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新版营业执照正式启用
    9月1日,新版营业执照上线。当日上午,辽宁某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丹东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分局登记窗口完成变更登记,窗口向申请人颁发了丹东市首张新版营业执照,这标志着新版营业执照在丹东市正式启用。今年3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营业执照照面内容做了优化调整,不再记载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分支机构等类型市场主体的“营业期限”“经营期限”“合伙期限”信息项,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增加“出资额”信息项,企业对自身经营行为的自主权进一步加大。自《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市场主体经营期限由变更事项变为备案事项,市场主体经营期限的更改只需到登记机关备案即可。而新版营业执照不再显示“营业期限”,使得申请人无需再重新申请换发营业执照,既精简了企业的申请材料和窗口的登记流程,又减少了经营期限延长的时间成本。针对新版营业执照的变化,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为企业和群众释疑讲解,做到政策落实和高效登记两不误,让企业及时享受证照改革带来的方便。
    09/06
  • 辽宁丹东太平湾街道:晒丰收 迎中秋
    9月3日,振安区太平湾街道开展了“晒丰收、迎中秋”主题活动。中秋节前后,正是太平湾街道望江村燕红桃丰收的时节,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帮助桃农拓宽燕红桃销路,太平湾街道通过开展该主题活动,帮助桃农宣传燕红桃。活动中,桃农们纷纷展现了自家桃树上又红又大的燕红桃,比大小、比色泽、比味道、比甜度……大家各显神通,对自家的桃子进行各种角度的夸赞和展示。现场气氛热烈,果农们情绪高涨,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本次活动充分营造了“晒丰收、度佳节”的美好氛围,村民们将对丰收的渴盼、憧憬、追求,一一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对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良好作用。
    09/06
  • 【科普】疫情防控小知识,记得收藏
    09/05
  • 【科普】@老年朋友们,防疫三要三不要,一起来学习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仍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不松懈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老年朋友们身体免疫力相对较弱更要注意做好防疫《老年人防疫三要三不要》一起来学习——
    09/05
  • 辽宁丹东:警民联手 救护野生动物
    近日,市公安局振安分局警民联手连续救助多只野生保护动物。8月20日,汤山城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报警称,在河边捡到一只受伤的鸟。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发现一只长着灰色羽毛的大鸟,翅膀受伤。民警立即联系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予以帮助。经专业人员确认,该鸟为苍鹭。目前,民警已将这只受伤的苍鹭交给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救治。8月21日,汤山城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辖区马路边的一个深坑里有一只疑似狍子的野生动物被困。民警赶到现场后,在周围群众的协助下,将其从深坑中救出。经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辨认,这是一只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矮鹿(狍子)的幼崽,可能是在下山饮水或者觅食的过程中不慎掉入深坑。专业人员确认该狍子幼崽无受伤情况后,民警将其放归山林。8月20日18时许,太平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称,一只受伤的鸟趴在某加油站对面的草丛里。民警到现场后发现,这只鸟嘴尖且长,由于受伤无法飞翔,且不时发出低沉的叫声。为避免其受到二次伤害,民警立即找来一个手提袋,小心翼翼地将其装在袋中,送到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进行治疗。工作人员称,该鸟学名叫紫背苇鳽,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待其痊愈后将放归自然。
    09/05
  • 辽宁丹东:市中院推进“道交一体化平台”建设
    日前,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与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部门、鞍山市道交一体化中心就“道交一体化平台”应用、委托鉴定工作等进行学习交流,进一步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切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据了解,“道交一体化平台”是运用大数据构建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调解组织、保险机构、鉴定机构相互衔接、构建联动的工作格局,实现理赔计算、调解、鉴定、诉讼等业务的信息共享和在线处理,实现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全程信息化、可视化、阳光化快速处理和化解的信息化平台。学习交流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认真了解鞍山市道路交通事务纠纷案件办理工作情况,重点对运用“道交一体化平台”诉前调解、委托鉴定工作机制,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就依托调解组织、保险公司、鉴定评估机构搭建纠纷解决平台等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鞍山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探讨交流。“‘道交一体化平台’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低成本、高效率的司法需求,有效构建道交纠纷预防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依托“道交一体化平台”,通过完善优化诉前鉴定流程,提升司法效率,实现道交纠纷案件的精准分流、调解前置、诉调对接、调判结合,进一步加强咨询、调解、鉴定评估、理赔、诉讼等多环节、多机构的衔接协调,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
    09/05
  • 辽宁丹东:文化旅游惠民卡延长使用期限
    近日,从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了解到,今年初丹东市推出的丹东文化旅游惠民卡(公园年票)将延长使用期限,截止期限从2023年2月28日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今年年初,丹东市推出文化旅游惠民卡,市民凭卡可以享受22家丹东知名景区首道门票免费和多家景区门票优惠,受到广大市民欢迎,仅两个多月就有2万多名市民购卡,至今已有3万多人次持卡免票进入景区。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文旅惠民要求,保障市民权益,经与丹东市各大景区积极沟通协商同意,将丹东文化旅游惠民卡使用期限延长。延期后,丹东文化旅游惠民卡可使用的景区除保留大部分原有景区外,还将吸纳更多新景区陆续加入。
    09/05
  • 辽宁丹东:202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
    9月1日,2022年丹东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在安东老街启动,主题为“共创食安新发展共享美好新生活”。宣传周期间,有关部门将向市民普及食品安全常识、识假辨假知识,展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与食品安全工作成果。启动现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司法局、丹东海关等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围绕活动主题,通过设立展示台与咨询台、摆放科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讲解食品安全科学常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互动交流和答疑解惑、现场检测。同时进行的“部门主题日”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实施“十大攻坚行动”取得的成果。据了解,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市食安办还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组织进行食品安全进社区、进生产企业、进商超、进农户(渔村)等系列专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食品安全成果。
    09/05
  • 辽宁丹东:开海
    9月1日,沉寂了近4个月的大小码头又开始热闹起来。开海首日,记者赶赴新沟边境派出所辖区码头现场采访,两名记者登船与渔船民一同出海作业,记录开海第一网。10时,在东港市鸿顺码头,一艘艘渔船满载着生活补给、大量冰块、各类渔具蓄势待发,渔民们脸上满是喜悦,“在家闲了这么久,终于能出海了”。12时,船上鞭炮声响起,千余条渔船扬帆起航,顺潮而出,撒下开海第一网。一两天后,新鲜捕捞的各类海鲜将“游”上百姓的餐桌。为确保渔船顺利、安全出海作业,东港边境管理大队组织所属各边境派出所民警深入港口码头一线,全力保证出海作业安全顺利。新沟边境派出所、长山子边境派出所分别联合属地政府召开渔船民嘱教大会,教育渔船民遵纪守法,按规定履行出海船舶报备工作;孤山边境派出所、北井子边境派出所向渔船民讲解海上安全生产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黄土坎边境派出所、新港边境派出所走访码头附近商铺等重点场所,净化边境地区的治安环境;大鹿岛边境派出所为服务渔船民出海作业开通“三报备”网上绿色通道;海洋红边境派出所、椅圈边境派出所对船主雇佣的外地船员核验行程码和健康码,严格落实防疫政策。为全力保障开海期间治安安全,东港边境管理大队先后出动警力400余人次、车辆200台次,深入港口码头巡逻200余次,服务渔船民8448人,法律宣讲渔船民2736人,检查渔船安全设施820条。(作者单位:丹东日报社)
    09/05
  • 辽宁丹东:软枣猕猴桃采收销售忙
    日前,在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的软枣猕猴桃种植园、果品包装车间,工人们忙着采收和销售。在丹东优纳经贸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工人们将软枣猕猴桃挑拣分级,装入包装箱。这些软枣猕猴桃主要是线上销售,实现了从田间到仓储、销售的无缝链接,形成了专业化产业链运营模式。同时,还让1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