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东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摄影作品展
今天上午,由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共同主办,丹东市摄影家协会承办的丹东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摄影作品展在丹东美术馆开展。 《多彩丹东》《迎接曙光》《鸟舞苍穹》《丰收的乐章》……一幅幅摄影作品让到场观众驻足品味,流连忘返。据了解,此次展览共收到187位摄影家协会会员和全市摄影爱好者投稿作品千余幅,从中遴选出100名作者的100幅摄影作品入展。 多彩丹东宋良杰摄 这些作品生动记录了丹东的山海风光、人文风情、城乡巨变和百姓的幸福生活,细致全面地展示了丹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表达了本土摄影人对伟大祖国和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憧憬。 项目建设再提速聚力奋进新征程 由振乾摄 据悉,本次摄影作品展将持续至6月14日,观展市民可自行前往丹东美术馆观展(请全程佩戴口罩,建议错峰观展)。 希望的田野张立杰摄 记者/王梦露刘海东
06/11 - 丹东市6家非公组织获评省级精神文明单位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金龙6月9日,全市2018—2020年度非公组织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授牌仪式举行。丹东中金实业有限公司、丹东市安东老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辽宁华隆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丹东东深混凝土有限公司、丹东天皓净化材料有限公司、丹东华孚鸭绿江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此次授牌,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延伸”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文明委全体(扩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丹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将文明单位创建延伸至两新组织中。
06/10 - “丹东舰”荣归故里
6月9日6时许,“丹东舰”按时驶入丹东鸭绿江水域①。进入鸭绿江水域后,因为航道雾大,能见度低。“丹东舰”由吊拖改为旁拖,向丹东市进发②。10时许,“丹东舰”驶入浪头港水域③。10时20分许,“丹东舰”停靠浪头港④。驶入浪头港后,丹东市城建文旅集团等单位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⑤。市民在丹东新区鸭绿江畔喜迎“丹东舰”⑥。王立军记者海东摄6月9日10时20分,服役36年的“丹东舰”停靠在浪头港码头,投入丹东人民的怀抱。今年5月19日经海军批准,“丹东舰”正式退役,并将这艘导弹护卫舰赠予丹东市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丹东舰”于退役当天从海南三亚起航,历经20余天的海上拖行,途经南海、东海、黄海,最后从鸭绿江口进入浪头港。在长达3600海里的航行中,“丹东舰”受到了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丹东舰”是我国研制建造的053H型护卫舰,海军“丹东舰”于1985年1月25日下水,1985年5月30日服役于北海舰队,后转隶南海舰队。1986年被海军命名为“丹东舰”(舷号543)。“丹东舰”自入列以来,出色完成了战备巡逻、海上维权、出国访问等一系列重大任务,为海军转型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为维护祖国海洋权益和领土主权、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5年出色完成了“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任务并受到海军总部嘉奖,舰队荣获了“不怕苦不怕累,特别能战斗”的高度评价,此评价也成为“丹东舰”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丹东舰”回家后,市文旅集团将成为丹东舰的守护者,他们将对“丹东舰”进行内部维护后,力争尽快与丹东市民见面。据介绍,“丹东舰”自命名以来,军地双方多次互访,成为丹东双拥工作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因为“丹东舰”,丹东人民与海军的情谊更加深厚。我市将全力做好“丹东舰”舰史的收集整理和宣传工作,把“丹东舰”的贡献与抗美援朝精神、丹东红色文化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者谢秋林
06/10 - 丹东市多部门联合发力强化再生资源回收管理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洪满为全面推进创城工作深入有效开展,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解决我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站点无序设置、环境杂乱、无证经营、严重影响市容环境等问题,近日,市商务局联合多部门迅速行动,对全市废品收购站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为更好地开展此次专项治理行动,5月20日,市商务局召集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调度会议,进行责任划分。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制定《丹东市再生资源回收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在5月20日至8月20日进行集中整顿,同时要求属地政府落实属地责任,协助做好相关工作。随后,各责任部门积极行动,认真履行职责,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废品收购站131家,其中,17家无照经营,38家证址不一致,未发现私自扩大经营范围问题,相关执法部门现场对发现问题的废品收购站点提出了整改意见。下一步,各职能部门将通力合作,采取拉网式排查和上门劝导等方式,提高专项整治威慑力和工作效率,从而有效治理市区废品收购站乱象。
06/10 - 第14个“世界认可日”——丹东全覆盖监督检查重点领域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俊6月9日是第14个“世界认可日”,中国主题为“我为群众办实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行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全市检验检测机构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开展了监督检查。据了解,认可是指国家授权的认可机构依据有关国际标准,对认证机构、检测机构、人员注册机构进行资格认定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检验检测市场逐渐放开,检验检测制度不断完善,检验检测行业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监督检查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运用辽宁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和市场监管总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监管信息化终端系统,着重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机动车检验领域和环境监测领域开展了全覆盖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已完成9家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份,约谈机构5家。
06/09 - 文明礼仪伴我行 创城没有局外人
车站作为窗口,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文明水平。6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丹东客运总站,感受这里的文明礼仪方方面面。以往在客运总站大门两侧,总是有不少小商小贩,还停放着大量自行车。记者当日来到这里看到,小商小贩不见了,所有自行车都在规定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内停放着,进站口大门LED屏幕上不停滚动着“争创文明城市、共建和谐丹东、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的字幕,十分醒目。此时进站旅客不多,站内的安检设施有两名工作人员值守。记者以一名普通乘客的身份进站观察,发现偶尔会有未佩戴口罩的乘客准备入内,经安检人员提醒后,都能理解配合,自觉戴好口罩,扫码进入站内。在售票厅,乘客排起长队,井然有序。“现在排队买票都成习惯了,没人好意思插队!”正在等着买票的孙先生说。买完车票,行李需要安检,乘客在安检通道前自发排起队伍,自觉把行李放到传送带上,走进安全门接受检查,再从传送带上取回行李,进入候车大厅。候车大厅内,很多旅客在低头看手机,不时有人抬头看看自己将要乘坐的汽车是否开始检票,说话基本都是轻声细语的。在候车厅,记者还遇到一位“清闲的”控烟规劝员,她告诉记者,旅客越来越理解她的工作,“我在这干了两年,现在,控烟工作好干多了,没有多少活儿。”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站内候车大厅地面干干净净,候车厅内分布了10余个垃圾桶,虽然有人吃东西,但食品包装袋都装在随身的塑料袋中,每个人都尊老爱幼、有序检票乘车。窗外,是一行醒目的标语:“建设美丽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没有局外人,都是主人翁……”记者王玉
06/08 - 元宝区启动“路长制”试点工作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宋琳6月7日,元宝区举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路长制”工作启动仪式。作为试点县区,元宝区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路长制”,向街头乱象“开刀”,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助力加分。自新一轮创城工作启动以来,元宝区不断出实招、用实劲,在橱窗广告治理、违章建筑拆除、文明驿站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网格化管理等创城工作中取得实效,“路长制”是该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又一项新举措。“路长制”即以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为目的,创新采取“一路一长”负责制管理方式,使辖区管理向纵深发展。结合辖区实际,元宝区已确定2名总路长、21名副总路长、38名一级路长、76名二级路长、1065名三级路长,路段以元宝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作为基础单元,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协调联动、无缝对接”的工作格局,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路长制”实施后,元宝区将全面整合现有管理资源,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所有机关单位分解到5个街镇内,实现每个机关单位都有对接街镇。各责任单位将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着力解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基层工作人员不足、力量不够、创建资源缺乏等问题,逐步建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街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急、最难、最盼的需求和问题,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启动仪式上,路长代表领取了路长袖标和创城工具包。目前,元宝区已投入十余万元定制了统一的创城工具包,为路长配备铲刀、喷壶、垃圾袋、垃圾夹等工具,便于实地开展工作,力将全区每条街路打造成为和谐之路、文明之路。
06/08 - 1.19万名考生参加高考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鞠鑫磊6月7日,2021年高考拉开大幕。7时许,考生们便陆续到达考场,准备参加第一场语文考试。今年是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落地的第一年,高考时间从两天变成三天。我市报名考生共计1.32万人,除单考单招考生1307人外,今日参加高考人数为1.19万人。全市设8个考区,10个考点,共计396个考场(含备用隔离考场),监控点790个,今年新要求的卫生间屏蔽150个。监考和相关工作人员2286人,全部接种疫苗。为保障考生和工作人员健康,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进入考点的所有相关人员均按照防疫制度要求予以检测。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市区考场看到,今年几乎没有考生家长在场外等候,把孩子送到考场外叮嘱几句后就会离开。各个考场外没有出现交通拥堵,考场现场安静有序。
06/08 - 美景已就位,还不出发?
转眼就6月了 小布一直觉得 6月是个特别的月份 因为一到6月 就感觉入夏了 一入夏,就想去自驾了! 特别是初夏的6月 天暖了 草绿了 水蓝了 丹集公路沿途美景如画 丹集线,由辽宁丹东到吉林集安的省级公路(S319),全程300多公里,路况良好,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特别是丹东段沿线的爱河、半拉江、浑江等河流蜿蜒交错,与鸭绿江流域上的河口、水丰湖等景区争奇斗绝,美不胜收…… 每年6月上中旬,绿江村水没地3000亩油菜花热情盛放,美丽的鸭绿江,从村子前流过,蜿蜒回转,微风吹过,真真沁人心脾。 把行囊扔进后尾箱 打开引擎,一路疾驰 在路上 眼前的风景不断后退 走走停停,邂逅美景 找个周末 带上心爱的人 一起去“放肆”浪吧~ 策划/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
06/07 - 5G为丹东市“数字蝶变”插上翅膀
5G通信网络建设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去年,我市各运营商共建成5G基站794个,为我市工业、农业、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数字化、智能化基础。 去年,我市出台《丹东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设立1000万元工业互联网专项资金,市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及数字丹东”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在“华为云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暨华为(丹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线仪式”上,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克隆集团、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与丹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签署合作意向书,成为“丹东2020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 5G对乡村振兴的贡献,我市主要体现在农副产品的电商直播销售上。据市商务局统计,全市各类电商企业已发展到500余家,在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2.8万个,就业人员超12万人。安东老街和丹东5G电商直播基地获批辽宁省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宽甸获批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大数据时代,万物互联可让优质的公共服务为每一名市民所享用。早在2017年,丹东市税务局就在全国首创5G技术应用条件下的“1+2+N”税收管理体系。2019年5月22日,市税务局建成了全国首个5G网络全覆盖办税服务厅;7月11日,完成全国首笔5G行政远程审批。 5G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让我们的家庭生活变得更加智慧,如某运营商推出的智慧管家系统,可实现全屋智能、守护到家功能。相信随着5G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5G技术也将在丹东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的征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记者/李军翰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