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楼道“瘦身” 墙体“美容”
    连日来,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靶向发力,精准开展整治行动,为楼道“瘦身”,为墙体“美容”,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居民获得感。街道成立工作组,对75个小区530栋居民楼进行全覆盖摸排,针对电动车“飞线”充电、违规停放、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进行整治。排查期间,工作人员通过约谈物业负责人、在网格微信群发布安全提醒、在小区内张贴温馨提示、入户宣传等形式,争取居民理解配合,提升整治成效。截至目前,共摸排电动车1325台,发现安全隐患128处,均整改完毕。街道还积极与物业公司沟通协调,累计安装充电桩275个,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问题。针对楼道堆占问题,街道、社区开展“敲门行动”,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耐心宣讲,增强居民安全意识,引导大家主动清理,目前已清理楼道堆占36处。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封堵电线洞3处,修复安全出口指示牌10处,消除了安全隐患。居民们高兴地说:“楼道干净了,心情也好!”有居民反映楼体墙面掉渣、小广告有碍观瞻,街道组织志愿者对墙面进行粉刷、修补,补砂浆、刮腻子、喷涂,累计粉刷、修补墙面30余处。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巡查,清理了600余张小广告。下一步,兴东街道将继续对照创城要求主动作为,查不足、补短板,精细管理、精准治理,推动创城工作取得新成效。记者:郑鑫
    07/11
  • “五老”护苗助成长
    近日,丹东市教育局关工委一行4人来到凤城市石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为30名生活困难学生每人捐助1000元。受助学生代表表示,今后会努力学习,不负期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近年来,丹东市关工委不断完善“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服务体系,组建“五老报告团”“五老宣讲团”“五老关爱团”“五老帮扶团”“五老帮教团”“五老辅导站”等服务团队,目前全市“五老”队伍已发展到150多支2万余人,在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使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丹东市关工委组织编写党史、国史宣讲材料并录制视频,发给“五老”宣讲团成员,全市700多名“五老”宣讲员走进学校、社区开展宣教活动670多场,覆盖中小学生30多万人次,把伟大建党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深植孩子心中。针对中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护、辅导问题,丹东市关工委组织“五老”在社区建立“四点学校”,做孩子放学后的“班主任”。在“关爱护青”活动中,“五老”担任“爱心家长”,为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提供帮助。据统计,截至目前,2996名“五老”共帮扶留守儿童、生活困难儿童、残障儿童1103人;各级关工委领导干部和“五老”累计捐资助学2000多万元,受益学生4万多人。丹东市关工委组织具有法律专长的“五老”走进学校,通过开设少年模拟法庭、作法治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治意识,抵制违法行为,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学生。此外,还开展了“零犯罪学校”“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下一步,丹东市关工委将继续深化“情暖童心,护苗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牌建设,进一步发挥“五老”优势,为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记者:包芙蓉
    07/11
  • 老年艺术团来丹东表演
    7月3日下午,“乐龄芳华·中国老年艺术团走进最美乡村辽宁丹东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元宝区文化馆举行。演出表演形式多样,涵盖了歌曲、舞蹈、戏曲、评书、相声等。此次活动由新华网、中国老年艺术团、中共元宝区委、元宝区人民政府主办,辽宁曙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鸭绿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丹东北国之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丹东市农业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大丰收”老年艺术家助农平台协办。记者:周广庆孙坤霖王子宁
    07/10
  • 文化助残 为生活添彩
    近日,市残联联合市图书馆开展了“视力残疾人智能听书机发放”和“送文化进社区”活动,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更好地满足视力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视力残疾人“看”书不再难,市残联与市图书馆在鸭绿江边,向33名视力残疾人发放智能听书机并指导其使用。市残联、市图书馆的5名工作人员还来到凤城市残联,向70名视力残疾人发放听书机。残疾人朋友初次体验智能听书机,感觉既新奇又便捷。据了解,该款智能听书机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出品,主要功能包括电子书朗读、联网访问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网络收音机、网络听书、电子词典等,同时还设有音频播放、录音机、调频收音机、万年历、计算器、定时闹钟、功能设置和文件管理等多种功能,满足视力残疾人学习、娱乐和工作等需求。市残联、市图书馆根据残疾人需求,向凤城市凤泽社区捐赠名著、残疾人文学作品集、小说、烘焙、编织、科技等方面的图书和期刊300余本。身体的缺陷使残疾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受到了限制,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一台台听书机、一捆捆图书是文化的传递,更是爱的传递。此次活动拓宽了残疾人视野,增强了他们自立和社会活动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也让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温暖。下一步,市残联将扎实做好残障群体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更多、更好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推动残疾人文化活动与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包芙蓉
    07/09
  • 丹东冯延秀家庭:你保卫大家 我撑起小家
    妻子是奔走于新闻一线的记者,丈夫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夫妻二人立足岗位,努力奋斗,谱写了亮眼的人生篇章。作为军嫂,结婚12年以来,冯延秀不言累、不言苦,用实际行动给予丈夫最大支持。前不久,冯延秀家庭获评“辽宁省最美家庭”。婚后第一个春节前两天,丈夫接到命令,返回部队值班,冯延秀自己一个人在宽甸的家中过年。此后许多年,夫妻二人聚少离多,多数时候,都是冯延秀一个人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做饭、做家务,有时因采访不能照顾孩子,只得求助孩子老师、邻居和亲朋好友。冯延秀无怨无悔,因为她深知丈夫重任在肩。“对于军嫂的不易,我有深刻的体会,但我仍然无条件地支持他。”冯延秀说。部队举办各种活动,冯延秀发挥专业特长,为活动拍摄视频和照片;部队举办歌咏比赛,她多方联系专业老师提供指导服务。在她的支持下,丈夫服役期间踏实工作,荣立三等功1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1次、基层优秀干部5次。冯延秀好学善思,勤奋努力,是个业务上的“多面手”,摄像、写稿、出镜、剪辑样样都行。多少个黎明时分,她奔波在采访的路上;多少个夜晚,万家灯火亮起,她在电脑前撰写稿件、剪辑镜头……十多年来,她走下去、沉下来,足迹踏遍了宽甸的22个乡镇100多个村,用摄像机记录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百味生活,用心倾听百姓心声,用笔抒写人文情怀,用视频和文字传递党的声音……她被丹东市委宣传部评为“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和增强“四力”先进个人;新闻作品获第二十五届辽宁新闻奖一等奖。记者:包芙蓉
    07/09
  • 异地就医政策惠万家
    在今年6月市医保局、医保中心开展的“医保政策零距离,异地就医暖人心”主题宣传月活动中,医保部门广泛宣传异地就医政策及经办流程,全力促进我市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提质增效。各地医保机构通过在宣传栏、挂号处、门诊大厅等人群密集场所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折页,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相关链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参保人异地就医备案渠道与所需材料、直接结算服务流程、报销政策等内容;同时,开展“带着政策赶大集”系列宣传活动,在集市现场讲解相关政策,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经办服务,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业务。记者:田治华
    07/09
  • 贴心服务 守护“夕阳红”
    “感谢你们细致周到的服务,为我们企业和养老院老人解决难题,办了不少实事。”6月26日,套里村爱心老年公寓负责人周先生将两面锦旗分别送给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马市边境派出所和民警张福亮,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肯定与感谢。尽心寻人护平安6月17日,马市边境派出所接到爱心老年公寓报警称,有老人走失,请求民警帮忙寻找。民警张福亮立即着手调查,连续查看多个时间段视频监控后发现,老人于当日凌晨4时许独自拎着行李箱翻窗出走。由于村内监控视频覆盖不全,民警到套里村挨家挨户敲门走访,了解情况,终于得知有人看到老人乘坐公交车前往市内方向。民警向当班公交司机了解到,老人在交谈中表示要回凤城老家看看,并在站前车站下车。民警将此消息告知老人家属与爱心老年公寓负责人,顺利找到老人。化解纠纷促和谐爱心老年公寓住着60多名老人,这些可爱的“老小孩”凑在一起平时难免有一些小摩擦。近一年来,民警化解了因琐事打架争执、借几十元钱闹别扭、酒后在公寓闹事等多起纠纷。民警总是耐心的安抚老人的情绪,设身处地地帮助老人处理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民警合情又合理的调解,帮助老人们解决了实际困难与问题,赢得了老人、老人家属以及企业的支持与肯定。细致检查保稳定按照派出所主防的特色“深耕警务”模式,马市边境派出所持续深化枫桥经验,由社区民警到辖区老年爱心公寓持续开展日常性走访,了解养老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询问老人们在养老院的生活情况,将安全知识、反诈知识、暖心服务送到老人身边。民警定期对养老院的消防器材配备、用电用气用火情况、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排除隐患。同时,与老人面对面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和常用手段,提高其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记者:唐羽廷
    07/09
  • 巡回宣讲助力科技创新
    连日来,由丹东市科协组建的科技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宣讲团以“传承科学家精神,谱写新时代华章”为主题开展巡回宣讲,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展开。7月2日和4日,辽东学院小浆果团队和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科技创新团队来到东港市市委党校,分别以“十八年的坚守与奉献”和“妙手扶桑梓,高医攀心峰”为题,向东港市280余名市直机关干部讲述了团队多年来在农业和医疗领域深耕细作,服务社会,助力城市发展的故事。7月3日,丹东东方测控在线核检测分析仪器研发团队、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创新设计科研团队、凤城市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团队走进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60多名学生讲述团队潜心钻研、集智攻关,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的故事,鼓励学生们在专业学习和技能竞赛中强“筋骨”、长本领,在创新中成长成才。7月5日,丹东市第一医院胸外科科技团队、丹东东方测控在线核检测分析仪器研发团队来到振兴区花园街道党员活动中心,为50余名街道工作人员和居民送上了“科技知识大餐”,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了解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据悉,到目前为止,宣讲团已走进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社区开展巡讲4场,后续还将开展50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贡献力量。记者:栾柏醇
    07/09
  • 丹东市侨光社区开展义诊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日前,丹东市振兴区侨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丹东市中医院开展了义诊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把脉问诊、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记者:吴琼
    07/09
  • 丹东工人村社区组织健康体检到居民家门口
    “不用打车,不用排长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医疗服务和关爱,真是太方便了!”7月5日,家住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辖区的于方舟高兴地说。当天,工人村社区党委联合丹东市第一医院开展义诊活动服务居民。此次提供十四项免费体检项目,医务人员现场向居民详细讲解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症状、吃药治疗等相关健康知识,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为居民创建健康档案。该活动不仅向居民普及了健康知识,也拉近了居民与社区的距离。下一步,工人村社区将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更好地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作者:沈粹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