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丹东:“实”字当头 提升离退休干部工作质量
近年来,丹东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实”字上下功夫,着力做优离退休干部党建品牌、破解待遇保障堵点、实施“银发人才”工程,提升服务管理效能,有效激发了老干部主动作为热情,推动离退休干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2021年丹东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荣获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11月12日,丹东市组织召开离退休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党建引领做实功。将离退休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布局,一体谋划推进,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一盘棋”。深化“支部力量·红枫行动”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总结推广东港市“双建双管双联”做法、振兴区“申传兴党支部工作法”等工作经验,依托凤城老年大学等7个省级示范品牌,打造4个市级示范品牌,引领带动各地区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建设党建活动共享阵地,整合全市28个区域党群服务中心、189个社区党群服务站和766个小区党群服务站等优质资源,无偿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提供活动场所,保障离退休干部就近参加活动和发挥作用。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实践载体,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举办一次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召开一次座谈交流会等“七个一”活动,深化各级老干部学习交流效果,增进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发挥余热的思想共识。2021年8月20日,丹东市安居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庭院中听党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服务管理用实劲。开展离退休干部信息化建设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对全市老干部工作者开展专题培训,提高运用“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辽霞满天”APP等信息化平台开展工作的能力,实现党费收缴、学习资料收发、党员数据统计等工作的动态化管理;分类建立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群,对无法使用智能手机老同志扩大至家属群,覆盖率达98%,随时随地了解老干部“急难愁盼”问题,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坚持“实打实”解决问题,打通老干部待遇保障方面的难点堵点,有效解决了国有困难企业和转制企业拖欠离休干部取暖费、部分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权属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制定《丹东市市直部门和单位离休干部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筹措资金近3亿元落实了全市离休干部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2021年9月3日,丹东市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团队和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9月8日,丹东市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深入网格,为老旧小区清理堆占。利用丹东红色资源,丹东市多个地区部门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搭建平台求实效。实施“银发人才”工程,充分发挥“七一”勋章获得者抗美援朝老英雄孙景坤、“鸭绿江边活雷锋”李忠怡等本地离退休干部杰出代表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先进典型事迹,辐射带动更多老干部在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关心下一代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实施“银发人才促振兴”工程,建成42个市级、15个省级老专家工作站,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内容,深入全市乡村开展理论宣传和技术指导,助力241个“空壳村”、124个贫困村摘帽。实施“银发人才强治理”工程,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工作中的经验和威望优势,组建19支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实施“银发人才护幼苗”工程,发挥“五老”优势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围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开设“少年儿童思政课”微信课堂,录制讲座视频74个,受益中小学生和家长达68万余人次。
01/29 - 丹东新村社区:迎新春,党员志愿者为民服务
1月28日上午,丹东市新村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志愿者20余名,开展了“迎新春”党员志愿者为民服务活动。针对辖区党员构成多样性、分散性和差异性特点,新村社区以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建立党员基本资料信息库,将他们的专长登记入案。此次结合迎新春活动,组织有环境清洁服务意向的党员志愿者开展社区卫生清理活动,使辖区环境变得更美、更整洁。此次主要针对辖区卫生死角、道路绿化带的落叶及杂物进行清除,及时清理辖区道路及居民小区内的小广告、乱涂、乱写、乱画等“牛皮癣”问题,同时,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真正让商户养成督促何不督促一样做好“门前三包”的理念,实现全域无垃圾。活动得到了辖区居民的认可,让大家感受到了社区实实在在的关爱。
01/29 - 辽宁丹东:开展节前食品生产安全检查
为维护节日期间市场安全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日,丹东市开展节前食品生产安全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已检查食品生产企业358家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506户次,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进行宣传告知895户次。对检查发现的食品生产安全隐患,已指导生产者排查原因,并及时处理消除。连日来,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节日消费量大的乳制品、酒类、植物油和肉制品等为重点开展监督检查,检查原辅料进货查验、生产条件控制、产品检验到成品出厂等环节,严查滥用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有问题原料肉、甲醇超标、使用工业酒精等重点问题。对重点企业开展隐患排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发现问题隐患,排查原因,及时整改。同时,加强督查,压实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单位的检查责任,确保每个环节履职尽责落实到位。加强应急值守,及时汇总工作信息,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上报。
01/29 - 丹东开展“走访年夜饭商超企业”活动
“年夜饭预订怎么样?食材进货渠道主要是哪里?收不收定金?”1月26日,市市场监管局在走访新安东阁大饭店时询问道。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要过年了,又到了市民消费的高峰,今年春节您打算到饭店去吃年夜饭吗?有没有去商场和超市买年货呢?为做好2022年春节消费维权工作,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督促经营者做好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确保全市消费者渡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带领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市局食品餐饮监管科、市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科、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走访了新安东阁大饭店有限公司、万达广场、华润万家锦山店等春节期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相关的企业。走访期间,相关人员与企业开展座谈,了解春节期间消费者需求;督促企业严把食品原料采购关、严把食品加工关、严把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关,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权服务站建设工作,做好对商家的宣传教育工作,督促商家完善预付卡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维权机制,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解决消费者维权困难的问题;在做好企业营销工作的同时,也倡导消费者节约粮食,反对餐饮浪费,做好春节期间各项保障工作。被走访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已经充分考虑到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确保春节市场商品、服务的丰富、多样,严把商品质量关、食品安全关,严格各项管理制度,配合市场监管、消协部门做好消费维权工作,让丹东给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01/28 - 辽宁丹东:感受一下大集上的年味~
1月19日,周三,振安区楼房镇例行大集的日子。大红的福字对联,包装精美的糖果、坚果、年糕,炒得喷香的瓜子、花生……天气虽冷,却挡不住人们采购年货的热情。“大姐,你看这猪蹄的肉,多厚实,肯定好!”在一家猪肉摊铺前,摊主正卖力地推销着刚开箱的猪蹄。常年在大集上卖货,这位摊主对于村民采购年货情况的变化了如指掌,“5年前,我卖货都会说‘多买便宜’,现在村民买年货都不走量了,人家看品质,要好的。”一处海鲜摊位前,马家村村民由秀玲正在挑选海虾。“每样年货都买一些,一定要好的。”由秀玲说,近几年,镇里积极引导村民搞产业种植,两年前,她家承包了两栋草莓大棚,如今已经打开了销路,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逛大集,我们都是见缝插针。”匆忙买完糖果,马家村村民张世财边走边说。张世财现在在镇里一处香菇大棚里打工,由于香菇卖得好,他和十几位村民每天都忙着采摘、装箱,从早忙到晚。眼瞅着就要过年了,他才趁着上午装车的间隙,赶紧来大集买点年货。“现在没时间逛大集,也不‘猫冬’了,腰包鼓了,比啥都高兴。”张世财说。
01/28 - 辽宁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驻村工作队慰问老军人和农户
1月25日,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驻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桦树甸村工作队,走访慰问了4户老军人和6户农户,详细了解了他们家庭生产生活和脱贫致富情况,并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节日的祝福。
01/28 - 辽宁丹东大鹿岛村:海冰封不住年味儿
春节临近,丹东东港市大鹿岛村村民开始置办年货,由于海冰封锁,每天只有一艘往返客船,载满村民的欢声笑语。1月25日10点半,伴随着低沉的汽笛声,一艘客船准时到达码头,村民将堆放在岸边的年货装上船,拎着大包小包有序登船,满载而归。
01/28 - 辽宁丹东:青春战“疫” 志愿有我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增加,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保障辖区居民过一个安定祥和的节日,临江街道福民社区党委进一步强化宣传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近日,社区发布了志愿者招募令,招募青少年志愿者开展“青春战‘疫’,志愿有我”主题志愿活动,当晚收到40余志愿者报名,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队正式组建。1月21日17时许,福民社区党委副书记张丹丹接到了一通电话,“您好,我是市第二中学的张老师,看到咱们社区志愿服务网招募青少年志愿者的信息,我可以带我们班级的47名学生参加吗?”“欢迎,欢迎,十分感谢大家能够为防疫出一份力。”1月23日9时许,张老师带领班级全体学生来到福民社区,带头成立了志愿服务门岗组,明确分工、细化内容、精心部署,确保疫情防控志愿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活动刚开始时,青少年志愿者们都很腼腆,活跃不起来,在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对居民的积极宣传和热心服务后,都跃跃欲试,渐渐投身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青少年志愿者们通过喇叭播放、传单发放、流动宣传等方式对沿街门店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宣传推广“辽事通健康码”注册应用,督促落实“一米线、戴口罩、测体温”等防控措施;对辖区各居民住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努力推动“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成为社区群众自觉。截至目前,福民社区共有946名志愿者,其中青少年志愿者350余名,报名参加疫情防控的青少年志愿者50余名,他们以行动担当让青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加绚丽出彩。
01/28 - 辽宁丹东:“春满江城” 2022丹东市朝鲜族新年文艺晚会即将上演
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丹东广播电视台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丹东朝鲜语广播影视节目译制部、丹东市朝鲜族联合会承办的“春满江城”2022丹东市朝鲜族新年文艺晚会将于2月1日、2月2日16时40分在丹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记者了解到,晚会节目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在孩子们欢快的舞蹈《幸福鼓谣》中晚会拉开帷幕,管弦乐合奏《春天来了》、女声独唱《长鼓敲起来》将舞台气氛迅速点燃;民俗歌舞《丹东朝鲜族花甲礼》、女生三重唱《蓝色梦》等节目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最后,演出在歌声悠扬的四重唱《我们是骄傲的中国朝鲜族》中落幕。此次文艺演出秉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群众、展现朝鲜族群众风采的宗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为全市人民献上一台有品质、有内涵、有温度、有特色的文化盛宴。
01/27 - 辽宁丹东:新春福字送一线 情暖职工年味浓
1月21日,顺丰速运山水龙城营业部的劳动者服务站内,墨香四溢,喜气洋洋。丹东市总工会开展的“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正在进行,为一线快递员现场送福字、写春联,将美好的祝愿凝于笔端,送去来自工会“娘家人”的新春祝福。活动现场,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用行书、隶书等多种字体书写“福”字,笔下尽是浓浓的年味,向奋斗了一年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上最美好的祝福。现场的一线快递员被美好的“福”字所吸引,纷纷驻足欣赏。书法爱好者还与现场的一线快递员交流经验,指导现场职工拿起毛笔书写自己心中的“福”。职工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手写的春联比买的春联更有意义,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一切顺利。”丹东市总工会开展的“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将陆续深入基层和一线,邀请书法爱好者现场为职工群众写春联、送“福”字,结合送温暖慰问活动,将节日的祝福与浓浓的年味儿送到职工群众身边。让广大职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凝聚职工群众精神力量,丰富广大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