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东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绿水青山绘就城市发展新图景
乘浪而起的鸻鹬类候鸟、沿堤绽放的玫瑰花墙、人流如织的健身广场……来到黄海岸边,走近鸭绿江畔,举目四望,心旷神怡。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翻开丹东市的生态答卷,可以看到,这座沿江而建又因江而兴的边境城市,先后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2020中国避暑名城”等多项国家级称号的背后,是丹东市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实写照。初春的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芦苇摇曳、群鸟高飞。2024年,这片曾是造纸厂、养虾池的生产用地,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公约名录,不仅供养着453种高低等植物生长、324种鸟类繁衍生息,还持续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此探访。从经济生产聚集地到世界级“绿色名片”,湿地的蝶变,正是丹东全域生态治理的缩影。以水为脉,筑造生态基底。近年来,丹东市全域推进河湖长制,集中开展治污、治岸、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等行动,成功实现从“清河”到“治河”的完美转变。在辽东重要水源地保护治理项目中,计划完成的退化林修复7.785万亩任务,现已全面收官。截至目前,全市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100%、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丹东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启动6次污染天气特别管控,新增“保良”天数20天,同步打响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数据印证实效:截至6月30日,丹东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3%,位列全省第一;PM2.5平均浓度30.6微克/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二,清新空气成为市民晨练、饭后纳凉最直观的感受。眼下,沿江健康步道花团锦簇、绿意盎然。近年来,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丹东市积极推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串联起城市核心区、港区和工业区,沿江骑行,能看到江城独特发展轴和景观带;锦江山与鸭绿江公园、月亮岛与菊花山等山江景观廊道,既保护生态底色,又凸显城市标志。在这些大山水格局中,公园点缀其间。国门湾公园经改造升级,健身区、儿童游乐设施分区明确;新建球场可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对夏日健身的需求。江山荟绿地内,大片自由草地、莲池荷花,在为城市提供展现新中式置景之美的同时,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野餐、露营地”;众多口袋公园见缝插绿,照明设施、休闲座椅、健身器材与移植绿植齐全,在方寸之间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一张蓝图绘制到底。2023年,丹东市出台《丹东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系统性归纳水域、林草、城镇、农田农村、矿山与海洋等空间修复单元,推进全域一体化设计,构建“一源两岸三带四圈多点”的生态修复格局,为“宜居丹东”生态格局建设描绘清晰路线。未来,丹东将继续坚持以“生产、生活、生态协同”为目标,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区域生态结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记者:刘响
08/18 - “候鸟”康养新时尚,“凉爽丹东”引客来
近些年,丹东以其独特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禀赋和丰富的温泉资源,成为候鸟式养老的首选地。凉爽的天气与养生的温泉“双核驱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候鸟”老人夏季“迁徙”至此避暑康养。“来一次五龙背就喜欢上这里了!”尽管是第一次到丹东旅居康养,但来自内蒙古通辽的高凤兰老人却给出“超高”的评价。“丹东这座城市干净,吃的住的玩的,都好!”在高凤兰看来,不少“候鸟”老人选择到丹东旅居养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凉爽的气候,二是丰富的温泉资源。作为中国温泉之城的丹东,除了五龙背温泉,东港的北黄海温泉、凤城的东汤温泉,每年都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来旅居康养。而作为国家园林城市,丹东66%的森林覆盖率也让外地游客啧啧赞叹。“温泉资源是丹东区别于其他避暑城市的独特优势。”五龙背敬老院院长张启东说,近年来,敬老院依托五龙背的温泉资源,通过招收自费养员,逐步发展壮大。如今,候鸟式养老已经成为该院的一大特色。记者采访了解到,丹东养老机构将温泉资源融入特色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力,逐渐成为吸引并留住“候鸟”老人的关键因素之一。记者:周晓明梁冰刘锴
08/15 - 为民守护消暑纳凉好去处
暑气渐隐,凉风初起,夜幕半垂的灯塔山公园开始变得热闹。8月7日,辽宁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国门湾边境派出所组织民警走进辖区公园,向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同时在普法宣传中问民所需,不断完善便民服务务实举措,持续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记者:刘馨忆
08/14 - 古韵长街 文化雅集
8月10日下午,七经街劳动宫门前热闹非凡,由振兴区帽盔山街道主办的“古韵长街文化雅集”周末市集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的目光。此次市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场舞和文艺表演营造了集市浓厚的文化氛围,彰显了帽盔山街道蓬勃发展的活力。辖区医疗机构现场义诊,贴心守护群众健康。手工艺人展示绝活,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得以传承弘扬。美食商铺鳞次栉比,各类特色美食满足不同味蕾需求。服装、书画、文创产品等展示摊位前人头攒动,市民、游客驻足观赏,挑选商品,凸显七经街商圈的消费活力。为深入挖掘七经街历史文化底蕴,搭建镇街交流平台,集中展示各镇街的文化、产业、美食及旅游资源,吸引市民、游客关注与体验,今年暑期振兴区连续开展“七经街·夏夜潮”历史文化街区嘉年华暨“一镇街一风情”周末市集系列活动,以劳动宫为主阵地,每周由一个镇街轮流主办,致力于打造兼具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夏日盛会,为振兴区的夏夜增添更多精彩与活力。记者:宋永昆张怡媛
08/13 - 东港市长山镇:漠漠水田飞白鹭08/12
- 【旅游】丹东“溪夏野趣正当时”第六期|解锁“水乐园”撒欢指南08/11
- 杜鹃广场变身亲水乐园
夏日傍晚,杜鹃广场热闹非凡,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水珠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孩子们欢笑着、奔跑着,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奏响一首欢快的交响曲。记者/吴琼
08/08 - 宽甸红石镇小韭菜沟:山水如画醉游人08/08
- 【旅游】天晴了,凤城夏日玩水指南来啦~
连续两周的雨天过去了天终于晴啦随之而来的暑气渐浓寻一处清凉成了暑天里最舒心的消夏法子酷热时节,怎能少了痛痛快快玩水的畅快?这份凤城夏日玩水攻略带你邂逅清爽一夏一起在水花里把燥热赶跑!
08/07 - 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风景区:让山水之约更安心
“这是一份双向奔赴的约定:您与宽甸青山沟的故事,不应止步于风雨;这是一份风雨过后的邀约: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树,始终记得您……”日前,宽甸文旅向广大游客发出诚挚邀请:为感恩社会各界支持,弥补游客遗憾,青山沟风景名胜区对因强降雨无法入园的游客表达歉意,并为在7月21日至7月26日期间购买景区门票的游客,提供一次免费重游的机会。这张珍贵的门票,化作青山沟风景名胜区相邀的请柬。经历洪水侵袭后仅6天,宽甸青山沟风景名胜区如今已“满血复活”,重现往日的秀丽风光与游人如织的繁华。景区以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措施,为游客打造安心舒适的避暑体验。从7月21日遭遇强降雨,到7月27日宣布恢复运营,青山沟镇党委政府会同景区马不停蹄地展开清淤、维修、隐患排查等工作,镇村干部、党员、护林员、水管员冲锋在前,让这片山水完成了“一周重启”的奇迹。7月30日下午,记者踏入景区,所见景象令人振奋:洁净的石板路上游人如织,店铺重新开门迎客,吆喝声与欢笑声交织,洪灾的痕迹已难寻觅。“以为要等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来,太好了。”“我以为暴雨后重新开放,会有一些颓败的样子,没想到非常干净整洁,工作人员态度也很好,很热情。”游客们兴奋地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游玩感受。截至目前,景区已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洪水已过,景区重开。这个夏天青山沟风景名胜区准备了最灿烂的笑容和最温暖的“烟火”,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记者:曲丹凤肖丹徽潘泽楷滕洪峰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