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约320亿元,丹东能源产业向“绿”向“新”快速进发
  • 发布日期:2025-4-25 10:04:38
  • 发布人: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为充分展示丹东市上下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坚定信心决心,努力为打好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丹东市政府新闻办策划召开“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各地区、各部门将立足实际分别进行26场新闻发布。


3个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约320亿元,加快推动风电装备制造重大项目,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上风电母港……4月24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上,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的我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令人振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稳步开发风能、光伏资源,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能源产业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


立足优势资源持续发掘低碳潜能

2024年7月,国家能源局批复了《辽宁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全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20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310万千瓦。其中,丹东在省管海域规划建设2个风电场,总装机规模350万千瓦,这充分彰显出丹东在全省海上风电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也为丹东利用丰富的海洋风能资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发展指引。


今年1月14日,我市发布了《丹东市“十四五”海上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公告》,吸引了5家符合要求的单位报名申请。经专家评审,最终确定华电集团、国家电投、中国电建为项目开发业主单位,分别开发200万千瓦、100万千瓦和50万千瓦建设规模,确保了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这3个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约320亿元,全容量并网后,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千瓦时,每年可等效节约标准煤3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6万吨。目前,各开发业主单位正在开展用地、用海、通航等开工前期各项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光伏也在有序发展。目前,我市已建成辽宁安宇电力光伏电站、国润麦隆光伏电站、通威光伏电站、华能丹东电厂光伏电站等项目,总装机容量(含分布式光伏)62.47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力总装机421.56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259.86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61.6%。


聚焦项目建设加快培育产业集群

我市依托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坚持外引内培,不断补链延链强链,持续拓展新能源产业版图,重点以“链式”思维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形成“海缆-塔筒-整机”全产业链集群,通过市级领导带队招商、线上线下对接会等多种形式,锚定“龙头招引”原则,先后招引了中车集团、亨通电缆等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在丹投资布局,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增强,为将丹东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上风电母港提供坚强支撑。


目前,我市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已引进风电装备制造业项目4个,其中中车风机大部件装备制造、锂电储能设备制造、风机电气控制装备制造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合计总投资约61亿元,全部竣工投产后,年实现产值30亿元。总投资20.1亿元的亨通电缆项目已完成公司注册,正在开展修建性详细规划、立项、土地、管理人员招聘等前期工作,计划上半年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20亿元。通过这些风电装备制造重大项目的快速建设,我市将逐步形成集主机、塔筒、单桩、海缆等核心零部件生产及储能、实训、运维检测于一体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提升煤电支撑调节能力方面,总投资31.35亿元的丹东金山热电二期1×660MW热电联产扩建工程项目已取得多项关键批复,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增强我市的煤电供应能力,满足城市供热需求,对提升城市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抢抓政策机遇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聚焦国家支持东北地区加快发展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的定位,我市积极科学规划布局,深化央地合作,充分发挥央企在资金、技术、人才和运营等方面优势,积极开展核电、风电等存量资源全面摸排和后续开发准备工作,中广核、中核、国家电投等央企已在东港市部分乡镇开展核电项目选址工作。核电在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清洁能源,核电站的运行稳定性高,也可作为稳定的热源,替代传统燃煤供热,保障供暖季热量稳定输出,有效减少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核电建设投资大、建设时间长、技术含量高、涉及产业多,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向上申请纳入国家相关规划。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工作要求,我市正在谋划包装首批建设试点项目,推动风电产业成为农村能源革命的新载体、助力乡村振兴新动能,与农村分布式光伏、生物质发电、地热能等实现多能互补、深度融合,为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设辽宁美丽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支持各类投资主体与村集体按“村企合作”模式,共同开展风电项目开发建设,鼓励村集体探索形成“共建共享”乡村能源合作新模式,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能源发展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接下来,市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按照靠前服务、精准指导的原则,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协作,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助推我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丹东能源产业向“绿”向“新”注入新动能。

记者:邢漫

编辑:邹润