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千帆竞” 发展“春潮涌”
年初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丹东市聚力推动项目攻坚,科学谋划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项目图谱”“政策图谱”“招商图谱”,不断推进投资项目增数量、壮体量、提速度,确保项目建设接续有力,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奠定坚实基础。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2025年全市确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以上的目标任务,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720个,总投资1592.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67.6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82个,总投资81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1.1亿元;续建项目338个,总投资78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6.5亿元。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00个,总投资143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3.6亿元。谋划储备重点项目902个,总投资49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0个,总投资4695亿元。一季度,全市计划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435个,总投资794.3亿元,预计完成投资78.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11个,总投资80亿元;续建项目324个,总投资714.3亿元。计划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39个,总投资69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9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8个,续建项目121个。从行业看,工业项目186个,总投资2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5亿元;农业项目62个,总投资1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7亿元;服务业项目29个,总投资8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亿元;基础设施项目75个,总投资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亿元;能源项目2个,总投资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交通项目1个,总投资3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亿元;社会事业项目35个,总投资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5亿元;房地产项目45个,总投资3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2亿元。3月17日,全省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大会举行,我市55个500万元以上新建项目开工,总投资4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4亿元。接下来,丹东市将全力抓好计划实施项目,压实年度投资任务,抢抓建设时间节点,签约项目抓落地、计划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积极协调各类要素,推动2025年计划实施项目早开工、早建设,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强力支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进度。严格落实市政府领导包保制度,狠抓重点项目攻坚,重点跟踪服务保障67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抢抓有效时间,全力推动华电金山热电二期、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尽早开工;推动宽甸兴边沿江公路、庄河—丹东天然气管道等一批项目加速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推动兰光服装新建隔离衣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加工生产线、辽宁绿丹药业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中药提取等一批项目提前竣工。做深做实谋划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继续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等支持方向,充分挖掘政策“含金量”,精准用好政策“工具箱”,谋划储备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抓紧开展前期相关工作,力争一批新的投资项目尽快落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记者:邢漫
03/21 - 重点推动20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
总投资7.5亿元的丹东新建粮食仓储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9亿元的锦城电力100MW新型独立调频储能电站项目,进入开工倒计时;总投资25亿元的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海洋能源智慧互联项目,上半年可开工建设……连日来,丹东市各重点项目纷纷按下“快进键”,以项目建设的“开门红”,带动经济发展“全年红”。坚持抢跑争先,起步冲刺,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创新要生产力,是丹东市聚焦“再造一个新丹东”目标任务,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生动实践。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重大项目作为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今年,丹东市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720个,总投资1592.9亿元。其中,重点推动20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包括总投资406.5亿元并已全部列入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清单的67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740.1亿元的133个续建项目。聚力“招大引强”,丹东市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建设贯穿全年。围绕去年末就已“抢跑”部署开展的招商“冬季会战”和接下来的“春季、夏季、秋季”招商会战,丹东市以招商、项目、政策等图谱为参照系,拼抢争实,干字当先。截至目前,一季度计划开复工的435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实现应开尽开;到位内资完成年计划近1/3;谋划储备重点项目902个,总投资49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0个,总投资4695亿元。紧盯项目落地率、开工率、投资完成率,丹东市细化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谋划项目,带队到国家部委争取项目资金,赴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招商引资,到各地区调研督导,近期又组织四大班子听取所有副市长、副市级领导分管的项目工作汇报,逐个过堂调度,持续开展头脑风暴,全力以赴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抓改革、促创新、扩开放、兴文旅、惠民生,一以贯之打好系列“组合拳”,去年丹东地区生产总值跨越千亿门槛,今年正发力高质量站稳千亿台阶,为“再造一个新丹东”聚力夯基。记者:黄宝锋王卢莎
03/21 - 精细服务助推外贸提质增效
年初以来,丹东市商务局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用“有温度”的服务,助力外贸跑出“加速度”。据统计,今年1—2月,丹东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6.5亿元,同比增长4.1%,增幅排名全省第四。为了帮助重点外贸企业精准掌握政策,市商务局主要领导担任“辅导员”,深入新东方智衣(丹东)科技有限公司、九三集团丹东大豆科技有限公司、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向企业负责人和员工“一对一、面对面”宣讲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用好政策“杠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九三集团丹东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局上门宣讲政策,让我们的发展底气更足了。”建立外贸企业“服务员”制度,制定全年联系走访计划,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助企纾困。目前服务范围已覆盖265家外贸企业,后续还将扩大。前不久,丹东颢宜粮油销售有限公司在开展第一笔商品进口业务时,因不熟悉相关手续办理流程,遭遇困难。市商务局相关科室了解情况后,全力以赴协助企业起草申请书,协调省商务厅缩短审批时间,帮助企业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企业负责人说:“没想到1个小时就把全套手续办完了。商务部门服务态度好,我们回丹东创业的选择是对的。”该企业第一批进口商品已于3月2日顺利靠港,货值约200万元。在挖掘外贸增量的过程中,市商务局紧紧抓住“产+销”合作关系,帮助生产企业联系专业外贸企业,协助办理出口许可证,通过高效服务将产销两端的企业紧密连接,实现互利共赢。2月份,在市商务局的协调下,去年12月在我市注册成立的辽宁潞博奥进出口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出口业务,货值约38万元。市商务局充分发挥口岸办职能作用,定期组织丹东海关、大东港海关、丹东港口集团等部门和企业,召开口岸联席工作会议,反馈企业在通关、靠港、装卸等方面的诉求,及时研判形势,“想在企业先、跑在企业前”,助力企业顺利开展进出口业务。据了解,丹东港1—2月完成货物吞吐量574万吨,同比增长34.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9.1%;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17.3万吨,同比增长50.7%。市商务局成立工作专班,多次与丹东海关沟通,破解互市贸易进口商品种类少的瓶颈。国门湾互贸区1—2月进口额1500万元,为一季度“开门红”提供了增量支撑。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瑞典贸易投资对接会、法兰克福国际全品类消费品展览会等国内外重点展会,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服务“温度”,助力丹东外贸高质量发展。记者:刘响
03/20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场景落地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DeepSeek作为一款具有强大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大模型,在政务服务、公共管理和城市治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为贯彻落实“数字辽宁”建设部署,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政府建设,借助前沿科技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丹东市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积极探索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政务服务的推动作用,多次强调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政务AI部署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导向和战略支持。工作专班关注部署进程,多次到数据中心和企业开展调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讨技术引入的可行性、实施路径和预期效果,指导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丹东市数据局积极探索推进DeepSeek等大模型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已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应用场景开发,智能客服“丹丹”初步实现智能化检索、模糊查询、流程引导等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政务服务体验。丹东市已成立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工作专班,组织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研究、统筹谋划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数据部门组织召开了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工作研讨会,邀请专家授课培训,研究论证DeepSeek在政务服务、12345热线平台、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等领域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多途径解决算力资源等问题,为DeepSeek本地化部署、高效稳定运行提供基础条件。为加快推进DeepSeek推广应用,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丹东市数据局、丹东市工信局、丹东市科技局对东方测控、百特仪器等重点科技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帮助东方测控DeepSeek开发团队解决了算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基于DeepSeek的智能矿山大模型项目推进至少提速两个月;支持百特仪器在供应链优化、图谱识别等领域应用Deepseek智能技术开展创新实践。下一步,丹东市将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一是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先行先试,积极探索DeepSeek在综合窗口改革、12345热线平台智能问答、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场景等方面的作用,构建知识库、加强数据训练,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为政府各部门开展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实现“DeepSeek+N个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资源利用水平。二是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明确数据使用权限和流程,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同时,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三是强化技术人才培养,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组织培训、技术交流等方式,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四是做好统筹谋划,不断优化模型参数和算法,提升模型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按需逐步扩容,为全市各部门DeepSeek应用做好统筹谋划、提供技术支持,更好地满足各地区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五是为企业应用提供保障,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为DeepSeek在企业生产经营、研发创新等多场景的深度应用提供更多支持,精心谋划、科学布局,为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实现转型发展注入数字动力。记者:范泽民
03/20 -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
3月17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施工正酣,该项目总投资10590万元,建设主体内设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应用、集成电路、物联网技术应用、智能测控技术、创新创业、培训鉴定等实训基地及实训中心,还包含室外管线、道路、广场及绿化等配套建设,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学校实践教学能力。位于金泉工业园区的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大型镦锻曲轴生产线建设项目已复工续建,该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新建厂房面积约16000平方米,同时购置压力机、加热炉、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数控曲轴磨床、龙门加工中心等设备组建生产线。项目复工后,合作区成立了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主动作为、靠前指挥,针对性地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土地、手续、流程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协助企业抢抓施工黄金期,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合作区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70个,总投资204亿元。其中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5个、新建项目12个、续建项目23个,总投资189.8亿元。合作区以“开工就要实干”的奋斗姿态,只争朝夕抓项目建设,切实落实项目责任制,坚持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套实施方案,主动联系企业纾困解难、靠前服务,当好项目建设的“店小二”和“贴心人”,确保项目进展顺利。记者:刁庆峰
03/19 - 丹东高新区两个亿元项目建设正酣
3月17日,位于丹东高新区的赐源国际物流二期建设项目和天达仓储工业园区项目开复工。据了解,两个项目均为丹东高新区“4+1”园中园之国际智慧物流产业园重点项目。赐源国际物流二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59亩,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服务区、仓储配送区和海关监管区等,建成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1.5亿元,新增就业30人。天达仓储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占地88亩,于2024年3月开工,目前已完成一期主体建设,其他配套及附属设施正在建设中。建成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1亿余元。记者:刘作庆
03/19 - 丹东市振兴区全方位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3月17日,记者走进丹东振兴汤池医院新建项目和丹东汤池经济开发区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紧张有序的施工景象。丹东振兴汤池医院新建项目已完成场地平整和围挡建设,工人们紧张有序地进行地下雨水管网迁改及综合楼基础施工。据了解,该项目建筑面积约8300平方米,将新建1栋6层门诊楼及2栋配套用房,并购置CT、胃肠镜等医疗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预计2026年6月建成,届时年均门诊量预计可达5万人次、住院量2000人,将有效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同日,丹东汤池经济开发区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除4号厂房外,其余厂房主体已全部封顶,1号至3号厂房砌筑工程完成80%,5号至10号厂房砌筑工程及窗框安装已全部完成,污水管网及道路工程正在施工中。该项目总投资2.74亿元,占地面积45148.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964.2平方米,拟建设精密制造产业孵化器,引进“专精新特”精密制造企业,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生命周期发展体系。项目预计10月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缴纳税收1500万元,新增就业1000余人,将有力推动区域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振兴区建立了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机制,实施“专班推进+挂图作战”工作机制,确保项目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推进;各职能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记者:王俊
03/19 - 丹东市元宝区18个新建项目蓄势待发
连日来,在丹东市元宝区金山经济开发区铁东工业园内,丹东赛诺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各项施工作业。据悉,该项目已顺利完成预制管桩施工,预计将于4月20日实现厂房封顶,接下来将加速主体施工及设备采购工作。赛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2亿元,总占地面积约2331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652平方米,计容面积26662平方米,建设标准化厂房6栋、重型厂房2栋、配套用房2栋,购买缝纫设备3500台套、15条生产线;建成电池破碎全自动生产线一条、废轮胎破碎全自动生产线一条、再生废铁铸造全自动生产线一条、其他再生回收设备150台套,打造一个集资源回收、加工、再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化绿色产业基地。建成后,预计年产值8000万元,利税500万元,新增就业1500人,将为我市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年,元宝区铆足干劲,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新建项目18个,续建项目32个,总投资135.5亿元。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新建项目5个,续建项目15个,总投资121亿元。记者:栾柏醇
03/19 - 丹东市振安区64个项目厚植发展底色
3月17日上午,位于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的镇东山体育公园建设项目现场,施工如火如荼。日前,九连城镇被列为东北地区重点建设抵边乡镇之一,振安区拟新建的镇东山体育公园项目,充分利用地区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带动地产、旅游、餐饮及酒店、媒体广告等相关产业发展,成为发展抵边经济的重要引擎。该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约25828平方米,其中健身设施用地面积20754平方米,绿地休闲、停车场、管理用房等面积5074平方米。在振安区五龙背镇孙家村,丹东天皓净化材料有限公司新建清除复合有害气体过滤芯材的研发与生产项目也在有序进行中。该项目占地面积40494平方米,建筑面积59445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58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过滤芯材200万平方米,年新增产值约6000万元,年新增税收950万元,可解决50人就业。据了解,振安区2025年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共64个,总投资121.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3.8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新建项目20个,计划完成投资15.2亿元;续建项目44个,计划完成投资8.6亿元。该区全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7个,总投资104.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个,计划完成投资11亿元;续建项目15个,计划完成投资4.3亿元。一季度,振安区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46个,总投资46.15亿元,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4.68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新建项目6个,计划完成投资0.65亿元;续建项目40个,计划完成投资4.03亿元。记者:姜慕馨
03/19 - 丹东港跑出钢材作业“新速度”
前不久,丹东港杂货码头分公司完成钢材卸车单日作业量540节,创下公司挂牌成立以来历史新高。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推动,丹东地区钢材贸易日益活跃。丹东港业务人员根据这一市场趋势,多次深入钢材生产企业和贸易商所在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成功吸引众多客户选择丹东港作为钢材运输的枢纽港口。今年以来,钢材运输需求持续增长,丹东港迎来钢材作业高峰期。为应对这一挑战,杂货码头分公司根据每日船舶到港时间、钢材种类和数量等因素,制定详细精准卸车计划,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接,避免出现延误。同时合理调配生产资源,优先保障钢材卸车作业所需人力、物力和设备,确保每一台装卸设备都能高效运转。“通过两种作业模式与常规作业模式相结合,我们不仅提高了装卸效率,还降低了物流成本,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杂货码头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杂货码头分公司大力推行卸钢材直接归垛和钢材库卸卷板作业模式,减少了中间倒运环节,提升了效率。记者:王子宁
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