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图说 | 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12/19
- 【科普】“阳过”何时可以上班?一份“阳康”返岗指南请收好12/19
- 辽宁丹东:深化网格化管理 助推常态化创城
丹东市振兴区帽盔山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高度重视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同时,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契机,把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努力把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在创城实践中,帽盔山街道进一步深化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将辖区6个社区精准划分为67个网格,做到以网格为管理单元,分片包干、责任明确,不断提升网格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化共建共促,将区文旅广电局、区科技局、区司法局、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派出所、城管中队、市场监管所、司法所等职能部门人员力量下沉至网格内。根据网格化“五合一”责任点位进行落实,实现辖区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小区点位人员广覆盖,明确好责任意识、落实好责任分工。每名机关、社区干部、下沉志愿者身着红马甲,佩戴红袖标,带着清扫工具深入各自点位开展工作。狠抓工作实效,重点对开放式小区、福景园大市场、地下通道、背街小巷、沿街商铺的橱窗广告、墙体广告进行集中处理,累计清理广告350余份;清扫辖区各条街路卫生死角的垃圾、整治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和占道经营等问题120余处。网格化让居民对眼前的效果看得见、变化感触得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者:张津硕
12/19 - 辽宁丹东:辽宁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丹东赛区赛事拉开帷幕
12月14日上午,辽宁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丹东赛区比赛在市技师学院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本次比赛在我市设立烘焙、数字化控制技术、电气控制系统装调、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机器人系统集成等赛项的省级决赛,来自全省11个市的62名参赛选手在丹东赛区参赛。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是2022年我省打造的对标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综合职业技能竞赛品牌,是健全我省职业技能竞赛制度,为世赛、国赛培养选拔优秀选手的重要赛事。为保障比赛顺利进行,市技师学院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充分准备,确保为每名选手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竞赛环境和优质服务,搭建全省技能人才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作者:姜慕馨
12/19 - 辽宁丹东:“丹税便民”工作室为纳税人搭建办税“高速路”
前不久,受到疫情影响,身在外地的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分公司财务人员杨晓因来丹东办理涉税事项不便非常着急,由于这次的涉税业务需要辗转总部、分公司及施工地之间,除了涉及地点多以外,涉税业务也比较紧急,一筹莫展的杨晓于是向振兴区税务局进行电话咨询。电话里丹东市振兴区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纳税人的实际困难,并充分考虑到该企业是外埠来丹的施工企业,目前在丹东还有重要施工项目,为了保证施工进度,他们通过丹东市税务局“丹税便民”工作室,第一时间根据企业特点为其制订了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视频连线、邮寄资料等方式,远程协助其办理涉税事项,解决了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的燃眉之急。事后杨晓激动地说:“真心感谢‘丹税便民’工作室的暖心服务,我们一直担心疫情期间无法办理业务,真没想到振兴区税务局为我们特事特办,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我们的困难!”据了解,振兴区税务局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采取“线上+线下”密切配合的方式,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优质安全的税费服务,依托“丹税便民”工作室为纳税人搭建起了办税“高速路”。除了解决企业的急事,“丹税便民”工作室还积极为群众解决难题。丹纸新村小区有13户住户因门市房办证难问题找到工作室求助,工作室接到咨询电话后便开始考察实际情况,通过多方询问,工作人员了解到其门市房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未能办理房照。找到原因后,工作人员立即找到了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在工作室的帮助与协调下,困扰这13户住户的商业门市房办证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住户们如释重负,纷纷对“丹税便民”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赠予锦旗。“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手里有了房照,心里才能踏实。真是太感谢振兴区税务局了,让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可以安心过日子了。”拿到房照的住户刘女士露出了踏实的笑容。“丹税便民”工作室之所以能解难题、办急事,是因为它有着“三室一厅”的优势结构。所谓“三室一厅”分别指的是“丹税便民”会客室、新媒体工作室、税政超市和智慧税务自助办税厅,在实际工作和应用中,它们各显身手,充分满足纳税人解决疑难的需求。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纳税服务工作人员和各部门组成的“专家团队”,通过“线上+线下、集中+个性、个人+团队”的模式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耐心解答、热心服务、悉心辅导和精心宣传。丹东市税务局在振兴区税务局试点成立的“丹税便民”工作室自今年2月试运行以来,已接待纳税人数千人次,为纳税人缴费人解决欠缴滞纳金、外汇核查业务、社保费相关问题、出口退税相关问题等几十类涉税问题。特殊时期居家办公期间,工作室通过政务微信设立网上税费咨询服务厅,纳税人可通过扫描“云”上辅导二维码与大厅窗口直连,帮助纳税人缴费人应享快享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丹税便民”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坚定表示,“疫情无情,税务人有情,‘丹税便民’工作室会持续将温情送达每一位纳税人缴费人,确保税费服务不断档!”作者:郑鑫
12/19 - 辽宁丹东:创新“党建+”特色品牌 擦亮司法为民新名片
“大家好!很荣幸与大家相遇在《法官讲堂》第一期课堂,我是本期的主讲法官康璐。下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审判实务分享。”12月13日,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讲堂》正式上线,这是继今年组织开展线下《法官讲堂》、业务论坛、法律沙龙等活动之后,市中院“滨江中路30号”党建文化品牌建设的又一创新举措。今年初,在全市法院院长会议上,市中院作出了“坚持党建引领,把提升政治站位放在突出位置,以‘专业化、专项化办案促进领军人才培养’为根本激励素能进位”的安排部署。一年来,全市两级法院着力加强法院机关党建工作,启用“滨江中路30号”丹东法院党建文化品牌,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全力打造以“专业、担当、情怀、态度”为主基调,特色鲜明、示范带动、完善规范、作用突出、党员群众认可的法院党建品牌。“借我钱没还,过了3年还能不能去法院告他?”“因财物被盗与物业产生矛盾怎么办?”“我们分居多年了,我用自己的钱买的房子属于我自己吗?”……4月20日,市中院“滨江中路30号”《法官讲堂》在站前街道沿江社区开讲。作为“滨江中路30号”丹东法院党建文化品牌的系列活动之一,面向社区群众的《法官讲堂》,围绕《民法典》新亮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社区居民分析家庭生活中常遇到的纠纷问题,并结合真实的案例增进群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推动诉讼力量“重心前移”,丰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途径,延伸司法服务。如果说线下《法官讲堂》将法律宣讲送到群众家门口,线上《法官讲堂》则更着眼于“以专业树权威,以权威赢公信”的目标,强化对下业务指导。今年,市中院民事部类采用了“繁简分流+专业分案+轮案填充”的新的办案流转机制,对法官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位基层院法官在收看《法官讲堂》后表示,“第一期线上《法官讲堂》的内容紧贴审判实际,说理清晰,确实对我们开展审判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审判工作的专业性,市中院“滨江中路30号”党建文化品牌还打造了以丹东法院理论宣讲团为基础,通过微党课、情景互动式党课等形式,加强人民法院政治理论宣传阵地建设的“滨江中路30号理论宣讲团”;整合党员志愿者力量,持续建设丹东法院青年文明号,组织党员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干警勇于担当,积极参与抗疫、抢险、扶贫、社区共建共促等志愿服务,打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滨江中路30号青年先锋突击队”;为青年法官、干警及法律专家学者加强沟通提供平台,营造法律专业学术交流浓厚氛围的“滨江中路30号法律沙龙”。下一步,市中院将继续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以党建为引领,叫响、做亮丹东法院“滨江中路30号”党建文化品牌,引导全体法院干警以崭新状态推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作者:张丽娴
12/19 - 辽宁丹东:美化村居环境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推进村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丹东市帽盔山街道白房村以“网格化”工作为切入点,加强网格巡查力度,助推村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变身“清道夫”积极参与河道清理工作。网格员带上清理工具,打捞河面垃圾及杂草,清理河内淤积杂物,几个小时的辛苦工作,辖区内的河道及沿线垃圾全部清理完毕,河道及周围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白房村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健身广场附近的垃圾桶锈蚀严重,影响美观的同时也会降低垃圾桶的使用寿命。网格员立即找来工具,对两个垃圾桶进行清理并喷漆。“我还担心遇到雨雪天气,村里垃圾桶可能会生锈,没想到今天一看这比之前的垃圾桶还新,我们村的网格员可真是实实在在为我们村做事呢!”白房村村民说。作者:张津硕
12/19 - 【科普】得了新冠到底去不去医院?12/16
- 辽宁丹东:老街换新颜
连日来,丹东市振兴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城市创建理念,凝聚基层力量,创新招、解难题、促实效,助力创城工作再“升温”。在区创城办的统筹协调和区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大力支持下,驻街单位、居民群众广泛参与,永昌街道振八南街环境秩序发生明显变化。振八南街辖区内多为老旧无物业开放小区,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墙面脏污破损、乱贴小广告、车辆停放杂乱无序、楼道内杂物堆积等问题。为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永昌街道将振八南街作为治理重点,聚焦创城工作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各项整治活动。针对楼道堆占问题,永昌社区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工作人员在居民的配合下清理楼道堆占180余处,清除小广告700余张,消除了安全隐患,引导居民自觉养成文明习惯。位于振八南街的变电室老旧破损严重,经过永昌社区协调,电力部门对变电室进行翻新。同时,社区联合住建单位粉刷开放老旧小区外墙立面500余平方米。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修复破损路面等措施优化街区形象,施划机动车停车位191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53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为辖区居民营造出良好的居住和出行环境,让居民共享创城成果。在整治环境卫生的同时,永昌社区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组织辖区内志愿者采用创意涂鸦墙面、张贴公益性广告等方式,强化宣传力量,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主动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作者:王俊
12/16 - 辽宁丹东:当好人民健康“守门员”
今年以来,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连续组织专家组,对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项目的落实展开常态化督导。日前,记者在丹东市第三十二中学操场上看到,一辆专业牙病防治车前,三年级的“小豆丁”们排着队,时而交头接耳,时而好奇地向车内张望。车内,一名孩子正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服务。牙椅另一侧,市疾控中心食品学校卫生科的专家正在检查医生的操作规范、一人一消毒、护士信息录入等情况。“根据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青少年90%以上的龋病发生在窝沟部位。这个项目就是通过对全市适龄儿童开展免费口腔健康检查,为满足条件的适龄儿童实施免费窝沟封闭,降低儿童患龋率。”科长林莉告诉记者。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中心慢性病防治科科长孙继绪告诉记者,中心一再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用实际行动推进健康丹东建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争当突击手、急先锋。”微生物检验科的林嘉慧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一定会当好阻击疫情的侦查员、人民健康的‘守门员’。”作者:栾柏醇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