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百年颂歌”交响音乐会举行
    丹东新闻网讯李楠楠记者王梦露6月29日下午,由丹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市音乐家协会、市民族歌剧舞剧院、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市音乐家协会创作专业委员会等协办的丹东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颂歌”交响音乐会在市文化宫举行。音乐会在合唱《东方红》中拉开序幕。一首首歌曲气势昂扬,引人入胜。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的男声四重唱《又见迷彩》、男声独唱《红日喷薄》、女声独唱《幸福的承诺》,均由本土词曲作家创作、本土歌唱者演唱。
    06/30
  • 丹东:办好民生事 为幸福加码
    调整步道方砖2.2万平方米,修复破损路面3万平方米;推进沿江体育健身步道、公园及沿江体育雕塑的建设;清理公园、城市面山荒地57处,面积约7080平方米……夏日的丹东,多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正在加紧落实完善。近年来,丹东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听民声、集中民智,为群众谋利益,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惠民投入连年增加,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124个贫困村、5.3万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城乡居民幸福感稳步提升,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稳步增长,最低工资标准增长53.3%,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5%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改扩建各类学校49所,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建成182个村文化广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7%。“十四五”开局之年,丹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推进幸福宜居环境建设为目标,打基础、补短板、抓重点、破难点,深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小区环境、市场商场环境、公益广告宣传等八项“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这些工程既有宏观层面的“大手笔”,又有微观层面的“针线活”,件件都是民生实事,桩桩为解民生之忧。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针对百姓关注的就业问题,丹东市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进一步做好弱势群体关爱和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5%、7.5%。教育方面,今年将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47%、学前教育普惠率87%,改造中小学校卫生厕所85座。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配套,新建区域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1个、社区服务站57个、农村幸福院100所、医养结合试点机构6个。加快推进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城市检测基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核酸实验室建设,完成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三区两通道”改扩建,健全重大疫情应急管理和120急救体系。取消市域内医保转诊,简化跨市域转诊。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启动群众艺术馆、档案馆建设,实现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等。一件件有广度更有温度的民生工程,一天天累积的“实在变化”,为百姓勾勒出不断上扬的“幸福曲线”。
    06/30
  • 丹东市14705人参加中考
      6月28日,中考正式开考,我市近一万五千名考生以笔为戈,抒写自己的青春答卷。    今年丹东地区初三级参加中考总人数为14705人。东港考生为4375人,凤城考生为3657人,宽甸考生为2623人,市内考生4050人。根据考生人数共设4个考区、12个考点、500个考场。东港考区考点为东港一中、东港二中、东港三中;凤城考区考点为凤城一中、凤城二中;宽甸考区考点为宽甸一中、宽甸二高中;市内考区考点为丹东一中、丹东四中、丹东五中、丹东十九中、丹东十四中。    2021年丹东地区初二级参加地理、生物综合考试总人数为14613人。东港考生为4176人,凤城考生为3847人,宽甸考生为2365人,市内考生4225人。根据考生人数共设4个考区、13个考点、511个考场。    ▲考生们经过测温后,井然有序进入考点。  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提醒,家长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帮助孩子强化信心,优化情绪,使考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中考。特别是在考试期间更要讲究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减少因紧张造成兴奋、失眠,让考生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家长要加强孩子安全意识,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人身安全。  家长注意提醒孩子,到达考点后,要听从考点工作人员指挥,戴口罩、不聚集,有序入场;考试结束后,及时撤离考点,不要在考点及回家途中逗留。  记者/鞠鑫磊文吴琼图
    06/29
  • 丹东市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的旗帜》大型文艺演出
    6月28日晚,由中共丹东市委、丹东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的丹东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的旗帜》大型文艺演出在新区体育馆举行。正在我市调研指导工作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二指导组组长朱虹,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慧晏观看演出。市委书记裴伟东、市长郝建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兵观看演出。体育馆内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到处洋溢着喜庆气氛。19时,随着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的旋律响起,演出正式拉开帷幕。整场演出共分为五个单元,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再现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光明、缔造幸福、走进新时代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生动展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丹东和衷共济、奋发向上的新作为新气象。节目以歌曲、大型舞蹈、情景诗剧、歌舞快板剧、戏曲等文艺形式为主,气势恢弘、厚重大气、震撼人心。情景歌舞《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解放区的天》《英雄赞歌》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再一次出发》、歌舞快板剧《开放、创新、幸福宜居新丹东》等节目,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演出在合唱《前进吧,中国共产党》的优美旋律中圆满落幕。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大家和着雄浑激昂的歌声,挥舞着手中的党旗,汇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听党话、跟党走,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力量,以昂扬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同志,社会各界群众代表等共同观看演出。记者/宋琳文刘海东李阳图
    06/29
  • 丹东海事局开展“世界海员日”系列活动
    丹东新闻网讯于婧记者刘作庆6月25日是第十一个“世界海员日”,其主题是“为海员创造公平的未来”。当天,丹东海事局开展了航海文化宣讲、水上安全宣传、船员座谈等系列主题活动。在丹东某船员培训学校,海事部门邀请了资深海员,通过讲述多年船上工作经历,让学员们对海员职业有了更多了解。同时,海事部门还整理出各类海上事故案例,以宣传册、展板等形式向学员们宣传水上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大家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当天,海事部门共发放宣传材料100余份,工作人员还在现场与学员们展开互动,解答相关咨询30余次。海事部门邀请了辖区资深船员、航运企业管理人员及相关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等,就如何拓宽船员培训渠道、提升船员职业素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优化船员服务、完善船员权益保障、加强航海文化培育等方面展开研讨,努力改善船员职业发展环境,推动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
    06/29
  • 丹东市:渔业部门启动海上大清零执法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邢漫近段时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开展了海上大清零执法专项行动。两艘执法船除严格执行白天巡航执法任务,夜间还增派轮值人员,加大夜航巡查的频率,全力维护安定和谐的渔业安全生产秩序。
    06/29
  • 丹东市举行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服务结对启动仪式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田治华6月25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丹东市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服务结对启动仪式在元宝山公园举行。相关单位代表、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及相关服务对象等近200人参加启动仪式。本次启动仪式,由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人才办、丹东日报社、中共元宝区委共同主办。仪式上宣布了丹东市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名单,市领导为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团团长和分团长授旗,并与主办单位共同为20位丹东市首席科技传播专家颁发了聘书,团长们分别与各县(市)区科协签署合作服务协议。现场还组织了科技咨询、科技成果展示、专家义诊等惠民活动,共有20余家单位、50余名专家参与。仪式结束后,医学科科技传播专家来到元宝区解放社区,为居民普及了脑卒中预防和家庭救治等知识。
    06/28
  • 丹东党史杰出人物图片展举办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包芙蓉6月25日,由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联合市史志办、市图书馆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丹东市党史杰出人物图片展”在张闻天旧居正式启动。丹东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厚重的英雄城市,举办本次图片展,旨在使广大党员群众进一步学习了解丹东党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深入。图片展经过近半年的筹备,主办单位多方搜集相关实物史料,力求用细节讲故事,用故事讲人物,用人物讲党史,用党史讲党性,用党性践行初心和使命。图片展共分为7个展区,用260余幅图片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集体,为丹东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此次展出的党史杰出人物代表韩秀芬、宋文娥也来到活动现场参观。
    06/28
  • 丹东红色旅游打卡地名单出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进一步展示丹东英雄城市的红色文化魅力,由各县(市)区文化旅游广电局推荐,经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审定,将凤城蒲石河红军洞、宽甸天桥沟东北抗联遗址、宽甸青山沟抗联小路、凤城新开岭战役纪念碑、凤凰山解放纪念塔、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宽甸河口断桥、宽甸河口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宽甸上河口国门、毛岸英纪念馆、凤城大梨树、东港獐岛村、宽甸河口村、东港大鹿岛、虎山长城共17处景点列为丹东红色旅游打卡地,旨在展现我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红色印记,引导游客在观光赏景的同时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使丹东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课堂,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深入人心。  一、抗日战争时期  1.凤城蒲石河红军洞    位于凤城市赛马镇红石村沟里堡西北2000米大西沟西北端大瓮心湖沟北端西35米山坡上,洞内地表采集到老式步枪子弹壳、深蓝釉汤匙、有五角星加圆圈图案的胶鞋底及有“大日本”字样的玻璃瓶瓶嘴残断等遗物。  2.宽甸天桥沟东北抗联遗址    天桥沟东北抗联遗址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宽甸满族自治县天桥沟景区。1934年7月,东北抗联杨靖宇将军依托天桥沟山高林密、便于隐蔽地形优势开辟了抗日游击区,在这里生活、战斗、工作了四年的时间,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3.宽甸青山沟抗联小路    青山沟风景区坐落在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抗联一军曾以青山沟为依托,在宽甸东部山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青山沟风景区内,抗联遗迹众多,青山沟抗联小路与周边秀美的自然风光,既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又是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课堂。  二、解放战争时期  1.凤城新开岭战役纪念碑    新开岭战役纪念碑位于凤城市爱阳镇富国村丛家堡北山坡高地上。新开岭战役是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全歼国民党军二十五师的著名战役。新开岭战役纪念碑,是弘扬新开岭战役精神的阵地,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凤凰山解放纪念塔    解放纪念塔位于凤凰山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入口台地,2021年3月,被辽宁省文物局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3.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    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位于锦江山公园,于1948年冬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落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抗美援朝时期  1.鸭绿江断桥    鸭绿江断桥是鸭绿江上的第一座铁桥,于1909年动工,1911年竣工。鸭绿江大桥在抗美援朝时期承担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过江、军需物资供应和后方支援前线的运输任务。今天的鸭绿江断桥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鸭绿江风景名胜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2.抗美援朝纪念馆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畔的英华山上,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抗美援朝纪念馆园区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国防教育园组成,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万余件。  3.宽甸河口断桥    河口断桥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建成于1942年,是鸭绿江上连接中朝两岸最早的一座公路桥。如今,人们为了缅怀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烈士,在断桥桥头树立了彭德怀、毛岸英、邱少云、黄继光等众多英模塑像。  4.宽甸河口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    铁路凤上线是中朝边界的重要通道之一,宽甸河口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是唯一一座在通往朝鲜铁路隧道旁边修建的博物馆。  5.宽甸上河口国门    宽甸上河口国门矗立在上河口鸭绿江铁路大桥中国一侧的桥头,横跨铁路线,紧临中朝19号界碑,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铁路秘密运输线丰功伟绩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唯一一座横跨铁路线临江建造的国门。2018年6月29日,国门被丹东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6.毛岸英纪念馆    毛岸英纪念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也是毛岸英烈士生前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江的地址。纪念馆陈列物品有毛岸英童年、上海流浪、苏联立志、回延安锻炼、简朴的婚礼、抗美援朝、血洒疆场等时期物品,共计300多件。  四、改革开放时期  1.凤城市大梨树村    大梨树村位于凤城市凤山街道大梨树村中心区,距丹阜高速凤城出口5公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的重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先后荣获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曾获得“全国文明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40多项国家级荣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典型示范村。  2.东港市獐岛村    獐岛村地处辽宁省东港市北井子镇西南部的黄海之中,是我国万里海岸线最北端起点第一岛,是中国北方海上日出升起最早的地方,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最美渔村”等荣誉称号。  3.宽甸河口村    河口村位于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境内,是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和燕红桃的主要产区。河口村以休闲旅游为主线,先后开发出了几十款特色旅游品牌,形成了以抗美援朝历史为主的红色旅游、以果园观光赏花摘果为品牌的生态旅游、以朝鲜族满族为亮点的民俗旅游和以农家饭菜为特色的餐饮旅游等,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4年度CCTV“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全国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五、其他  1.东港市大鹿岛村    大鹿岛村位于辽宁省东港市西南部孤山镇境内,地处大连、丹东两市的海上交界地带,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鹿岛以中日甲午海战古战场而蜚声海内外,因碧浪白沙、古迹众多、民风淳朴、盛产海鲜被称为“中国北方夏威夷”。  2.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景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城东12.5公里,地处中朝界河鸭绿江畔。景区内的虎山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是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我市立足域内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形成了边境、红色、生态、温泉、江海五大精品旅游集群。其中,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天桥沟、大梨树等景区为支撑的红色旅游精品集群广受欢迎,丹东已经成为国内红色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此次公布丹东红色旅游打卡地,将进一步丰富丹东旅游资源,唱响红色品牌,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丹东红色旅游影响力。  策划/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  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06/28
  • 秀!技能比拼显身手
      6月21日,由市总工会主办的“聚焦项目年建功十四五”丹东市重大项目劳动竞赛动员大会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召开。    本次劳动竞赛紧扣高质量发展,聚焦大项目建设,突出“保安全、比质量、抢工期、增效益、作贡献”,以“生产型、技能型、智能型”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康杯”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名师带徒、班组竞赛、“五小”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以竞赛推动企业增强内生动力,提升职工创新技能,提高工程项目建设速度,增强企业经济发展贡献率,通过劳动竞赛助力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推动丹东经济快速发展。    记者/曲艺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