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十类实事逐件落实
  • 发布日期:2025-7-14 9:22:24
  • 发布人: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走进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文斌村卫生室,诊疗室、注射室、药房等一应俱全。“村卫生室升级改造后,添置了一些常用的医疗设备,很多诊疗项目在卫生室都能做。”医生由桂华说。

今年以来,丹东市累计组织“春暖辽沈·兴企护航”、进城务工人员和退役军人专场招聘等招聘活动121场。(摄影:周广庆)
今年以来,丹东市累计组织“春暖辽沈·兴企护航”、进城务工人员和退役军人专场招聘等招聘活动121场。(摄影:周广庆)

为实现村民能够在家门口看病,丹东市计划在2025年建强56家村卫生室。目前已有27家达标,从基础设施到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让基层群众就医更便捷、更有保障。

翻开丹东市上半年的财政账单,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75%以上。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人民承诺的“高质量办好10类民生实事”正逐件落实,转化为千家万户可感可知的“幸福答卷”。

“这家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点击屏幕就能投简历!”在丹东智慧人力资源市场的抖音直播间里,主播热情介绍着最新招聘岗位。今年上线的7个官方直播间,培育了21名专业“直播手”,152场直播带岗活动吸引45.4万人次观看,2.29万个岗位从“云端”直通求职者。

线下,121场专场招聘开进社区。在“春暖辽沈·兴企护航”招聘现场,回丹东求职的宋杰与企业签下劳动合同:“有份稳定工作,心就定了!”全市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背后,是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发放1024.54万元、企业减负2500万元等政策“组合拳”的成效。更为创新的,是在省内率先创建的291个充分就业社区,2816名网格员将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丹东持续发力。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新改扩建校舍123.6万平方米,全地区230余所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增城市优质学位7000余个,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109个;打破校域藩篱,成立了63个教育集团,统筹使用教学资源、优质师资,集团化办学发展成果明显。

同时,丹东市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鼓励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招收2岁至3岁幼儿。通过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保障全市学前幼儿毛入园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率分别稳定在91%、50%、91%以上,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的启蒙教育。

城市功能的升级改造,让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在九道街道通乡社区,新建的充电桩整齐排列,居民再也不用为飞线充电而提心吊胆了。今年,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丹东将新建9个充电站、100个充电桩,28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速推进,12个“城中村”焕然一新,66部电梯加装工程让老人告别爬楼难,164公里供热管网改造将在冬季送来暖意。

7月起,城市低保标准提升至每人每月77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740元;发放300万元惠民消费券;创新开展12345热线月讲评、季警示,群众诉求办结率99%、满意率92.4%;汛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滚动预测预报、提前发布预警,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

村卫生室里的满意笑容,直播间里的就业喜悦,困难群众账户到账的补贴……一张张笑脸,见证丹东市委、市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让市民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用民生实事温暖百姓心田,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记者: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