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东市社保中心专设窗口破解群众“难心事”
最近 丹东社保中心服务大厅 多了一个“办不成事”窗口 这个窗口能办啥事? 一起来看 “凡是百姓有疑惑的,不知道怎么具体办理的都可以来找我们。”中心工作人员胡晓倩介绍,窗口成立以来,每天都有二三十件百姓的“难心事”得以解决。 “办不成事”窗口的成立,源于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四大行动”中“应该办”的工作举措。设立“办不成事”专项通道在我市尚属首次。 今年年初以来,丹东社保中心积极开展“为民服务解难题”专项提升行动,3月18日,“办不成事”专项通道挂牌运行,业务正式上线,并与12333联合电话开通“办不成事”反馈。 “办不成事”窗口运行近一周 能不能帮群众“办成事”? 胡晓倩介绍,按照“应该办、无政策障碍”的事项痛快办,“应该办、有政策瓶颈”的个案规范程序、特事特办,“应该办、有政策障碍”的共性问题创新机制解决的原则,群众到“办不成事”窗口咨询的问题中,多数并不能算上真正意义的“办不成事”,中心都已作明确答复。 “从实践来看,大多数市民只要准备充分,所要办的事项基本上都能在服务大厅或者是网上办结。”胡晓倩说,其中有两件业务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或制约,涉及的环节多、材料多,确实未能实现即时办理。在丹东港工作的于先生去年12月没有核定记录,造成记录断档,中心受理后直接联系相关部门以及丹东港工作人员,分析原因,限期解决。 中心负责人曲立志表示,目前“办不成事”窗口已经为办事受阻的企业和百姓提供了更快捷的办成渠道。如果需要,工作人员会同市相关部门一并进行解答。“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个窗口,逐步提高所有窗口办事效率,发挥倒逼作用,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坚持‘办成事’”。 记者/姜慕馨
03/25 - 鹊桥联谊活动 搭建社交平台
日前,元宝区总工会组织开展了“遇见爱,遇见你”系列联谊活动,53名来自我市各行业的单身男女青年职工参加。活动旨在给广大单身青年职工搭建一个拓宽交际、展示自我和结识朋友的平台,满足青年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主持人的引导介绍下,男女嘉宾对彼此有了一个初步印象,随后通过各种互动类小游戏,大家逐渐拉近了距离,培养出了默契,现场洋溢着欢快的青春气息。活动结束后,有5对男女嘉宾有了进一步沟通了解的意向。当日,元宝区总工会还现场发放了百余份《民法典》和《辽宁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资料,以进一步提升广大职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度和知晓率,增强群众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采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信心。记者曲艺
03/25 - 丹东支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推进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基层党建制度落实,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践行训词精神、破解四个课题”学习讨论月、政治轮训紧密结合,3月18日上午,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指战员党员代表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活动期间,支队指战员党员代表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前厅,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用誓词来比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而更加坚定党性、坚定信念、坚信党的领导下的重要内容绝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随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指战员认真观看了馆内陈列的大量历史照片和革命文物,仔细聆听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血洒热土的英雄事迹,深刻感悟了优秀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为理想信念、为保家卫国奉献一切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让指战员重温了革命历史和入党誓词,使党史教育变为可视的精神和可触的信仰,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要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自觉增强纪律意识,严守纪律规矩,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务实工作,奋发有为,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在消防救援事业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03/24 - 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揭牌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徐宏祥3月23日,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揭牌。市委书记裴伟东出席活动并调研指导学院建设工作。成立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行动;是丹东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挖掘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党史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奋力推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以“传承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培养造就优秀干部队伍”为主要办学宗旨,成立后将深入开展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与实践,努力建设全国抗美援朝精神理论研究高地,打造富有丹东特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基地。裴伟东在认真听取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相关情况介绍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丹东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前沿,是一座英雄城市。要把丹东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与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把学院建设成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裴伟东强调,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既是育人熔炉,又是研究平台、展示窗口。要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姓党言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关键,把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做到为党立言、为先烈树碑、为干部补钙、为党员铸魂。坚持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从严治院。精心设计课程,积极开展研讨式、情景式、体验式等示范培训,精心组织承接好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域外党组织学习培训的各项工作,把学习全部纳入到学院培训班次管理,统一课程研发、统一教学路线、统一师资力量、统一培训管理,确保学习教育质量。增加立体化场景,多方位、多角度体现抗美援朝精神元素,营造学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浓厚氛围。切实加强学院内部管理,不断提高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切实肩负起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时代重任,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丹东故事。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位于元宝区金山镇学院东街。主楼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有接待大厅、多功能厅、教室、会议室、讨论室、学院宿舍等,配有文创产品展示区、书吧、文体活动区等配套服务保障设施,可一次性接待160人住宿,同期培训学员500人。市领导王海东、焦万伟、张睿出席活动。
03/24 - 消防演练进社区
3月22日,元宝区七道街道爱民社区邀请省消防协会共同开展“消防演练进社区,安全网格我参与”活动。针对社区实际情况,活动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消防知识宣讲和消防器材现场操作,引导居民树立消防安全观念。记者张尧摄
03/24 - 丹东开展“世界结防日”主题宣传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田治华今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提高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使疑似患者及时就诊、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病疫情发生,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了以“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3月21日,市结核病防治所组织职工到锦江山公园开展了宣传活动,通过定点宣传和组织徒步队伍的形式向群众发放宣传折页、手册、纸抽等宣传品,传播防治知识。3月23日,市结防所在市中医药学校开展了“终结结核病流行构建无结核校园”知识讲座,学校师生共计1000余人通过现场和同步视频方式参加了活动。市结防所还与省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东港市结核病防治所联合,到乡镇集市开展了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
03/24 -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宣传活动在我市启动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洪满3月22日,我市召开全市水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启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市水务局、市水务服务中心、市防汛办、水行政执法部门以及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和启动仪式。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的总体部署,我市要以规划为引领,围绕实现“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等目标,高标准编制“十四五”丹东市水安全保障规划,把水资源条件作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等相关规划审批的重要前提,推动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保障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我市各级水行政部门将紧紧围绕“依法治水”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各级水行政工作人员将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宣传工作贯穿到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力求以人为本,着力解答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发展、人居环境、灾害防治、水生态保护、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民生水利问题,为建设幸福宜居丹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3/23 - 东港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3月19日下午,2021年丹东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东港市分会场启动仪式在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建设项目现场举行。同时,东港市还增设了前阳镇九鼎电缆项目、东港开发区黄海电机、东港开发区莲盛钛业项目开工现场3处分会场。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建设项目现场。据介绍,铭笙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4亿元,占地约100亩。项目将建设高温高压生物质炉排锅炉和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计划于9月30日投产发电。项目投产后,可提供100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及40万吨/年的工业蒸汽;年发电量约2.1亿千瓦时。本项目符合国家低碳、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政策,可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减排。项目年消耗30万吨生物质燃料,可替代12万吨标准煤炭;实现净利润6435万元,新增税收约2000万元。新增电厂生产岗位150人,新增燃料收集、储存、运输等就业岗位1000余个。东港市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抓手,全力谋划项目、储备项目、引进项目。今年,东港市全年计划实施5000万以上项目77个,计划总投资174亿元,比去年增加17个,包括新建项目28个,续建项目49个。其中,工业项目32个,比去年增加8个,计划总投资41亿元;服务业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2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26亿元;社会事业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8亿元;房地产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68亿元。4月开工月期间,东港市计划开复工5000万以上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61.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23亿元;复工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38.3亿元。预计到4月底,东港市5000万以上项目开复工率将达到57%以上。记者张瑞
03/23 - 元宝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宋琳3月19日,元宝区2021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位于金山经济开发区的丹东金洋针织有限公司标准化智造工厂项目现场举行。丹东金洋针织有限公司标准化智造工厂项目现场。丹东金洋针织有限公司标准化智造工厂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项目建设用地16437.8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办公楼、生活楼及纺织用经编机等相关设施。该公司是专注于家庭清洁用品的生产企业,其自主研发几大系列产品均通过国家质检体系认证,拥有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多个著名品牌设计、开发、加工产品,其产品远销国内外。项目投产后,预计年生产清洁坯布1000吨以上,可带动地方就业200余人,同时带动地方印染、刺绣、包装、物流等多个行业发展。今年以来,元宝区积极贯彻落实全市“项目年”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全面启动复工复产、稳产满产,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擂响元宝“新五区”建设的冲锋战鼓。据悉,2021年,元宝区计划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24个,投资总额164亿元。一季度,全区预计开复工项目18个,总投资133亿元,项目开复工率7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5亿元,增速32.9%,实现“开门红”,用项目打牢产业发展基础,用项目调优经济结构,用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以高质量项目推动元宝高质量发展。
03/23 - 应征新兵告别家乡开始军旅生涯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曲艺“青春只有一次,绿色军营就是我内心的向往。我们一定握紧手中的钢枪,为祖国、为人民站好岗,放好哨。”3月22日上午,在铁路丹东站举行的新兵欢送仪式上,整装待发的新兵在家乡父老面前立下誓言,分赴祖国各地服役,正式开始了军旅生涯。在铁路丹东站候车室内,新兵们身着戎装、佩戴红花、腰杆挺得笔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作为一名新兵,即将奔赴祖国边疆成为戍边战士,我的内心非常激动。”22岁的李泓远是今年从振安区入伍的新兵。接受采访时,他的神情略显羞涩,但谈及当兵的初衷,李泓远的目光变得坚定。他说,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希望能把家乡赋予自己的“红色基因”带到部队去,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尽早从一名地方青年成长为合格的军人。据介绍,在征兵工作中,我市把丹东过硬的青年、优秀的学子、专业的人才送到部队,让他们在部队这个大熔炉得到锻炼和成长,为建设一流军队贡献丹东力量。今年入伍的新兵中,大学生占比77.8%。
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