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丹东:为项目建设提供电力保障
国网丹东供电公司主动服务地区经济,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精准掌握项目动态,为地区重大工程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运提供坚强的供电服务保障,确保市委市政府“项目年”相关工作部署和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2022年全省重大工程供电服务保障专项行动”工作落实见效。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项目是我市2021年精准谋划实施的十项民生实事之一,建成运营后可极大改善东港前阳镇及前阳经济开发区供热状况。连日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抢抓晴好天气,做好疫情防控,紧锣密鼓推进该项目66千伏送出工程建设。建设过程中,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定期组织召开工程建设专题会议,深入工程现场,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节点计划,将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推进征占地各项手续办理,统筹做好作业计划审批、“e基建”应用、现场督导、审核把关工作。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赵伟受访时说:“供电部门提前充分考虑影响工程建设的不利因素,克服疫情导致的物料供应困难、连日暴雨等不利因素,为项目顺利进行扫清障碍。”赵伟说,项目建成后,年可消纳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原料33万吨,年发电量为2.4亿千瓦时,可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秸秆合理利用、降低碳排放量约24万吨,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可带动300多人就业,带来多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近年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认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牢固树立“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超前服务理念,巩固强化积极服务意识,下好服务重点项目“先手棋”。公司成立重点项目电力接入包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重点项目电力接入工作;建立跨专业协同联动机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加强各系统平台整合,实现数据资源融合共享;创新组建“1+N”服务团队,持续提升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跨专业协同联动机制,动态掌握项目状况,提前做好配套电网建设准备,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坚强电力支撑。
08/10 - 辽宁丹东:市区联动 专项治理暑期校外培训机构
为巩固丹东市“双减”成果,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愉快充实的假期,近日,市教育局分别会同振安区、振兴区、元宝区联合检查组,对市内三区深入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联合检查组采取明察加暗访的形式,对三个区校外培训机构和校外托管场所安全管理是否到位、是否存在以“一对一”“高端家教”“众筹私教”“研学旅行”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是否存在已转型或已注销的原学科类机构“假注销、真运营”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在检查中发现,4家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管理不规范,1家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不规范,4家校外托管场所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检查组对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行为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对进行违规学科类培训的4家校外托管场所,要求立即停止学科类培训行为,妥善处理退费事宜,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谈话,下达整改通知书并进行媒体曝光,按要求依法依规进行处置。下一步,丹东市教育局将协调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不断加强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校外托管场所督查检查力度,不间断开展明察暗访和“回头看”,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08/09 - 辽宁丹东:电厂桥重建项目施工中
连日来,在振安区同兴镇变电村四组,连接五道河两岸的变电村电厂桥重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为加快推进民生工程,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同兴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重点民生基础建设资金104万元重建该桥。目前桥梁主体已基本完工,桥面正在施工中,9月将实现通车。
08/09 - 辽宁丹东:关爱退役军人
连日来,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中心组织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进行健康体检,通过血常规、眼科、彩超、心电图、CT检查等多个项目体检,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营造尊重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08/09 - 辽宁丹东:助力远洋渔船启航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平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出海计划推迟了两个月。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接到该公司出境申请后,积极与联检部门密切配合,采取预检核查、线上办理、网上审签等方式,提前为160名船员办理出境手续,助力远洋渔业捕捞船队顺利复工复产。船队出境当天,为尽量减少船员等待时间,执勤民警早早抵达执勤点,分成两个组实施出入境边防检查,不到两个小时就安全、高效地完成了相关手续的办理。船员们登上远洋渔船,开始为期两年的远洋捕捞作业之旅。
08/09 - 【科普】游泳季,这些预防溺水知识要记牢!08/08
- 【科普】这份夏季防疫指南,请收好!
汗湿后的口罩需要更换吗?购买、加工冷链食品怎么做才安全?夏季气温高,防疫如何做?一起来看看这份【夏季防疫指南】吧
08/08 - 辽宁丹东沿海高标准航标更新完成
7月30日,丹东海事局和大连航标处携手完成丹东大东港5万吨至20万吨航道夏季浮标的调整和设置工作。至此,丹东沿海19座高标准航标布标工作全部完成。此次新布设的航标在目视效能、灯器亮度、雷达反射面积、航标智能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得到质的提升,达到我国沿海北方片区的统一标准。借助先进的科技信息化航标管理技术,入夜后,丹东沿海航标灯实现同步、同频闪烁,为海船船长和港口引航员指明航路,使夜间航行的船舶更加安全。丹东大东港是中国沿海北端第一个海港,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北方起点,是我省和东北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此次布设航标的导助航设施是航道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标示出港口口门、进港航道、浅礁和危险物的位置,使驾驶人员明确掌握船舶的方位。同时,设备可提供船舶航行密度、引航距离、船舶尺度、水文气象条件等信息,更好地保障船舶通航秩序和通航安全。
08/08 - 【科普】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管理指南08/05
- 辽宁丹东:助农实现“微心愿”
“同志俺想请你们帮个忙,家里栽了二十多亩大榛子,眼下正是打药的时候,但缺少劳动力,如果错过打药时间,会严重影响大榛子生长。”日前,丹东市宽甸步达远镇复光村7组村民田宝双来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说出了自己的“微心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王晓刚了解情况后,立马承接了田宝双的“微心愿”。烈日下,身穿红马甲的王晓刚背着药壶穿梭在榛子园,衣服很快被汗水浸透。看着满头大汗的王晓刚,田宝双很是感动,连连道谢。其实,这已经不是王晓刚第一次帮助田宝双了,在此之前,王晓刚还经常教授田宝双榛子种植技术,并多次免费送农药给他。据了解,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复光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群众遇到困难,随时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报上自己的“微心愿”,实践站会立即召集志愿者解决他们的难题。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