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辽宁丹东:社会保障托起幸福生活
  • 发布日期:2022-11-1 10:34:41
  • 发布人:丹东日报社

“养老金年年涨,都是享了国家政策的福……”家住振兴区站前街道75岁的吴连顺说,自己刚退休时能领到几百元钱,现在每月能领到3000元左右。“每月吃穿有余,过得很充实……”

正如吴连顺所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丹东市养老金标准逐年上调,受惠者众。在丹东市,社会保障这张大网越织越密,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与日俱增。

从降低社保费率到“减免缓返补”带来满满获得感。

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减轻企业负担,2019年5月1日,我市统一调整了养老保险费率,企事业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低至16%,当年为企业减轻负担2.4亿元,企业轻装上阵,“减负”的红利转化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2020年至2022年,我市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对企业保险费阶段性“减免缓降返补”政策,仅2020年2月至12月,我市为9409户企业减免保险费8.6亿元,工伤保险免征惠及企业9011户,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

企业养老保险从全市统筹、全省统筹到全国统筹带来满满安全感。

10年间,从企业养老保险全市统筹到2020年7月全省统筹,再到2022年1月全国统筹,我市养老保险迈出三大步。至今,社保的工作人员还清晰记得10年前的手工报盘、线下办理业务的繁琐,给百姓带来的不便。丹东佳泽实业有限公司劳资员丛宝平回忆,以前社保还没有智慧大厅和快办大厅,办理社保业务要到“五险合一”窗口,当时7个窗口要经办全市所有企业的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生育5个险种的参保申报核定业务,办理业务每天都要排长队,很多人都打怵到社保办理业务。经过“放管服”改革,建设“一站式标准化”窗口,积极推进“一网通办”,我市社保网上办事大厅不断完善,自助服务功能不断拓展,丹东惠民卡手机APP功能得到大幅度应用推广,改善优化了全市营商环境,打造了丹东智慧社保新形象。

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加强带来满满幸福感。

10年间,丹东市社保中心转变观念,当起服务群众的“店小二”和企业的“劳资员”,百姓与政府之间情更暖,心更近。2019年9月27日,经过改造建设的市社会保障智慧服务大厅正式运行,大厅全年24小时不打烊,给了市民全新的业务办理体验。自助查询机随时为群众自助查询和打印参保单据;自助发卡机补办社保卡由原来22个工作日缩短为一分半钟。智慧大厅运行后,三分之二的业务分流到智慧大厅自助办理,原来需要等一个小时的业务现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搞定。2020年6月,我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立为“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试点城市。2020年11月,快办大厅正式运行,从原来的7个窗口增加到28个受理窗口,办事群众递交一套材料就可以办结122项政务服务中所有业务,实现了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次性办结。如今,我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成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的一面旗帜;参保职工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和查询;企业退休人员生存认证采用多渠道大数据方式进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我市社会保障工作蹄疾步稳,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凸显经济运行减震器作用。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参保群体和个人老有所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全面落实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各项工作,构建起高效、便捷、安全服务体系,稳稳托起百姓的幸福生活。

作者:赵金艳 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