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浓情饺子”跨越国界中俄青年共庆春节
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农历小年前夕,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中俄青年一起包饺子,送祝福,让“浓情饺子”跨越国界,传递幸福。 近日,黑河边境文化之窗境外传播中心与阿穆尔国立大学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联合举办“浓情饺子·中国年”活动。来自阿穆尔国立大学、国立医学院的教师和中俄留学生共同参加活动,喜迎中国传统佳节的到来。 记者从活动现场传回的视频中了解到,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餐厅内张灯结彩、其乐融融。火红的中国结、中式彩灯、鞭炮挂件,到处洋溢着吉祥喜庆的中国节日氛围,年味儿十足。和饺子馅、擀饺子皮、编中国结,中国留学生化身“中国大厨”,用色香味俱全的中国饺子,诠释出“舌尖上中国”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大家共享中国年的喜庆和韵味。 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就读于阿穆尔国立大学一年级的阿莉娜·萨齐科娃很兴奋,因为这里面有她亲手包的饺子,“这是我第一次包中国饺子,我觉得非常好吃。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希望家人和朋友们能够继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爱护,也希望中国的朋友们能够度过一个美好的春节。”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副教授库罗耶多娃·玛丽娜表示,疫情期间,中俄两国守望相助,共抗疫情,希望所有人能够身体健康,早日战胜病毒。 “中国年”活动是我市重要的境外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以中国“年”文化为主题,用文化搭起中俄民心相通的桥梁,用友谊汇聚两岸合作发展的同心圆,将春节打造为一江两岸中俄民众共同的节日。活动已连续四年在布拉戈维申斯克举办,受到了阿穆尔州及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政府、文化机构、民间团体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好评。活动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参与其中,成为中俄两岸加深传统友谊、增进彼此理解的重要载体。今年由于疫情影响,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但丝毫不影响两国民众积极参与的热情。 此次活动引发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1月30日晚,中国国际电视台俄语频道播出长达1分30秒的“浓情饺子中国年”专题报道,并在其微博、网站同步推出。人民网、中新网、国际在线、香港商报、腾讯网、新浪网等境内外媒体第一时间聚焦活动。俄联邦电视港、阿穆尔新闻网、塞尔登新闻、阿穆尔真理报等多家俄罗斯媒体对活动进行详细报道,境外社交媒体同步推出活动话题及内容,中俄民众反响热烈。编辑邹润
02/02 -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贡献力量
吉林日报讯(记者李娜赵梦卓刘巍王超董鹏宇)连日来,刚刚闭幕的全省两会在省直部门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找准服务吉林振兴发展的切入点、发力点,扎实推动全省两会精神落地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贡献力量。 省公安厅党委表示,全省公安机关将深入贯彻全省两会精神,统筹发展与安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维护安全稳定各项工作,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打造更高水平平安吉林;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服务全省重大发展战略,以全省营商环境建设优化提升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努力打造更多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深入推进公安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警务体系,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持续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水平,为护航吉林振兴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省法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省两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要谋划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法院工作,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向推动实现全省法院高质量发展迈进;要找准法院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狠抓执法办案,坚决杜绝“年底不收案、年初不办案”顽症痼疾反弹回潮,确保全省法院一季度审判执行工作实现“开门红”;要坚持常态化开展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切实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 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全省两会精神,牢牢把握今年政府工作总体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按照司法行政“一个统筹、四大职能”总体布局,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认真谋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展现新时代吉林司法行政新担当新作为。紧紧围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要求,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和法治政府建设;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目标要求,彰显司法行政法治保障职能;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目标要求,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提升司法行政治理能力。 “十分振奋,心里有一股强烈的干事业、求发展的劲头和力量。”省检察院第三检察部赵航表示,收看完全省两会报道后,深刻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职责与使命,“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会继续在工作中学思践悟两会精神,坚定不移地做好本职工作,坚持司法为民、忠诚履职。我会以‘绣花’的态度,将每一起案件办细致、办准确;以‘工匠’的精神,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检察产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关切,努力做一名敢于担当、敬业奉献、清正廉洁的检察人,为吉林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编辑邹润
02/02 - 升级改造后的昆明站迎来首次春运
原标题:升级改造后的昆明站迎来首次春运点击观看视频视频由昆明站融媒体工作室提供昆明站升级改造后的北广场(资料图)。新华网发(杨紫轩摄) 1月28日,春运大幕拉开,升级改造后的昆明火车站北广场也迎来了首次春运。“换装”后的昆明站有哪些变化?一起来看看吧!(张淑婷) 警务人员春运执勤宣誓(1月28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昆明站工作人员为旅客解答疑问(1月28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旅客进站前扫健康码(1月28日摄)。新华网苏怡璇摄 无健康码核查、登记处(1月28日摄)。新华网苏怡璇摄 正在候车的旅客(1月28日摄)。新华网苏怡璇摄
02/01 - 云南交投集团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正式上线
智慧服务区。供图 云南网讯(记者彭锡)1月31日,云南省交投集团完成了昆大丽、昆磨两条美丽高速公路40个服务区、23个停车区和1个加水站的智慧化改造提升,实现244路视频接入和216路视频上云,大步迈向全国先进乃至第一智慧化服务区的目标,正式上线“一部手机游云南”和“云南高速通”平台,为公众提供全过程智能服务,成为展示美丽云南的“新窗口”。 据介绍,云南省交投集团按照“公路数字化、服务智慧化、管理智能化”的总体思路,在昆大丽、昆磨两条美丽高速公路进行智慧化服务区一期建设,在服务区视频监控、车辆智慧停车诱导、车流量及人流量检测和统计、免费WIFI、服务区信息发布系统、智慧卫生间、智慧淋浴等系统建设的基础上,以“数据挖掘、智慧服务”为核心理念,达到智慧服务区各个模块和数据的可视化综合展示、数据分析统计等综合服务和集成应用,实现了“人的智慧化、车的智慧化、景的可视化、业态信息数据化、应用场景智慧化、集成应用一体化”。指示牌显示服务区信息。供图 64个智慧服务区、停车区、加水站及各类元素全面对接“一部手机游云南”和“云南高速通”平台,通过服务内容多元、功能使用便捷、支付方式多样的智慧化应用场景和小程序,能够向游客提供“数字内容”、“在线预订”、“实况查询”、“在线支付”等智能化旅游体验,游客可以通过“游云南”APP进行路径导航,查询实时路况、道路救援、我的附近,查找到附近的服务区、加油站、充电桩、餐饮、卫生间、购物等业态位置和实时情况,满足高速出行旅客对便捷、高效、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整体提升了云南服务区管理服务水平及智慧化应用。 下一步,云南省交投集团还将对标“全国一流、世界知名”和“美丽云南重要名片”的标准、目标,快速推进所属服务区、停车区、加水站的建设步伐,更好地服务游客需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运用,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动能,推动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主业发展,当好交通先行,助推高质量发展。编辑邹润
02/01 - 美到了!昆明上空出现“鱼鳞云”景观
1月30日,春城昆明上空出现“鱼鳞云”景观,布满天空的奇特云景分外美丽。市民们纷纷拍下天空美景,在朋友圈掀起一场晒美图热潮,今天,你被天空的云美到了吗?昆明上空出现的“鱼鳞云”景观昆明上空出现的“鱼鳞云”景观昆明上空出现的“鱼鳞云”景观昆明上空出现的“鱼鳞云”景观昆明上空出现的“鱼鳞云”景观昆明上空出现的“鱼鳞云”景观
02/01 - 赞!文山市再次入围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据中国文明网28日消息,近日,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确定了447个城市、直辖市城区为提名城市,文山州文山市入围。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同时,这也是国内所有城市品牌中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每三年为一个创建周期,对一个城市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创建活动进行全方位考核。 面对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山市真抓实干彰显创文决心。文山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与市委、政府各项战略部署同谋划、同实施、同考核,实行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的“双组长”制。结合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和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等重点工作,统筹实施“七城同创”,齐抓文明城市建设。1月27日,文山市委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城市更新工作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转变观念、强化宣传,形成由“要我创”变为“我要创”,认真对照指标体系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城市更新工作,实现“创文统领、几创协同、城市更新托底”,确保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近年来,文山市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和测评体系指标要求,在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市民素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上狠下功夫,文明之花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 文明新风吹拂盘龙河两岸。文山市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文化、送文明、送幸福”的文明实践配送活动,积极打造“万朵鲜花送雷锋”“五点半课堂”“我是街长”等一批文明实践品牌。目前,平均每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5000余场次,参与志愿服务队伍400余支,惠及群众30余万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人心。全市8万余名志愿者广泛开展了疫情防控、环境整治、文明交通劝导、河道治理、无偿献血等40余个领域的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共创共建,人人共享”的氛围逐步形成,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人心。 创建惠民,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针对硬件设施建设不足,环境卫生整洁程度不高等“短板”,文山市直面问题抓提升,把文明城市创建与卫生城市创建结合起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投入资金近30亿元,实施文明创建惠民工程30余个,全域推进。开展了城南地下综合管廊、三水厂扩建等项目建设,建设洗手台558座,城市卫生公厕181座,免费对外开放率达100%;整治提升城区农贸市场8个,新增停车泊位2451个,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启动实施缉枪治爆“飓风”专项行动,刑事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87.88%,“平安文山”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山再出发! 云南网记者张文峰编辑邹润
02/01 - 以“新发展”为理念 昆明市国有企业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国企工人坚守岗位供图 云南网讯(记者赵岗实习生余青艳)1月29日,昆明市委国企工委组织开展“党建为引领国企勇担当,以产业赋能促高质量发展”的主题采访活动,对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昆明产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昆明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四家企业进行集中采访。本次活动旨在反映在昆央企和昆明市国有企业以党建为引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精神和工作状态。 据悉,各企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多个系列60多种产品,实现了从工务到供电、从轨下、轨面到线上的立体化、系列化产品配套格局,填补了国内养路机械产品品种和作业形式的空白。公司每年形成工业产值1至2亿元,先后解决地方劳动力就业3000余人。国企工人坚守岗位供图 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服务为产品赋能,由传统制造商转为系统服务商,在加大发动机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攻关同时,同步拓宽拓展发动机产业,通过着力推进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打造后处理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等,变生产产品为提供服务,增强智能新能源动力总成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开拓了汽车电子、发动机后处理、新能源汽车、高端农机机械、节能新材料、节能玻璃等新兴市场。 昆明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型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建有云南省唯一的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试验室、云南省技师工作室、云南省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公司所生产的“昆电工”牌电线电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信誉。国企工人坚守岗位供图 作为昆明产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昆明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创新产融结合的经营模式,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全国水力发电设备和电动机研制主要专业厂家,有着“中国电机工业摇篮”的美誉;从诞生至今,昆明电机公司秉持实业兴国的理念,几代昆电人艰苦创业、勇于探索,不断改革创新,为国家工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次活动展示了昆明4家企业为有效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编辑邹润
02/01 - 东兴市开展“三清三拆”高速公路沿线风貌提升调研活动
为全面落实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推进乡村振兴,1月28日,东兴市开展“三清三拆”高速公路沿线风貌提升调研活动,东兴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文超参加活动。李文超一行先后来到那漏村、竹围村、牛轭岭村,实地考察了“三清三拆”高速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工作进展,听取了各村相关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对各村推进“三清三拆”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并就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李文超指出,各镇、村要提升政治站位,统一思想,上下联动,深刻认识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继续保持当前“三清三拆”专项整治力度,进一步落实好乡村基本整治和农房风貌改造工作;要结合实际,加大房前屋后、村道巷道杂草杂物等清理整治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打造地方特色;要全面统筹推进,细化责任分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加快推进整治工作进度;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镇领导干部包村机制、村干部包片机制,将改造整治落实到户到人,确保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编辑邹润
02/01 - 中国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联合开展春节期间系列活动
1月28日,中国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分别在中越北仑河一桥分管线、浮桥分管线,联合开展新春拜年、庆祝越南共产党建党91周年互赠礼品、中越北仑河一桥以及浮桥分管线填色活动。东兴市领导麦彩恒、洪辉、姚镇、邓立强以及以及越南芒街市领导杜文俊、武氏青草、阮秋程等参加上述有关活动。系列活动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活动中,双方互致新春问候和美好祝福,希望长期把两地的传统友谊传承下去,共同建立和平、友谊的边境,为营造两国两省区两地人民之间的友好作出贡献。随后,麦彩恒代表东兴市委向芒街市委赠送庆祝越共建党91周年礼品,杜文俊代表芒街市委接收礼品。随后中越双方还互赠新春礼品,并共同为中越北仑河一桥分管线、浮桥分管线进行了重新填色。据了解,根据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与越南广宁省代表团签订的《中越北仑河大桥分界线保养管理规定的会议纪要》,每年由中越双方轮流负责组织对北仑河大桥的重新填色工作,今年的分界线填色工作由越方负责组织。北仑河一桥和浮桥分管线经过填色后,以全新的色彩迎接新春佳节。记者:陈杰林/文曹晓玟/图编辑邹润
02/01 - 吉林启动“菜篮子”对口应急保障基地建设
为扩大温室蔬菜生产规模,增加重点疫情防控地区“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近日,省农业农村厅依托59家省级“菜篮子”科企融合示范基地,全面启动“菜篮子”对口应急保障基地建设。 扩大设施蔬菜生产。省农业农村厅筹措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长春、通化、松原等地扩大本地设施蔬菜生产规模,引导农民抢种补种小白菜、菠菜、芹菜、油麦菜等速生叶类菜,快速补充地产新鲜蔬菜供应。同时,对销往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菜篮子”应急保障基地生产主体进行补助,引导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就近就便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地区“菜篮子”市场供给。 开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依托省蔬菜花卉研究院设施蔬菜生产方面专家队伍,与各应急保障基地生产主体建立科企融合常态化联系,开展点对点精准技术指导服务。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大对应急保障基地的技术支持力度,安排人员深入生产棚室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活动。 加强“菜篮子”产销协作。通过手机微信、官方网站等及时发布全省“菜篮子”对口应急保障基地主要蔬菜品类、本茬口产量、生产主体联系方式等信息,指导长春、通化、松原等农业农村部门主动对接各应急保障基地,建立完善应急保障协作机制,引导基地优先保障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菜篮子”市场供应,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记者闫虹瑾)编辑邹润
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