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社区活动场所实行夜间延时服务
    日前,丹东市振安区在社区里创新推出“延时服务”模式,通过延长活动场所开放时间、拓展功能空间,为不同年龄层的居民打造晚间“充电站”和“欢乐场”,让社区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港湾”。据介绍,“延时服务”的推出源于前期的入户调研。许多居民反映晚间活动选择少,学生需要学习空间,老人希望有社交场地。为此,社区整合资源、调动志愿者力量,让社区空间“活”了起来。为了让老年人告别“天黑无处去”的烦恼,鸭绿江街道东泰社区不仅开放了专业场地,还增设了照明设备。一位老人说:“以前晚上只能在家看电视,现在能和乒乓球友‘大战三百回合’,浑身都舒坦!”此外,社区还计划举办乒乓球友谊赛,进一步丰富老年群体的文体生活。在鸭绿江街道东泰社区二楼的自习驿站,每晚都是灯火通明,这里是学生和备考居民的学习天地。宽敞安静的空间内,书架上摆满了社科、文学、教辅等各类书籍,可供居民免费借阅。更贴心的是,社区联合高校志愿者团队,为自习的学生提供课业答疑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社区定期在课余时间举办亲子阅读会、创意手工课等活动,让晚间时光成为家长陪伴孩子的“高质量亲子时光”。记者:王卢莎
    03/11
  • 石榴花开巾帼美 共绘民族同心圆
    3月7日,市民族和宗教局举办“石榴花开巾帼美共绘民族同心圆”2025三八妇女节主题联欢活动。社会各界优秀女性代表、女企业家共聚一堂,共庆节日。今年,我市全面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活动现场颁发了2024“民族团结巾帼之星”“民族团结巾帼先进”等奖项。各民族代表性文艺节目轮番上阵,全场洋溢着喜悦欢乐的氛围。投壶、嘎拉哈、掷柶戏等民族趣味游戏,让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体验制作民族非遗手工艾草按摩锤,感受传统手工艺的匠心之美、非遗文化的千年智慧。民族巾帼风采秀,展现了女性魅力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连日来,策划开展了民族企业走访观摩、“绽放巾帼风采匹克球场展英姿”女子匹克球友谊赛等活动,以文化为纽带强化了各民族妇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推进各族群众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蓬勃动力。金建全记者/刘海东
    03/10
  • 世界冠军进校园,榜样点燃射击梦
    2025年3月6日,辽宁省柏叶体育训练基地“百校千人”进校园之射击项目推广活动在丹东市红房街小学举行。奥运冠军、国际射联副主席、中国射联副主席王义夫,世界冠军王丽娜,高级教练员胡忠斌,世界冠军石丹出席活动。红房街小学1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射击激光枪项目的体验与学习。活动现场,王义夫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作为中国历史上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运动员之一,王义夫曾连续6届参加奥运会,斩获2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他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学生们要勇于挑战自我,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活动现场,教练员们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手枪、步枪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指导学生们进行射击体验。在射击体验环节中,许多学生表现出色,5年级学生周小佳打出了9环的好成绩,赢得了阵阵掌声。活动结束后,王义夫先生为表现优异的学生签名,鼓励他们继续发扬体育精神,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于坤娜记者/张怡媛周广庆
    03/10
  • 打造“一刻钟”人才服务圈
    日前,丹东市振安区完成“一刻钟”人才服务圈建设,以“15分钟生活圈”为基础框架,通过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资源协同联动,深化数据赋能与场景融合理念,推动人才服务从粗放式管理向精准化、智慧化转型,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聚焦传统服务半径长、供需衔接不畅等瓶颈,丹东市振安区“三级引擎”驱动,织就全域“服务网格”。该区以“政务服务改革”为核心牵引,依托区级枢纽、镇(街)枢纽和村(社区)末梢三级载体,通过下沉人才政策咨询、项目申报、安居保障等高频服务事项至基层,实现服务半径缩短至15分钟可达范围。该区创新“一站式”服务模式,整合产业园区、人才驿站等资源,形成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强力支撑,年均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增长。在此期间,振安区实现“场景无界”融合,打造家门口的“职达快线”,同步构建“精准画像+动态匹配”机制,依托大数据分析建立求职者档案库,实时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库,岗位匹配效率显著提升。记者:王卢莎
    03/10
  • “家、校、社”携手护航学生成长路
    为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加强家校沟通合作,日前,一场以“家校社护航成长路心相连携手育未来”家庭教育专家系列讲座吸引了数百位家长和教师踊跃参与。丹东市振兴区聚焦“从阅读习惯到阅读能力”这一关键主题,全面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开展家庭课堂等方式,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资源,营造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共育的教育氛围。丹东市振兴区教育局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在全区范围内,针对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具体指导,聘请社会各界志愿者、教育专家为“微德育讲师团”讲师,不定期深入中小学教学思政课,充分发挥“行走的思政课”育人功能,利用红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每学期常态化开展研学活动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发挥学校育人主体地位,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打造振兴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特色。记者:王卢莎
    03/10
  • 凝巾帼智慧 绽商界芳华
    为展示企业风采,进一步凝聚巾帼力量,3月4日,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市女企业家协会举行“凝巾帼智慧绽商界芳华”暨2025年丹东市女企业家协会庆三八国际妇女节晚会,女企业家、演职人员近180人参与此次活动。活动中,民营企业家视频展播、领导致辞、市妇联发出致全市女企业家的倡议书、年度颁奖仪式等环节回顾协会以及女企业家们的成绩,并对未来做出展望。随后,茶艺表演、非遗国风秀、舞蹈、走秀等,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接下来,市女企业家协会将搭建更多交流平台,促进女企业家们分享、沟通,助力企业发展。记者:侯春林
    03/10
  • 巾帼绽芳华 丹东各社区开展妇女节活动
    近日,我市各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辖区女性居民送上了温暖与关怀,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纤维街道黄海社区开展“巾帼匠心,扭出花样芳华”活动。福春六社区、福春七社区,分别举办妇女节文艺汇演。桥头社区、纤维二社区,分别开展手工制作、剪纸活动。军楼社区、四道社区、福春三社区,分别开展妇女维权法治宣传活动。金山镇金山村举办“巾帼‘她’力量,运动‘燃’未来”趣味运动会。天泽社区开展“春光和煦,制扇拾趣”活动。宗裕一社区开展“魅力女性,快乐巾帼”手工制作活动。花园街道桃铁二社区举办“春日妇女反家暴”普法宣传游园会。花园村开展“巾帼巧手,花漾生活”盆景与插花艺术体验活动。花园社区开展“巾帼耀球场,匹克添活力”活动。桃铁一社区、昆源社区、表厂社区、盛源社区,分别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临江街道新村社区开展妇女节趣味文体活动。工人村社区开展妇女健康宣传活动。福民社区开展“关爱女性,法律护航”讲座。东昇社区、江桥社区、南桥社区、六合社区、六道西社区、青年湖社区、清花园社区,分别开展读书会、手工制作及插花活动。工业社区组织辖区内下岗失业妇女进行再就业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新渠道。广济街道县前一社区开展“致敬她力量,绽放她风采”活动。新丰社区组织辖区妇女观看电影。朝凤社区第一书记高松走访慰问辖区困难妇女。兴东街道虹桥社区开展“情暖三月天,巾帼展风采”手工赋能活动。林江名城社区开展妇女节剪纸活动。江城社区开展“巾帼植绿意,多肉美生活”手工制作活动。中富社区举办妇女节文艺汇演。站前街道二三零社区举办“情暖三八节,巾帼绽芳华”文艺汇演。沿江社区开展“茶香四溢,幸福满盈”茶艺品鉴活动。金桥社区、一街社区、四街社区,分别开展手工制作、插花活动。九道街道通乡社区开展妇女节手工制作花艺草帽活动。永宝社区联合元宝区人民法院开展“妇女权益共守护、巾帼学法扬新帆”宣讲活动。永昌街道体育社区开展“法暖三月天”法律宣传活动。振八社区、北桥社区,分别开展走访慰问辖区困难妇女活动。浪头镇滨江社区组织辖区妇女开展艾草锤制作活动。文安社区、忠杰村,分别开展女性权益法律知识讲座。左岸社区开展“魅力巾帼,春日寻光”园区踏青寻宝活动。帽盔山街道白房二社区开展“花开向暖,芬芳女神”永生花制作活动。红房二社区开展“维护妇女权益”普法活动。鸭绿江街道太平社区举办趣味运动会。八三社区开展“学法守法,做新时代女性”活动。果园沟社区联合市第一医院开展义诊、体检活动。东泰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珍珠街道临江社区开展“巾帼绽芳华,舞出新生活”活动。太平湾街道太平湾社区开展“春暖花开季,别样女神节”系列文化活动。记者:张津硕
    03/10
  • 多彩活动庆妇女节
    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迎接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为丰富社区女性居民的文化生活,振安区珍珠街道振安社区开展《庆三八巾帼赞》文艺活动。参与活动的女性纷纷表示,通过音乐快板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怀和温暖。太平湾街道联合司法所共同开展妇女节系列活动,司法所工作人员与法律专家现场为女性居民答疑解惑,普及与女性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健康知识讲座中,宣讲员围绕女性常见疾病如何预防与治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业社区妇联针对失业女性,开展再就业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元宝区七道街道仁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律师,对职场妇女的各项权益进行细致解读,社区下派政法干部为居民发放法律宣传手册。在于家一社区,一场“暖春三月,徒步登山、游园”的活动火热开展,旨在让女同胞在工作之余,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魅力。爱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以“爱民社区巾帼美,志愿服务庆芳华”为主题的花艺手作活动,邀请花艺老师,为大家讲授插花技巧、花卉寓意及养护方法。记者:刘响戚文
    03/10
  • 丹东市政协开展调研助推草莓产业发展
    日前,丹东市政协展开“莓好丹东,香溢四季”专题调研,大家围绕如何解决草莓品种选育培优、打破销售壁垒、丹东发展四季草莓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我认为,研究夏季草莓出果,在技术上来讲比较可行,但产量减少、加工存储保鲜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需要着力解决。”“近期东港市政府正在研究论证建立草莓交易大市场,实现果农、合作社、中介、采购平台多方‘面对面’,使草莓交易更加规范公开透明。”丹东市农业界别政协委员来到东港市,先后到草莓种植、生产加工企业,详细了解草莓产量、种植面积、种植标准等情况。在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调研组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合作社、技术专家等代表深入交流,建议东港市和相关部门坚持科技农业、数字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发展,不断探索更高效的种植模式,精心打造全产业链国家级草莓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记者:王卢莎
    03/10
  • 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
    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着的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标杆,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甘于奉献、奋发有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特别推出策划,集中报道丹东的学雷锋、献爱心典型个人和集体事迹,和读者共同感悟雷锋精神,传承榜样力量。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3月5日,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由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情暖丹东志愿有我决胜之年建新功”暨丹东市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月活动在万达广场启动。启动仪式上,郑树山志愿服务队、嘉爱志愿服务队、领航公益服务队、孝心协会服务队等优秀队伍代表交流分享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在文明实践、乡村振兴、“一老一小”、扶危济困、文化传承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有丹东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启动仪式后,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走访慰问、交通疏导、整洁市容市貌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下一步,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搭平台、建机制、优保障,常态化开展“‘暖新’关爱”、养老助老、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社会基层治理、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助推文体旅融合发展等系列服务,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着力营造全民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汇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3月4日,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市抗美援朝研究中心)社会教育部部长宋丽萍收到获得“辽宁省岗位学雷锋先进个人”的表彰通知。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凝结了她和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团队的努力和汗水。宋丽萍说,多年来,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团队立足岗位,广泛开展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学雷锋活动,倡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营造学雷锋、做雷锋的良好氛围,团队先后获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年文明号、辽宁省雷锋号先进集体等荣誉。“讲解抗美援朝红色故事,要用心、用情,脑中会有画面感,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讲解员裴亚男说,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团队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敬一行”的敬业精神为指导,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日常工作中,以“三型五能”的标准,对讲解员的形体、服务礼仪和发音等方面进行规范。组织讲解员整理资料20余万字,研究了解展陈文物上千件,编写抗美援朝故事42万字。讲解员马娉婷参与录制的短视频《爆破大王杨根思》,在环球网“追寻先烈足迹”征集展示活动中获评“机构推选优秀作品”。讲解员孙丽娇宣讲的《1115号英雄机车》,获得全国文化遗产云传播优秀项目荣誉。宣教科编创《生命的雕塑》情景故事,荣获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特色宣教形式展演活动优秀奖……讲解员们还利用专业特长,先后为党政机关、部队、学校志愿宣讲100余场(次)。与驻丹部队联合开设“红色课堂”,深入开展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励志巡展进校园、小小少年爱国防等系列教育活动,向全市中小学义务输送《烽烟滚滚唱英雄》等专题展览,组织学生观展35000人(次),发放宣传册、笔记本、抗美援朝书籍等30000余册。2020年9月19日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开放以来,讲解员们经常放弃节假日,热心细致地服务游客。特别是近年来,多位志愿军后代一直关心关注着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各项建设工作,讲解员们经常与其沟通,第一时间向其分享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动态,得到了志愿军后代们的广泛认可。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正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辽东大地“生根发芽”。情寄夕阳红3月4日一大早,在振安区五龙背镇敬老院内,“义务院长”张启东早早到岗。“看看厨房准备的饭菜,再看看老人情况,还有一些其他事情要做。”张启东说。张启东在院长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2023年,他到了退休年龄。而此时,振安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正处在关键时期,上级领导希望张启东能够留在敬老院。凭借着对养老事业发展的热情,他退休不退岗,当上了“义务院长”。1990年担任院长以来,所有节假日张启东都是在敬老院里陪老人们一起度过。在张启东的带领和感染下,全院职工都把老人当亲人,从细致入微的生活照料到春风化雨的精神慰藉,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努力。为了让老人喝上鲜牛奶、吃上放心肉,张启东建起了养殖场;为了让老人在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又建起了温室大棚。2000年,在张启东的倡导下,敬老院筹集资金20余万元,引入温泉水,让老人不出门就能泡上温泉。现在的五龙背镇敬老院,地板是防滑的,上楼有电梯,楼道两侧安装了不锈钢扶手,无障碍卫生间里设有浴缸可以随时泡温泉,还有宽敞的餐厅、康复训练日间照料厅、医疗室、图书室、文体娱乐馆……在张启东的不懈努力下,五龙背镇敬老院成了振安区的养老佳地。而总投资9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新增床位800张的高标准养老服务中心,将于今年投入使用。几十年如一日为老人们服务,张启东先后获得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敬老爱老为老模范、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辽宁好人”等荣誉。今后,这位“义务院长”将继续为老人们托举满满的晚年幸福。从消防尖兵到公益达人东港市北井子消防救援站站长于新东,在工作之余,热心公益,先后组建“你我他”爱心团队、学雷锋宣传队,扶危济困、传播正能量,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先后获得“丹东好人”“辽宁好人”等荣誉。二十多年来,于新东在基层灭火救援一线先后参与2000多起火情处置与抢险救援,荣获三等功三次。工作中的他,是公认的“全能选手”:为提升水上救援能力,自费学习搜救艇驾驶技术,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搜救艇驾驶证;为保证战友和被救者不受二次伤害,自制低成本打捞救援钩,在水上救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安抚救援对象,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先后组织开展了20余次心理健康服务。作为消防员,于新东面对火情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甘愿做千家万户的“守夜人”;作为志愿者,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乐于帮助他人。2019年,于新东在北井子消防救援站组建学雷锋宣传队,利用休息日走遍东港市15个乡镇,开展消防宣传服务157次。每年参加义务献血,一本本献血证是他身上无声的勋章;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赠志愿者,更是他以生命之约书写的大爱传递……光明护航助苗成长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党委开展“电力雷锋进校园·光明护航助成长”专项行动,与市教育局对接,组织6支“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180名队员走进中小学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消除用电隐患,送安全知识和服务进校园。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连续15年到春英学校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对学校用电设备进行细致入微地检查,确保每一盏灯、每一个插座都能正常安全使用。“每当看到穿着红马甲、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叔叔阿姨们,孩子们脸上都会露出天真灿烂的笑容,是志愿者们用真情和爱心点亮了特殊儿童的希望之光。”市春英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顾润萍说。据悉,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全面开展“电力雷锋进校园·光明护航助成长”专项行动,涵盖我市中小学校151所,服务各中小学校师生66830人。目前,已累计排查并协助处理安全用电隐患87处,发放用电知识宣传单8000余份,讲授用电安全“开学第一课”65堂,为在校师生营造了安全、明亮、舒心的用电环境。敬老助老温暖相伴3月4日,工商银行元宝支行“敬老暖心”小队联合团元宝区委开展“敬老助老,温暖相伴”活动,志愿者们走进元宝区九道沟敬老院,为老人们详细讲解如何辨别假钞等金融知识,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陈薪成于晨晨记者/赵硕刚越姜慕馨张瑞邢漫宋永昆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