组织单位”称号。 结合阅读推广的使命和全民抗疫的时代精神,以“图书馆,让生活更美好!”和“战‘疫’,读书人的力量!”为创作主题,活动面向全国的图书馆馆员和读者征集海报、插画、漫画、表情包、卡通形象等作品共计2.8万余幅,其中,200余幅作品分别获评金星、银星、铜星、星级奖。 长春市图书馆在活动组织过程中,从挖掘和培养广大图书馆馆员和读者的创新设计能力入手,积极组织长春地区各县(市)区图书馆、社区分馆、阅书房等馆员及读者,通过网站宣传、微信平台推广等方式,广泛引导广大读者和馆员报名参赛。 在征集参赛的30余幅作品中,读者周彧彬作品《正确阅读》以突出的色彩对比、具象的阅读姿态,表现了墨香与知识带给读者的深度的心灵体验,荣获“金星设计作品”奖;馆员郝欣的作品《当代木兰用爱战“疫”》以女性的坚毅力量、抗疫的感人形象,表达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女性精神,获“星级设计作品”奖。 据悉,优秀作品将在全国进行巡展及用于文创产品开发,借助阅读文化与创新设计的融合,开发衍生文化创意用品,使活动成果得到充分转化和应用,传承阅读文化,推动全民阅读。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殷维 图片由长春市图书馆提供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