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遗产”名山在中国——泰山
泰山景色(5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其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地质奇观和谐融为一体,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美学和科学价值,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泰山素有“五岳之首”的美誉,其景巍峨雄奇、幽奥俊秀,有石坞松涛、云海玉盘等美丽壮阔的自然景观。作为中国的传统名山,泰山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历代君王封禅祭祀,文人墨客吟咏题刻,留存了丰富的文物古迹。长久以来,泰山的地质遗迹、古建筑群、石碑铭文、古树名木等,一直受到精心的管理和保护。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泰山天街(5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泰山景色(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泰山景色(5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泰山景色(5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石刻(5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泰山景色(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游客在泰山观看日出(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泰山观海石日出(5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泰山玉皇顶晚霞(5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06/07 - 重庆缙云山:城市“绿肺”又回来了
这是6月4日拍摄的重庆缙云山风光(无人机照片)。 位于嘉陵江畔的缙云山保护区是重庆中心城区重要生态屏障,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区域之一,有“植物物种基因库”的美誉。 由于紧邻城区、多头管理等原因,保护区内曾存在种种生态问题。2018年6月起,重庆市北碚区开始实施缙云山整治提升工作。四年来,在一系列绿色发展“组合拳”推动下,缙云山保护区的城市“绿肺”功能得以恢复,环境品质和游客体验度得到显著提升。这个特大城市近郊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步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这是6月4日拍摄的重庆缙云山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这是2021年6月29日拍摄的重庆缙云山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秦廷富摄) 这是6月4日拍摄的重庆缙云山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6月4日,游客在重庆缙云山游览。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6月4日,游客在重庆缙云山游览。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6月4日,游客在重庆缙云山游览。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6月4日,游客在重庆缙云山游览。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这是6月4日拍摄的重庆缙云山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06/07 - 夏日草原景美如画
6月5日拍摄的丰宁县坝上草原景色(无人机照片)。 初夏时节,位于河北省北部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草原逐步返青变绿,蓝天、白云、绿草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新华社发(王立群摄) 6月5日,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草原,游客在骑马游玩。 6月5日拍摄的丰宁县坝上草原景色。 6月5日拍摄的丰宁县坝上草原景色(无人机照片)。
06/06 - 贵州毕节:厚植绿色发展底蕴 扩增生态产业红利
毕节市乌江源百里画廊景色(5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多年来,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贵州毕节试验区,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厚植绿色发展生态底蕴,在系统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推动生态建设与特色经济协同发展,城乡各地绿意盎然。 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毕节市乌江源百里画廊景色(5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 毕节市黔西市化屋村景色(5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 毕节市黔西市化屋村景色(5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 毕节市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景色(2021年3月30日摄)。 毕节市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2019年6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毕节市大方县小屯乡大田村景色。该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乡村称号(6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 毕节市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2019年6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毕节市七星关区林业局工作人员在查看撒拉溪镇国家储备林生长情况(6月1日摄)。 毕节市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2021年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06/06 - 青岛:蓝莓丰收采摘忙
6月2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大陡崖村村民在大棚内采摘蓝莓。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10万亩蓝莓进入采摘期,产品通过订单模式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市场上受欢迎的高附加值果品。据介绍,青岛西海岸新区从2000年开始栽培蓝莓,带动6.8万农民从事相关产业,年产值达10.5亿元,形成集品种引进、种苗繁育、基地种植、果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6月2日,游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大陡崖村大棚内采摘蓝莓。 6月2日拍摄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大陡崖村村民采摘的蓝莓。 6月2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大陡崖村村民在分装蓝莓。
06/03 - 西安:湿地公园打造再生水循环新模式
6月2日,市民在西安航天基地水生态循环公园了解中水回用知识。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环境日,西安航天基地水生态循环公园于6月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公园随花园式全地下污水处理厂——西安航天基地第一净水厂建成,集水质净化、尾水湿地、市民休闲、科普展示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污水处理获得再生水,实现“地下污水处理,地上湿地公园”的循环经济模式。 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6月2日,市民在西安航天基地水生态循环公园内参观。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6月2日,市民在西安航天基地水生态循环公园内参加世界环境日宣传周活动。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6月2日,在西安航天基地水生态循环公园,工作人员利用再生水清洗路面。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这是6月2日拍摄的西安航天基地水生态循环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06/03 - 河北井陉:打造绿色城市 提升幸福指数
这是6月1日拍摄的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山城景色(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立足山水生态资源,实施山水、路网、园林、生态修复、美化亮化等40余项县城市政重点建设工程,打造绿色园林山水新城。 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6月1日,市民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金良河畔休闲。 这是6月1日拍摄的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金良河畔景色(无人机照片)。 6月1日,小朋友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和谐广场玩耍。 6月1日,市民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金良河畔休闲。
06/02 - 浙江湖州:乡村“花海龙虾节”启幕
6月1日,歌手在石淙花海龙虾节的“时光音乐会”上演唱。 当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举办的第五届石淙花海龙虾节启幕。 近年来,南浔区石淙镇以“花海”为乡村游主题,以“石淙清水小龙虾”为特色品牌,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融合发展,产业不断迭代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6月1日,游客在选购石淙清水小龙虾。 6月1日,小朋友在石淙花海的游乐区游玩。 6月1日拍摄的第五届石淙花海龙虾节活动现场(无人机照片)。 6月1日,游客在品尝石淙清水小龙虾。
06/02 - 鸟瞰然乌湖
这是5月30日拍摄的然乌湖风光(无人机照片)。 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境内的然乌湖是由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面积22平方千米,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 新华社记者陈尚才摄 这是5月30日拍摄的然乌湖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5月30日拍摄的然乌湖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5月30日拍摄的然乌湖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5月30日拍摄的然乌湖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5月30日拍摄的然乌湖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5月30日拍摄的然乌湖风光(无人机照片)。
06/01 - 欢乐迎“六一”
5月31日,小朋友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内参观模拟海底世界。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自己的节日。 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5月31日,小朋友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内参观化石展品。 5月31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参与蒙眼敲鼓趣味游戏。 5月31日,江苏省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少先队新队员在入队仪式上宣誓。 5月31日,山东枣庄山亭区徐庄镇中心小学学生在表演川剧变脸。 5月31日,河北省遵化市华明路街道一社区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做游戏(无人机照片)。 5月31日,孩子们在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天星幼儿园染布制作服装。 5月31日,在南京市阅城幼儿园,小朋友们在“泡泡派对”上玩耍。 5月31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福苗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参加趣味体育游戏。 5月31日,河北省邢台市东牛角小学学生在参加趣味运动会比赛。
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