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元宝区:社区假期学校让孩子收获成长
    元旦过后,中小学生开启了寒假生活。与此同时,丹东市元宝区各社区的社区假期学校也“开学”了。“这只手拿着笤帚,那只手拿着撮子,一扫,垃圾就进来了。”2月8日,泰美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董克君带领一群一二年级的孩子打扫社区卫生。由于很多孩子不会清理垃圾,董克君就手把手一点点去教。从事关工委工作的这几年,每年的寒暑假,董克君都会组织辖区的孩子们参与各类活动,充实假期生活,开阔眼界。辖区内的孩子们看见董克君时,总会高喊:“董奶奶,今天有没有活动!”“孩子们能在活动中收获成长,那么社区学校的开办就十分有意义。”董克君说。据了解,“社区假期学校”由八道街道解放社区关工委于2008年提出并实践,属全市首创,目前,已推广为元宝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品牌活动。所谓社区假期学校,就是在学校寒暑假期间,社区关工委利用社区和街道党群活动站,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将以德育人视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既给孩子们提供了学习活动的场所,又使家长没有牵挂地去工作。社区假期学校建立后,社区关工委在充实孩子假期活动的同时,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搭建了活动的平台,使社区青少年工作更加丰富。经过多年摸索,社区假期学校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现在已形成开学有仪式、活动有计划、结束有总结、学生有鉴定,学校开学后,向学生所在学校反馈等工作制度和机制。十余年的发展,社区假期学校愈发深入人心,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重视。“现在每次活动学生都抢着报名,为了方便管理,我们只能控制学生的人数。”元宝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尤锡坤说,以今年寒假为例,截至2月8日,元宝区各社区关工委已组织开展了83场活动,1300多人次参与。马秀兰是平安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寒假期间,她组织辖区的孩子们收拾社区卫生、参与体育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我们组织不同的活动,活动中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孩子们愿意参加,家长也非常支持。”马秀兰说。
    02/16
  • 辽宁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强化价格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
    价格监管关乎百姓民生,关乎企业发展,关乎社会稳定。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保护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丹东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组织开展了重点民生领域、公共事业领域、服务领域等多项价格监督检查。加强重点时段民生领域价格监管,保护百姓合法权益。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和冰雪极端天气等重点时段是价格波动的敏感时期,特别是受冬季冰雪极端天气影响,交通物流困难往往导致商品供应不足,从而引发价格异常波动时常发生。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将重点时段民生商品价格监管作为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对米面油肉蛋菜等民生重点商品和疫情防控期间口罩、消毒液、酒精、药品等防疫物资的价格跟踪监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提醒告诫,强化重要商品价格分析研判和预警管理,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和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截至2021年底,市市场监管局共排查市场经营主体1200余户,发放《价格提醒告诫书》900余份,纠正不规范标价86起,查处价格违法行为5起,有力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公共事业领域收费行为整治,维护企业合法利益。供水、供电、供气和供暖等公用事业,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规范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是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减轻社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丹东市市场监管局深入组织开展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排查四大行业在工程安装、维护、维修等环节的乱收费行为,依法整治不执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违法收费行为,严肃查处以开口费、开通费、接口费等各种类似名目收取不合理费用的行为。专项整治期间,共检查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收费单位26家,立案查处5起违规乱收费行为,罚没款共计88.78万元,责令完成退费2.2万元,督促严格落实收费和降费政策,助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切实维护企业利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服务领域执法检查力度,着力解决社会焦点问题。聚焦社会关注和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医疗、殡葬、停车服务等服务领域为重点,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和投诉举报调查处理。去年,对全市16家医疗美容服务机构、39家殡葬服务企业和64家停车服务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纠正价格不规范行为36个,查处不执行政府指导价销售公墓违法行为2起,罚没款共计19.86万元;查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3起,罚没款共计15万元;处理价格方面投诉举报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5万元。下一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大民生消费领域价格监管,加强涉企收费领域监督检查,强化社会服务领域收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收费行为,维护市场正常价格秩序,服务丹东经济发展。
    02/16
  • 辽宁丹东:“平安智慧乡村”平台让乡村治理更高效
    日前,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孙家村“平安智慧乡村”网络监控平台投入使用,让孙家村更坚定了“数字”化的治理手段,持续探索深化平台应用,“智慧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智慧乡村”是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实现乡村治理有序高效,加快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手段,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今年以来,五龙背镇全力推进“智慧乡村”建设,探索建立与特色产业发展、农村政务管理服务能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匹配的乡村发展模式,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增力赋能。孙家村网络监控平台以视频监控为核心,对全村10个村民组的主要道路、人员管理、车辆流量、环保监控、森林防火和汛期重要险段河流等多场景应用的日常实时监控,村干部在办公室通过16个摄像头,就可以掌握全村的情况,监控摄像头还能全方位旋转,监控无死角。孙家村“平安智慧乡村”网络监控平台的安装,助推乡村治理从复杂、被动、分散,向集约、高效、精准转变。
    02/16
  • 辽宁丹东消防:“微”宣传巧防火患
    在元宵节来临之际,辽宁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充分发挥微信互动性强、参与度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在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发送火灾案例警示、家庭防火“三清三关”等消防提示信息,提醒辖区群众做好火灾防范工作。丹东消防将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与各类主题宣传活动相结合,开展信息化“微”传播,打通消防宣传“最后一公里”。防火监督员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发送节日消防安全提示。宣传人员还将消防宣传直播信息、直播链接通过“微”传播,发送至各类信息交流群中,并呼吁大家共同学习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很快,在微信群、朋友圈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使消防安全知识在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更多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学习消防、了解消防,形成了“全民学消防”的良好氛围。
    02/16
  • 丹东把信用状况作为检查企业基本依据
    2月14日记者获悉,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正式启动。今后,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中,将把信用作为随机确定检查企业的基本依据,在监管方式、抽查比例和频次等方面采取差异化措施。对有不良信用记录、风险高的企业将加大抽查力度,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可适当减少抽查。今年1月,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2022年度企业通用事项抽查检查计划,将休眠企业、信用修复企业、未公示出资等即时信息企业、住所登记采用告知承诺制企业以及其他部门公示的黑名单企业列为年度抽查检查重点。为实现工作同频共振,又组织各县(市)区政府,市(中、省)直各部门将全年拟开展的各类随机抽查、普遍检查、抽查检验和其他检查计划通过“互联网+监管”系统进行填报。截至目前,全市已填报抽查检查计划57个,任务总数达242个。同时,丹东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紧扣重点领域防控,以食品、特种设备等生产企业监管为切入点,精准推进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市场监管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对应64个重点监管事项清单,根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建立的重点领域企业基础名录,落实名录核实、共享机制,加强重点领域企业信息全面归集,统筹行业风险防控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强化业务协同,实行全链条监管。
    02/16
  • 辽宁丹东桃源社区:寒假主题活动传递文明旅游正能量
    2月13日,丹东市振兴区花园街道桃源社区以“传递文明旅游正能量”为主题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小志愿者到景点、车站宣传文明旅游知识,介绍丹东旅游资源,劝导不文明行为。
    02/15
  • 辽宁丹东:义工志愿者为一线记者送元宵
    2月11日,丹东市慈善总会义工站义工代表来到丹东日报社,看望慰问了工作在新闻一线的编辑记者,并为他们送去元宵和汤圆。
    02/15
  • 辽宁丹东泰美社区:24名小志愿者“助残义卖”
    2月10日,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泰美社区关工委“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带领辖区24名小志愿者,在元宝区商业街开展“助残义卖”活动。销售产品是特殊少年儿童们亲手制作的香包,所得460元善款将全部捐给这群孩子。据了解,为丰富特殊少年儿童生活,提高生活能力,兴东街道泰美社区关工委的工作人员得知香包滞销的消息后,主动帮助售卖。义卖活动开始后,有些孩子胆小,不敢和陌生人交流,急得直掉眼泪。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他们又鼓足勇气上前和陌生人介绍产品,通过自己的努力卖出了一件件小手工。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很兴奋,他们觉得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家长们也认为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纷纷表示再有这样的活动还会参加。
    02/15
  • 辽宁丹东:大沙河冰上好热闹
    春节长假恰遇北京冬奥会,市民休假之余,不少人来到市区的天然冰雪场大沙河,享受冰雪的快乐。2月3日下午,记者站在沙河口大桥往大沙河上游看去,但见冰面上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热闹非凡。离桥头冰面不远,是一块椭圆形滑冰场,几名中老年人头戴滑冰帽,脚踩冰刀,身体微曲,手背在身后,自由地在滑道滑翔着。62岁的罗先生一生爱好轮滑和滑冰,在冰上正教小孙子滑冰。罗先生说,滑冰运动趣味无穷,正赶上春节,让孙子出来消消食、锻炼锻炼。还有一名小女孩在冰上翩跹起舞,动作娴熟优雅。沿冰面往北面上游走,紧挨滑冰场是架起来的一小型滑道,儿童们坐在滑冰橡胶圈上,一个接一个往下滑,嬉笑声一片。继续往上游看,这里的冰雪场俨然成为一片欢乐海洋。有的坐在爬犁上,自撑滑动着。有的租借冰上自行车骑行着,不少是双人自行车。有的骑马,还有的坐马车。引人注目的是,有几个年轻人还租来了冰上“坦克”,马达声声,一阵飞奔,再来个冰上漂移。记者发现还有不少中年人也来凑热闹,坐在爬犁玩耍着。一位中年人说,在这里让他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
    02/15
  • 辽宁丹东:养老院里的幸福年
    春节,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节日。往年,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们,大多会在这段时间回家与儿女团聚。可是,记者采访发现,今年选择在养老院过年的老人越来越多,甚至不少儿女把年夜饭搬进养老院,陪老人在养老院里过大年。1月31日14时许,记者走进位于福春市场附近的共同之家·老年公寓,只见喜庆的福字、精美的窗花、一闪一闪的彩灯、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整个公寓被浓浓的年味笼罩着,处处洋溢着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的节日氛围。4楼活动室里传出动听的歌曲,老人们围坐在桌子旁抛彩球,3名工作人员在旁边负责捡彩球,老人们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现在,咱们每人要说出一个带虎字的成语哈,看谁说得多。南姨,你先说。”抛彩球活动一结束,工作人员又开始下一个活动。工程师出身的南世薰阿姨立刻说“虎虎生威”。“姜叔,你说一个哈。”92岁的姜叔笑着说:“不说,唱一个还行。”“好吧,那咱们唱一个,谁唱不下去了,下一个人要接上哈。”说着,工作人员把音响打开,响起《小白杨》的歌声,老人们开始唱了起来。85岁的刘景田老人最为认真,他跟随原声一起唱,唱得十分完整。90岁的朝鲜族老人金仙素立刻站起来,举起手挥舞着,跳起民族舞。“在这里过年,要比家里开心快乐多了,我没有想到,是这家老年公寓给了我新生。”金仙素老人说,她进老年公寓是被抬进来的,生活根本不能自理。现在,她不仅能站起来,还扔下助行器。“金姨刚来时,是一位卧床老人。我们在给她检查身体时,发现除了牙齿都掉了外,身体并没有大毛病。于是,就在饮食上精心些,把米蛋肉菜按比例打成泥喂她,逐渐地,金姨能够坐起来,推着助行器行走。现在,助行器也让她甩掉了,每天上下午的娱乐时间,金姨都会来跳几段朝鲜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给老人们增添了许多乐趣。“听音乐、唱京剧、做游戏……我们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场文娱活动,配合各种茶点,老人们边娱乐边游戏边品尝美食。”院长周洪艳介绍,他们推出的游戏活动,是针对老年人锻炼身体需要的。“一会儿,我们还要玩接力传纸杯和吹乒乓球游戏,传纸杯是训练老人手的稳定性,吹乒乓球是训练老人口部肌肉有力量不萎缩,提高老人的咀嚼功能,让他们吃饭有力气,不掉饭粒。”为了给老人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周洪艳早早布置,精心准备,提前十多天就开始为老人们购置了过年用品。她从网上买来灯笼、福字等喜庆用品,为每位老人备齐了红袜子、红围脖,还给两位属虎的老人准备了红鞋垫、红腰带,驱车近200公里到宽甸的网箱养鱼基地订购了鸭绿江鲤鱼。正说着,不知谁喊了一声“开饭啦!”走进饭厅,只见桌子上摆满了大鱼大肉各种美食:海虾、猪蹄、扣肉、皮冻、香肠、腊肠、扇贝、炸黄花鱼、鸭绿江鲤鱼、蚕蛹、炸麻花、炸套扣……“从除夕到正月初三,我们每天为老人准备12道热菜,让老人们吃出家的味道,欢度新春佳节。”周院长说,晚上8点,还为老人准备了跨年团圆饺子,让老人边吃饺子边看春晚。采访了解,这家老年公寓共有21名老人,竟然没有一位回家过年的。“我不回家,这里多好啊!卫生干净,饭菜不重样还可口,和这么多老伙伴一起过年,多热闹啊!”92岁的姜秀仁老人精神矍铄,儿子来接了3次,就是不回家。见老人态度坚决,儿女们没办法,只好选择去老年公寓过年。为了让老人一家过个舒心的年,周洪艳把平房的客厅倒出来,留给老人一家16口人过年。“过去,一到年根儿,我就心动,想着回家过年。今年,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护理员的服务也很好,他们对我们很亲近,很尊敬,我也没动回家过年的心思。”公寓里年纪最小的娄洪琴,走了好多家养老院,对这家老年公寓非常满意,言语间透出老人对现在生活的满足。
    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